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通报2023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和上半年招商引资“红旗项目”“蜗牛项目”。其中,梅州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工程及电网技术改造工程被确定为“红旗项目”。这一电网重点项目凭何“夺旗”?作为建设单位和责任单位之一的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分享了单位的经验做法。
强化部门联动
跑出建设“加速度”
电力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梅州供电局大力实施梅州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工程及电网技术改造工程,建设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45千米、主变容量120.9万千伏安,主要包括梅州500千伏五华站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220千伏华城(威光)输变电工程、梅江区110千伏东城输变电工程、梅县区110千伏瓜洲输变电工程等,工程体量大、覆盖面广,建设意义重大。
“梅州地处山区,电网架构与大湾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居民和产业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电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迫在眉睫。”梅州供电局基建部副总经理陈伟昌说,以目标为导向,建设部门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推进电网工程建设。他说:“工程推进过程中,广东电网公司,梅州市、县两级发改、林业等职能部门,以及各县(市、区)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梅州供电局积极通过政府组织的重点项目调度会、并联审批专班会商会等方式加强与部门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工程建设的难点堵点,形成了政企联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促使项目能够畅通无阻地推进。”
6月30日,500千伏五华站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12回线路中的6回线路投产运行,从开工建设到6回线路投产仅用了9个月,目前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过半,极大保障了迎峰度夏期间的用电需求。工程12回线路全面投产后,将有力提升五华、兴宁片区供电能力,进一步实现电力供应“四保”目标,推动梅州电网向“两区三环两链”坚强网架迈出坚实一步。
而在梅江区三角镇东升村,110千伏东城输变电工程的土建结构已于7月30日封顶,下一步将全面交付电气设备安装,力争在9月28日投产。投产后可为梅州经济开发区提供更充足的电力保障,解决园区电网网架薄弱、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这是梅州供电局以快马加鞭之势跑出建设“加速度”的真实写照。2023年,梅州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工程及电网技术改造工程的计划投资额为11.315亿元,1月至6月已完成投资7.104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完成投资4.92亿元,已累计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2.78%,呈现出工程投资进度、建设进度均超出预期的良好态势。
坚持党建引领
挺起攻坚“硬脊梁”
“去年以来,电网工程建设面临新冠疫情、夏季高温、暴雨天气等突发情况,再加上梅州山地多、地势险阻,给电网建设带来一系列挑战。”陈伟昌说。为推动工程如期完工,梅州供电局以“党建赋能三年攻坚”为切入点,瞄准“三年工程两年干完”的目标,开展“党建+电网建设”攻坚行动,在党委领航下,梅州供电局及下属各县(市、区)供电局领导班子分别带头签订“委员项目”“党委书记项目”责任书,明确电网建设年度可量化指标任务或关键成果,并构建起“纵向联通、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全方位推动责任传导到基层、任务落实到一线。
以推进电网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梅州供电局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在施工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积极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实战中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面对困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克服道路修筑及材料运输困难、线路交叉跨越多、架线难度大等诸多难题,有力保障了项目的按期保质投产。
摘得“红旗项目”,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梅州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总经理朱心铭说:“下来,我们将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力争在下半年全面完成梅州500千伏五华站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梅江区110千伏东城输变电工程、梅县区110千伏瓜洲输变电工程等任务,同步启动大埔电厂二期接入系统建设,进一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更好地服务‘打粮食’项目,赋能梅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