眷恋故土、牵挂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血脉中抹不去的情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国庆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多位梅州籍华侨华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向祖国表白,共抒家国情怀,祝福伟大祖国。
回到祖国喜看巨变
“每次回来感触都很深,家乡变化非常大!”国庆前夕,记者跟随市侨联工作人员拜访了回梅居住近两年的泰国客属总会顾问李菊芳。她告诉记者,受国外疫情影响,她这次回梅居住的时间比以往更长,也让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前泰国那边的疫情形势还比较严峻,而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这实属不易。”李菊芳感叹道。
李菊芳在泰国拥有自己的公司和事业,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每年她都会抽空回梅。“今年国庆准备回梅县区隆文镇老家走走看看。”李菊芳表示,她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希望日后能够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印尼客属联谊总会永远荣誉主席、旅印尼客籍实业家李满意在闯荡商海之余,多年来积极引资回国归乡助力产业发展。今年国庆假期,他选择在中国度过。“去年6月就回来了,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返回印尼,这段时间刚好可以静下心来好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李满意告诉记者,通过到全国各地旅行,他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9月28日,中国驻东盟使团与驻印尼使馆以线上方式联合举办国庆招待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们组织中企员工在线参加了这场国庆招待会。还有,往年国庆我们印尼客属联谊总会都会举行联欢会庆祝祖国母亲生日,今年受疫情影响没有组织大范围的庆祝活动。”李满意告诉记者,虽然今年没有举行联欢会,但“仪式感”不能少,他们组织留在印尼的同胞手工制作了五星红旗,齐唱国歌,祝福伟大祖国越来越好!
身在海外遥寄祝福
“我特别喜欢与学生们相处,梅州有一些留学生在这边就读,我时不时都会与他们聚餐,国庆也不例外,我打算邀请他们吃饭,一起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马来西亚嘉联会总秘书谢万富说。
今年52岁的谢万富,祖籍梅县区石扇镇,是马来西亚第二代华人。他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年都会回老家祭祖、省亲,但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而无法回乡。“无论如何,还是会在线上与老家的亲人们保持联系。这次国庆,我也通过微信给大家发去了祝福。”谢万富说,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往年会举行国庆庆祝活动,后来受疫情影响而改为线上活动。“我观看了线上的节目表演,聆听了驻马大使的精彩演讲,我内心激动万分,祖国的日益发展强大,我们海外华人的地位也随之提高,我们都为之感到自豪。祝愿祖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一起为祖国喝彩!”谢万富说。
“今年国庆,我会和家人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转播的国庆系列节目。”国庆假期,记者连线采访了毛里求斯华裔林最宏,年近耄耋的他操着一口纯正的客家话说道:“上个礼拜,我们举办了‘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暨新中国成立72周年’双庆联欢会,在毛里求斯首都唐人街活动现场竖立了3米高宽的彩幅,天安门、华表、五星红旗、党徽在红色的海洋中高耸夺目。”
作为毛里求斯第三代华裔,受父辈们的影响,林最宏一直对中国充满感情。“每年10月1日,父亲都带我们参加庆祝活动,像升国旗、义卖、文艺演出等。父亲要求我们家中一律要讲中国话,我们15个兄弟姐妹全部都送到中文学校学中文、习汉语。”林最宏表示,他最喜欢吃梅州的肉圆,还经常会用毛里求斯的青鲤制作鲩圆。“我们家保留着客家饮食习惯,现在用的是圆桌、碗筷,吃的是客家菜。听说梅州环境越来越好了,如果我还能走动,还是很想回去看看。”采访最后,林最宏还希望通过本报送上祝福:“祝梅州人民健康长寿、幸福美满!祝新中国生日快乐、繁荣富强!”(本报记者 黄 科 陈思杰 卜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