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本网  时间:2021-12-30 16:26:48  浏览:-
字号: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

  《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0日


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   录

  前   言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趋势 

  (二)发展基础

  (三)发展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发展产业 

  (一)新材料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三)新医疗产业 

  (四)新能源产业 

  四、空间布局 

  五、重点任务 

  (一)扩大开放合作 

  (二)提高创新能力 

  (三)加强平台建设 

  (四)培育重点企业 

  (五)完善产业链条 

  (六)推进智慧融合 

  (七)加强人才培育 

  六、加强环境保护 

  (一)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估 

  (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二)加强要素保障 

  (三)优化营商环境 

  (四)强化项目支撑 

  (五)加强规划监督 


前   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受区位、交通、历史、经济发展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市支柱产业多为资源型产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必须探索新的发展领域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立足当前、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

  为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编制本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趋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呈现出绿色环保化、技术融合化、产业高端化、区域集聚化、发展国际化的趋势,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和人才溢出效应逐步显现,随之将催生一批新的跨国、跨地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全球产业结构将出现大调整。以美、日、欧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以再工业化为核心,以绿色增长和智能增长为基本方向,从国家层面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物联网、节能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并已经开始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等领域形成突破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未来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国内方面,“十四五”时期国家将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领域,部署一批具备世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按照“先行先试、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方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纵向链合、横向协同的能力,提升重点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出台“1+20”政策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立足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和粤北生态发展区定位,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积极优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经济、新动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持续动力。

  (二)发展基础。

  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十三五”时期,我市围绕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切合自身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全市共有51家规模以上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10.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市发展基础较好,2020年产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40.4%、9.6%、20.8%和19.8%。

  2.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集聚了博敏电子、超华科技、丰顺泰昌、115科技、紫晶存储、村之翼等一批龙头信息技术企业,产业基础厚实。其中,在电子基材产业领域已形成了电路板及相关专用设备制造和材料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智能视听设备产业领域,逐步向电声产业链中高端的电声核心元器件制造和终端产品制造过渡;互联网产业方面,形成了以3588家涉互联网科技研发应用企业,超过4500家电商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集聚效应不断凸显,显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我市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产业带动效益明显。

  新材料产业领域。铜箔方面培育了嘉元科技、超华科技、威华集团三大企业集团。嘉元科技是全国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生产的锂电铜箔产量位居国内前三,自主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极薄电解铜箔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科技成果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超华科技成为国内少数拥有超万吨高精度铜箔产能、实施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稀土产业方面,我市已形成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稀土产业链。目前全省有效稀土开采证2张均在我市,采矿合计产能1600吨/年,占全国产能56.86万吨的0.2%。现有一家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最大的稀土分离企业,也是南方离子型稀土分离能力最大、生产经营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稀土产品深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家:广东广晟智威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广东东电化广晟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其中广东东电化广晟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国家、省、市三级重点发展的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稀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48.11%。

表1-1:我市主要稀土企业及其产品

县区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平远县

平远县华企稀土实业有限公司

稀土原矿开采

大埔县

大埔县新诚基工贸有限公司

平远县

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稀土氧化物

平远县

广东广晟智威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稀土金属

高新区

广东东电化广晟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钕铁硼磁材

  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方面,我市野生南药资源丰富,境内有中草药1800多种,属全国和省重点品种282个,占普查品种的61%;1800多万亩山地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南药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主要有青蒿、梅片树、铁皮石斛、岗梅等;以南药种植为基础,培育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企业,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有限公司、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出包括青蒿素哌喹片、八宝惊风散、双料喉风散等多个著名中药品牌。生物药品制品制造方面,生物分离技术、加速生物化学技术、提纯技术得到有效开发,青蒿素及其复方系列抗疟疾新药、红豆杉细胞培养提取紫杉醇、梅片树枝叶提取天然冰片等生产技术已逐步形成产业化。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了一批森林康养、温泉康养基地,经济、生态效益凸显,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梅州长寿之乡”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广州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对接产业转移打造广汽零部件产业园,一批广汽产业链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驻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实施五年实体经济大振兴战略 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实施方案(2019—2023年)》提出:抢抓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良好机遇,重点发展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为重点的机电制造产业,加快融入广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雅玛西新能源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所研发生产的磁性器件产品已进入全球顶级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链。

  ⒊平台承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我市积极整合资源,加大园区平台建设,形成了以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和9个产业园区(集聚地)协同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格局,集聚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性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同时,我市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建设,创建了梅州新能源汽车基地、梅州高端电路板基地和中国南方稀土科技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推动“三院一基地”平台建设,嘉元科技、冠锋科技等企业分别与国内院士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飞翔云计算基地开工建设,村之翼互联网产业园投入运营,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新增一批项目,平台承载力稳步提升。

表1-2:梅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及主要企业

园区

主导产业

代表性企业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简称“广梅园”)

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

科伦药业、紫晶存储、富源科技、广汽华德、广汽强华

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简称“梅江园”)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互联网

国威电子、志浩电子、博敏电子、威利邦电子、龙宇电子、嘉应制药

梅县区产业集聚地(下简称“梅县园”)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铜箔)

嘉元科技、超华科技、BPW(梅州)车轴

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简称“兴宁园”)

电子信息、食品药品、机械制造

江河电器、立讯精密、富农生物科技、联康药业

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简称“平远园”)

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中医药、家具

方鼎环保新材料、洪福家具、荻赛尔机械、广晟智威稀土、华企稀土

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含蕉岭产业集聚地)(下简称“蕉岭园”)

新型建材、大健康产业、竹木精深加工、电子信息

塔牌股份、固特超声、迈科特生物

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简称“大埔园”)

陶瓷、精密轻工产品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德达实业、欣红陶瓷、鸿富瀚科技

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简称“丰顺园”)

电声、绿色饲料、生物医药

汇威科技、万圣科技、培英电声、代米生物、新南方药业

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简称“五华园”)

五金机电、可再生资源利用、制药、汽车配件、制酒

康奇力药业、康和药业、精荣科技、辉骏集团、中芯壹号实业

  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十三五”期间,相继实现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等“零”的突破,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新型研究机构3家,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增至110家。培育创新主体成效突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数增加186家、总数达242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到38%。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省科学院已在我市设立5个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超华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地道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广药集团“大南药实验室梅州中心”等科技合作项目落地实施。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2020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4074件,比2015年增长36.48%。

  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放管服”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我市居粤东西北首位。推行企业开办“0+1”品牌,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创建企业开办“无费市”,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依托“企业开办”专窗,实现企业开办“一天办结、一次办好”。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建立市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代办专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实现商事主体登记和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营推广成效明显,初步实现了中介服务“零门槛、零等待、零跑腿”,最大限度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加快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多年居粤东西北前列。

  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不断改善,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招商引资难,我市地处内陆山区,远离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在对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承接中存在实际困难。二是同属粤北山区的河源、韶关、清远、云浮等地南药、稀土等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与我市相近,区域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环保容量不足,电路板、铜箔、稀土等产业发展面临环保底线、生态红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诸多刚性约束。四是资源禀赋未得到充分利用,如中药材种植(供给)碎片化、野生中草药资源利用率不高,稀土矿年产能不到2000吨,与5000吨冶炼分离能力相比,严重不匹配,难以为发展稀土永磁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提供原材料支撑。五是缺少能带动一大片企业甚至整条产业链的大企业、大项目,未能形成榕树效应、辐射效应。六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较低,人才、土地、资金等产业发展要素提供不足,产业园区创新、生产、生活等方面服务配套有待提升。

  (三)发展机遇。

  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历史性契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催生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于新技术突破催生的新兴产业,我国与日德美等发达国家处于大致相同起跑线。为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国家和省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我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中找准自身定位提供了机遇。

  ⒉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和粤北生态发展区定位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方向。

  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广东省战略性产业“1+20”政策体系等文件精神,用好用足各项扶持政策,不仅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财政支持、招商引资、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支撑。

表1-3: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指引

序号

政策

与梅州相关内容

1

《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2

《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

支持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等地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资源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接珠三角地区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3

《广东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以深圳、汕头、梅州、肇庆、潮州为依托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

4

《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发展康复保健、养生养老等产业。

5

《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充分利用河源、梅州地区产业集聚优势,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建材产业、铜箔产业、稀土功能材料、功能钢材产业,超硬新材料、特色高端硬质合金制品及配套装备产业的协同发展。

6

《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依托惠州、梅州地区发展高性能铜箔。

7

《广东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支持江门、肇庆和粤东西北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服务和配套产业。

8

《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以深圳、汕头、梅州、肇庆、潮州为依托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广深珠莞等多地联动发展化合物半导体产业。

9

《广东省培育安全应急与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形成以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带。

  ⒊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展空间。

  我国经济开启新的战略性转型,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超大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促进生产加速推进,推动产业供给结构不断升级,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资扩产提供坚实支撑。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新的契机。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双区”产业体系建设,将推动形成与湾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深化穗梅对口帮扶,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以广梅园为主战场,8个县域产业园(集聚地)为重要阵地,加强与广州产业共建,促进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央和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进一步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重大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遵循重点发展与培育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融入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奋力谱写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引导、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作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协调互促,带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增强产业集群发展能级;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先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能耗“双控”,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协同推进。向改革要潜力,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向开放要活力,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都市圈产业分工,积极融入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挥规划导向作用,按产业基础、市场前景不同开展分类指导、分步推进,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关键领域和环节,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环节率先突破、形成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整体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园区,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00家以上,产值超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主技术和产品。到2025年,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2%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35件。

  ——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培育引进相结合,加快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竞争力强的中型企业、科技驱动成长的小巨人企业、充满发展活力的小微型企业。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

  ——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备、产业配套完善、亩均产出效益显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成铜箔特色园区、稀土特色园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特色园区。

表2-1: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发展目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产业规模

1

规模以上企业(家)

51

100

预期性

2

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

40.73

100

预期性

创新能力

3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0.37

1.2

预期性

4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22

1.35

预期性

企业培育

5

高新技术企业(家)

242

300

预期性

产业集聚

6

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个)

-

4

预期性


三、重点发展产业

  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导向,集中发展要素,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狠抓招商引资,扶强现有企业,优先支持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项目。按照绿色低碳发展的导向,重点发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疗、新能源等“四新”产业,即重点发展铜箔、稀土等新材料产业,高端印制电路板、电声元器件、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药种植和加工、医疗设备制造等新医疗产业,新能源汽车“三电”(即电驱动、电池、电控)零部件、光伏、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

  (一)新材料产业。

  依托新材料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对新型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铜箔、稀土钕铁硼等新型材料,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发展。

  ⒈铜箔产业。

  发展重点:依托现有铜箔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打造“铜材—电子电路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终端产品”产业链,加快发展“铜材—锂电铜箔—锂电池”的产业链。围绕高频高速电路用铜箔、动力电池用极薄锂电铜箔、高抗拉特种锂电铜箔、挠性电路板用铜箔等高性能类铜箔原材料、装备、应用、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攻关,提升铜箔产业整体技术产业化水平。


  图片1.png

图3-1:铜箔产业链结构图

  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建设铜箔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夯实铜箔产业发展基础。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开展技术改造,扩大产能规模,大力推动铜箔行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积极筹建国家级(铜箔)制造业创新中心、铜箔国家级检测平台、国家级铜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箔研究院等创新研究平台。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完善铜箔产业生态,顺应5G、新能源汽车等下游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按照铜箔产业链路线图,着力谋划引进5G设备制造、动力类锂电池制造等项目,持续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探索引进或研发无(低)镍、铬添加剂的表面处理技术,推动铜箔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专栏1:建设铜箔特色园区

抢抓铜箔产业成功列入《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契机,主动融入省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利用城东白渡园区的沙坪、梅州坑、上坑工业基地促进企业增资扩产,与雁洋镇超华、嘉元科技现有的铜箔产业联动发展,以梅县区产业集聚地为主体,积极打造铜箔新材料特色产业园,构建“一园多区”的铜箔产业发展新局。

  ⒉稀土产业。

  发展重点:围绕“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精深加工—应用产品”产业链条建设,推动稀土矿山绿色开采、稀土冶炼企业清洁生产,重点发展钕铁硼稀土永磁等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品,争取在稀土催化、稀土生物、稀土医药等新兴稀土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培育形成若干规模大、技术高、质量优、效益好的新型稀土新材料企业,打造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的稀土产业集群。

图片2.png

图3-2:钕铁硼磁性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发展路径:加大稀土资源勘查力度,加强与地质专业部门及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稀土资源勘查勘探工作跟上稀土产业发展的要求,为稀土发展提供后备资源保障。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稀土绿色高效开采技术和绿色冶炼分离技术在新项目中的应用,力争实现生产各环节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积极打造绿色示范矿山、绿色示范工厂。加快推进平远稀土特色产业园建设,完善提升省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稀土产品检验站,夯实稀土材料产业发展基础。强化招商引资,围绕稀土永磁、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抛光粉三个方面,对接国内稀土应用下游重点企业,重点引进在磁性材料、航空航天、农林等稀土开发和高端应用方面的企业,拓展稀土产业链持续向下游延伸。积极推进平远县磁性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拓展稀土永磁等产品以及磁材应用领域,促进磁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稀土产业下游应用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广东东电化广晟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扩大公司产能利用率和产量,促进产品由全部外销到开拓国内市场实现国内外销售。

专栏2:稀土特色园区建设

平远稀土特色产业园:依托平远高新区,利用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和现有稀土产业基础,规划打造占地1500亩的稀土特色产业园。园区以延伸稀土产业链和提高稀土产业附加值为主线,大力发展稀土材料及应用项目,围绕“整合、提升、规范”思路,将稀土产业重心由开采、分离冶炼转移到深加工和产品应用。

  ⒊半导体材料。

  发展重点:紧盯融入全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标,围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用的辅助材料或耗材,大力发展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电子特气和超净高纯试剂等电子化学品、高纯石英材料、含碳化硅镀层的高纯石墨制件等。加快培育发展硅单晶材料、硅单晶外延材料、碳化硅和氮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半导体单晶材料及相关外延材料。

  发展路径:构建梯次发展的半导体材料体系,每一个材料体系做到单晶、外延、芯片工艺、封装等上下游协同,推动先进半导体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围绕成体系发展,及时把握各种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的机会,构建自主可控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体系。二是围绕上下游协同发展,瞄准原材料、单晶生长和外延等半导体产业链前端,以提供满足应用需求的器件为目标,通过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全产业链的整体技术突破。三是围绕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追赶战略的同时,把握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关注新的材料体系、芯片结构和工艺的发展变化,积极探索与创新,确保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借助燃煤发电企业有利条件,加强半导体材料企业的招商引资,吸引硅片、靶材、基材等关键材料及器件生产企业集聚。积极与中山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对接,推动半导体材料科技成果在梅州转化。

  ⒋陶瓷新材料。

  发展重点:依托大埔陶瓷产业发展基础,以陶瓷新材料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探索研发应用在消费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机电制造、汽车电子、电器家电等领域的陶瓷新材料,重点开发发光陶瓷材料、陶瓷封装基座、基层电路封装外壳、微波介质瓷、光纤陶瓷插芯、多层压电陶瓷等产品,增强陶瓷产业综合竞争力。

  发展路径:鼓励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强化科技扶贫,重点围绕稀土发光陶瓷及应用、LED/激光(LD)照明发光陶瓷、公共对外检测服务等开展功能陶瓷等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和企业孵化。鼓励德达实业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围绕特种陶瓷电子信息、汽车工业、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使用需求,开发特种工业陶瓷,推动陶瓷产业升级发展。

  ⒌新型环保材料。

  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可降解环保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矿石开采—矿石研磨成粉—无机粉体造粒—可降解环保塑料袋/包装箱”产业链。

  发展路径:积极推进环保新材料项目建设,以生产母粒为基础,拓展“吹膜应用—注塑应用—吸塑应用—纸箱应用”产业链条延伸,鼓励企业引进和研发光降解技术、氧化降解技术、热氧降解技术等,推动可降解环保新材料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立足本市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顺应粤港澳大湾区通讯产业向5G转型、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视听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培育发展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产业。

  ⒈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

  发展重点:围绕5G相关设备、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领域高端电路板应用需求,大力发展液晶聚合物(LCP)基材柔性线路板、刚挠结合PCB板、高密度互连板、特种PCB等高端PCB产品,促进印制电路板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路径:依托梅江区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电子电路制造)特色产业园。强化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力,支持企业在汽车电子用高可靠性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高速光模块用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高性能服务器用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以及在高多层、HDI、FPC电路板等相关高端印制电路板领域增创技术领先优势,推动形成以科技型大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格局。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能耗环保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延伸电路板产业链条,依托电路板产业链中游电路板制造的优势,加强上游电路板设计和电路板核心技术研发,实现电路板产业由制造加工向设计制造一体化转型;大力引进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通讯、工控医疗、航空航天等电路板产业下游终端产业,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专栏3: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电子电路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梅江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电子电路制造)特色产业园:依托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围绕打造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基地的定位,进一步推动园区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现有园区土地利用率和亩产规模;制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标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精准招商和产业招商力度,补齐补强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链,推动园区“高端印制电路板—智能电子器件—产成品—应用创新”的产业体系构建。

  2.智能视听设备产业。

  发展重点:依托丰顺电声产业发展基础,围绕智能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VR等新一代消费电子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加快发展新型电声元件,着力打造“中国电声之都”和世界一流的“国际声谷”。

  发展路径: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丰顺县电声产业配套基地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电声科技小镇和电声产业特色园区。加大研发力度,围绕智能感知、智能语音识别、人工智能、5G等智能化技术在电声产品上的融合应用,推进具有主动降噪、语音识别、语义分析、虚拟现实声学等新应用、新功能的智能电声产品研发生产。鼓励企业发展新型智能制造,引导传统电声制造企业采用先进制造理念和生产模式,重点运用物联网、智能控制、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对电声产品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推动电声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依托万洋众创城、“国际声谷”等项目建设,推动电声产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布局发展多媒体音响、汽车音响、手机、微电声器件等智能视听产业,促进电声产业向电声核心元器件制造和终端产品制造转变。加快中国(丰顺)电声产品国际采购中心、中国(丰顺)国际电声博览中心建设,提升电声产业国际化水平。

专栏4:电声产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电声产业特色产业园:依托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中万洋众创城项目、“国际声谷”项目和丰顺县电声产业配套基地项目建设,在园区内推进电声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电声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优化园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电声产业链,有序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建设专业技术平台,引进一批优质企业进园投资,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工业设计机构和汽车音响时尚展会,促进电声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省级电声产业特色园区。

  3.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发展重点: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方向,鼓励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数据挖掘、海量数据处理、计费、访问控制等平台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着力培育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决策等基础设施服务业,支持开展数据托管、数据分析等新业务,鼓励大数据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发展。

  发展路径:抢抓“新基建”发展窗口期,加快完善光缆、5G、NB-IoT、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地质稳定、电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推动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发挥云存储、数据备份等方面的优势条件,打造“冷热分层”云存储基地。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支持各县(市、区)规划建设互联网产业园或产业集聚区,依托“三云两园两中心”(即阿里云、金山云、飞翔云、广梅大数据产业园、兴宁互联网产业园、梅州互联网创新中心、青创中心)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大数据研发机构、大数据产品和技术服务提供商落户,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加强与华为、小米集团、阿里云计算、金山云等大企业对接合作,面向细分领域开发大数据应用服务,培育壮大互联网产业,促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互联网产业赋能三大产业,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

  (三)新医疗产业。

  依托南药种植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及医疗装备制造业,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

  1.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

  发展重点:支持种植青蒿、梅片树、红豆杉、巴戟天、肉桂、佛手、仙草、五指毛桃、铁皮石斛、柚等具有梅州品牌优势的中药品种。积极推进中药饮片、配方颗粒、植物提取物、特殊用途化妆品、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提高中药材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从原料药、中药材到药品全产业链发展。

  发展路径: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带,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绿色化种植,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广梅园、丰顺园、梅县园、蕉岭园、五华园为核心,兴宁园、平远园、大埔园、梅江园为支撑,培育发展中药制造产业。扶持壮大本土医药企业,推广右旋龙脑、柚苷、梅橘红等天然产品,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新品,着力打造产值超亿元的核心单品。鼓励本土企业积极与大湾区知名中医药企业合作,研发一批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支持引入一批中医药科研成果在梅州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专栏5: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重点工程

1.中药规模化种植工程:梅县区建立梅片树、红豆杉种植基地;平远县建立梅片树、岗梅、金钱草、溪黄草、南板蓝根等中药基地,争取把平远南药产业园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园;蕉岭县着重发展白芨、佛手种植基地;丰顺县建立青蒿、仙草产业化基地;五华县巩固扩大巴戟、杜仲、八角生产基地和肉桂生产基地;大埔县发展五指毛桃、金线莲等种植基地;兴宁市发展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及绿色中医药产业,争取进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名单。

2.中药制造业提升工程: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中医药制造企业对优质项目增加投资,积极促进中医药企业加快向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发展,扶持中医药科技项目实施,筹建梅州市中医药科学院,促进中药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发展重点:加快发展数字化医疗装备、智能康复装置、可穿戴医疗设备等新型医疗器械产业。围绕人口老龄化趋势,开发和推广中医康复辅助器具,支持企业开发养老护理类、功能代偿类、康复训练类康复辅助器具和具有柔性控制、多信息融合、运动信息解码、外部环境感知等新技术的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加强推广应用。

  发展路径:支持全市各大产业园区发展医疗装备制造。在现有器械制造及相关先进医疗领域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支持医用设备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与管理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一批创新产品临床评价中心,推动形成形成“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临床评价—示范应用—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

  3.医疗健康产业。

  发展重点:依托生态、长寿、富硒等优势,加快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生、健身体育、健康旅游等产业,打响“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品牌。

  发展路径:打造医疗服务产业高地,加强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推动市人民医院、粤东医院等医疗机构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引入高端医疗人才,提高诊疗和服务水平,提升医院运营水平,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争取新创2—3家三甲医院,将我市打造成为粤闽赣边的医疗高地。支持全市各县(市、区)依托森林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发掘利用自然景观、森林环境、农林产品、休闲养生等资源,通过试点示范,开发建设集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健身、娱乐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品。发展医疗温泉,着力建设高端康养基地。支柱蕉岭打造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建设覆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依托南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打造集科研、种植、观赏和养生体验为一体的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以病(术)后康复、运动损伤康复、健康管理等新型康养业态,加快开发药膳美食等特色养生项目,引导发展健康管理和康养专业检验中心,支持发展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培育军民融合康养和行业职业培训、拓展训练、休养疗养、减肥塑身等产业,发展中医保健、健康养老等产业,努力打造一批健康基地,形成康养康复丰富业态。培育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四)新能源产业。

  抢抓“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机遇,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产业。以不触碰生态保护底线为原则,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引进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1.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重点:依托广梅园、梅县园、平远园等区域现有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等“三电”核心零部件开展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聚发展。

  发展路径:在电池方向,优先发展高性能锂电铜箔,积极谋划发展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关键配套材料。在电机、电控方向,重点支持传统电机向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型,积极发展磁电系统、电源模块、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等零部件。引导电机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对外合作,加快研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产品;支持企业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用磁电系统项目投资规模。支持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兴新能源汽车业态,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氢燃料电池汽车龙头企业在梅州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基地。依托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合作基础,争取广汽集团等企业在梅州地区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加强与比亚迪、广汽传祺、佛山飞驰、小鹏汽车等总部在大湾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其在梅州设立制造基地,加快融入大湾区汽车产业发展链条。

  2.光伏发电。

  发展重点: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合理适度推进集中式光伏发电。支持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分布式光伏项目。支持“光伏+建筑”“光伏+制氢”“光伏+5G通信”“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光伏产业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工业园区利用厂房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结合我市土地、林地、环境影响、电网消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地适宜、因时适宜发展集中式光伏。推进更高节能水平的绿色建筑逐步应用和普及,有效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降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成本,促进光伏充电设施升级改造。

  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引进在太阳能领域具有优势和潜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实施EPC总承包模式,配套引进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围绕产业上下游加快补链、延链、强链,重点引进培育太阳能面板、太阳能集热器、光伏设备、逆变器、封装、浆料等细分龙头企业,提升光伏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3.新型储能。

  将发展新型储能作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增强储能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华润电力兴宁储能项目建设。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加强与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的沟通合作,加快推动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境内高山多、纵向落差大、水资源丰富等优势,全力规划新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通过储能协同优化运行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及一定调峰能力。

  4.陆上风电。

  结合我市资源条件,有序推进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陆上风电开发。推进风电项目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风电产业发展与电力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电力系统的消纳和输送能力,确保电力资源有效利用。

  5.生物质发电和地热能利用。

  利用我市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依托广梅帮扶平台,从广州市引入资本、技术、人力等相关资源,培育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源产业。推进垃圾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配套装备制造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对区域地热情况进行系统性勘察研究,挖掘地热潜力,推动地热能全面有效利用。根据地热总量和区域分布,推进地热发电,开发温泉旅游、温泉洗浴治病等旅游康养项目,推广地热能应用于农业温室、土壤加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等领域。


四、空间布局

  坚持生态优先、集约高效的发展原则,在梅兴华丰产业带“一核四组团”空间布局基础上,结合“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格局要求,构建“一核多组团”产业布局。

  一核。即梅兴华丰产业带核心区,包括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及周边的梅县区畲江镇和水车镇、兴宁市水口镇、五华县河东镇的带状区域。借助广州梅州对口帮扶,积极承接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转移。依托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广药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及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等“园中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等产业,打造梅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和产业示范发展的重要平台。

  多组团。推动各县(市、区)以县域产业园(集聚地)为主要阵地,围绕“一县一主业、一园一特色”要求,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梅江区。依托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以高端印制电路板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铜箔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支持依托广东科学院梅州产业研究院,培育发展新型材料产业。

  ——梅县区。依托梅县区产业集聚地,重点发展以铜箔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培育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南药种植、中药制造、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医疗服务、中医文化旅游等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推动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应用技术产业化。

  ——兴宁市。依托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布局智能终端制造,完善从硬件制造到软件服务协同发展的互联网产业链。大力培育发展以南药种植、生物制药、健康养生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把互联网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平远县。依托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挥稀土资源优势,重点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发展,依托富远稀土、广晟智威、中合稀土、华企等企业,推进粤闽赣稀土产业合作发展。积极发展以梅片树、仙草等为龙头的特色南药产业,大力推动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南药种植、中医药生产、健康医疗、养生产业全链条做大做强。培育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蕉岭县。推进蕉华工业园与广东(梅州)大健康产业园融合发展。依托世界长寿乡品牌,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健康食品、高端养生养老、健康医疗、休闲旅游产业,构建“食、医、研、养、游”五位一体大健康产业发展体系。

  ——大埔县。依托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陶瓷新材料产业,培育发展环保新材料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南药种植,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积极开发富硒精深加工食品、药膳美食、功能饮品、药食同源产品,打造“世界客都•长寿硒谷”品牌。支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丰顺县。依托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智能视听设备产业,打造中国“电声之都”。大力发展南药种植、中药制造、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文化旅游等产业。

  ——五华县。依托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中药制造、口腔健康等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培育发展电子基材、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图片3.png

图4-1:梅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布局图


五、重点任务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推动大中小微企业梯度发展,构筑关键核心技术要素支撑,引进培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扩大新兴产业区域合作,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产业发展环境。

  (一)扩大开放合作。

  聚焦大湾区延伸产业链,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新机制,拓展开放发展新路径,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强与“双区”产业合作共建。主动服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与“双区”各地合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拓展“企业总部在大湾区,生产基地在梅州”“研发孵化在大湾区,成果转化在梅州”“生产基地在梅州,消费市场在大湾区”的产业合作模式,打造利益共同体,推动梅州与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密切跟进“双区”产业发展动向和产业疏解清单,对接湾区大市场,参与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建设和产业链配套,加强与大湾区互联网产业、深莞电子信息、佛山汽车零部件、广州珠海生物医药、中山智能家居等产业合作,扩大产业共建深度。推动我市生态资源、绿色产品与“双区”的产业、资本、科技、市场品牌紧密对接,招引更多大项目和优质企业落户我市。

  深化穗梅对口帮扶。对接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战略,以广梅园为主战场,8个县域产业园(集聚地)为重要阵地,完善园区合作共建机制,用好省产业共建扶持政策,加强产业共建,提升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水平,发展“飞地经济”,适时谋划建设广梅特别合作区。推动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广药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省级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共建“园中园”尽快建成发挥效益,促进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打造成为产业共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老区苏区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进一步深化区县结对帮扶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各县(市、区)园区高质量发展。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大力实施“三进一出”工程(即大力吸引人才进来、新产业进来、龙头企业进来,把有形的、无形的产品和货物推出去),加快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步伐。加强与汕潮揭地区合作,进一步打通出海通道,促进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支持丰顺、大埔率先融入沿海经济带,推动梅州借道出海、向东发展,共谱“山海协作”新篇章。充分发挥我市位处赣南、闽西通往粤港澳大湾区必经之路的地理优势,探索建设省际共建产业园、产业廊道,优化提升我市现有产业,推动与周边城市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发挥侨乡优势,整合海内外资源,充分发挥海外经贸文化联络处、经贸代表处、客属社团、海内外梅州旅游推广中心的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在进出口贸易、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二)提高创新能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搭建创新平台,加快突破瓶颈,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夯实基础,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

  壮大创新型企业队伍。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的梯次培育路径,打造若干细分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重点围绕铜箔、稀土新材料、高端印制电路板、智能视听设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将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备力量,并纳入梅州市科技计划体系支持范围进行重点培育。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实施财税金融政策,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立足发展需求,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试验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市科技计划项目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一定的倾斜性支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优先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

专栏6:“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支持方向

1.新材料产业:支持企业开展高频高速电路用铜箔、动力电池用极薄锂电铜箔、高抗拉特种锂电铜箔、挠性电路板用铜箔等高端前沿产品研发生产;支持广晟有色和省科学院在梅州布局设立“广东省南方离子型稀土开发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开展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支持开发新型高性能粘结稀土永磁材料。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发展高熔点、高耐热板材、高频、无卤无锑的阻燃型覆铜板,开发新型金属基板、陶瓷基板、复合基板,加快薄型电子玻纤布产业化,推进覆铜板产品升级;着力突破高频高速铜箔及基板材料关键工艺技术、高阶(超过三阶)高层(超过10层)HDI、Anylayer HDI以及SLP等高端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设计研发新型产品,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生活、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3.新医疗产业:加快中药材无公害规模化种植(养殖)技术研发,重点面向青蒿、梅片树(阴香树)、巴戟天、肉桂、仙草等中药材,制定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标准,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中成药先进加工生产技术研发,着力发展无硫饮片、定量压制饮片等产业化生产,稳步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生产。推广应用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外来有害物质控制技术和安全贮存技术等;开发中药处方代配代煎信息化智能控制系统。

4.新能源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零部件开展布局,在电池方面,依托铜箔产业优势,推动高性能锂电铜箔新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加强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关键配套材料研发。在电机、电控方面,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电机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发展磁电系统、电源模块、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等零部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入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梅设立成果转移转化分支机构,抓好广东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梅州研究院、仲恺(广梅园)教学实践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支持围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丰顺电声和大埔陶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发展,争创国家级创新联盟。拓宽成果转移转化渠道,积极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汕潮揭、赣州、龙岩等周边地区科技创新交流互动,发展“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总装+配套”等跨区域产业共建。探索与国防科工系统领域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合作,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孵化育成。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营造良好的成果转化环境。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在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技术集成再创新,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构建检验检测、研发设计、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等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支持企业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等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将专利战略运用嵌入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积极对接大湾区优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资源,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激发创新能力,鼓励发明创造。

  推进科技孵化体系建设。发挥广东壹号孵化器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不同需求,做实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三大平台”,建立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

  (三)加强平台建设。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和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补齐产业载体建设“短板”。加强全市工业园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好园区用地指标、配套基础设施、环保措施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项目的园区承载力。推动各分园区之间产业分工合作、要素有序流动。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搭建集研发、检测验证、专利、标准和科技文献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创新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园区专业运营商,提升园区公共服务综合能力。

  创新园区服务管理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发展信息共享、产品配套、品牌营销、产业基金、共性技术研发等服务,满足产业集群共性需求。按产业链节点发展需求,在产业链上游重点培育发展信息咨询、工业设计等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在中游重点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试验试证、投融资服务、质量控制、市场推广等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在下游重点培育发展人员培训、现代物流、运营维保等专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引进各类市场投资主体参与建设和经营,逐步推进园区企业化管理。

  推动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以园区为载体,以若干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促进关联企业集聚集中,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引导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载体申报认定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区域品牌创建,依托产业集聚区开展国家和省级产业集聚区域品牌试点示范,推动区域内特色优势产业申请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区域品牌。

  (四)培育重点企业。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分类指导,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层次鲜明、互为补充的企业梯队。

  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培育扶持一批带动面广、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技术研究院,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的系统设计。加大对骨干企业专利、品牌、标准建设的引导与支持力度,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大规模地进行专利的申请、购买、储备、加工、改进和产业化,进行集成创新,支持骨干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以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并实行动态调整。

  扶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项目承接、资本运作、战略联盟和品牌塑造等途径做大做强,提升技术创新实力、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以全市工业园为载体,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办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推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院所和大型企业开放科技资源。完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扶持政策。加强跟踪分析,动态掌握企业发展情况,跟踪扶持政策效果。

  (五)完善产业链条。

  研究分析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缺失、薄弱和关键环节,围绕重点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招商,发挥重大项目在“补链延链强链”方面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创新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促增量优存量,实行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优先引进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理顺招商引资引技引智体制机制,促进各区、县之间联动发展、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加强对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产业链配套、供应链衔接、价值链增值实施精准招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以市、县、园区联合招商、部门联合招商等方式,整合全市园区资源,举办专题招商活动。加大对重大发展平台、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力度,促进早建设、早生产、早出效益。

  开展项目群建设。以龙头项目为抓手,围绕产业链完善,实施一批产业基地关键补链、延长产业链项目,形成建设一个项目群、打通一个产业链、增加一个发展极的发展格局。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以企业为依托,引导企业、民间资本按一定比例投入,尽快在梅州建立和部署一批上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投资项目,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产业全链发展。推动各县(市、区)围绕优势产业,以产业转移园、产业集聚区等为载体,通过产业扩能强链、科技创新补链、园区招商扩链、服务配套延链等方式,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推动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构建首尾相连、上下相依、集约集聚的产业生态系统,力争各县(市、区)形成一至多个全链发展的绿色产业。

  (六)推进智慧融合。

  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推动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全面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

  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在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工业产品、流程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智能化方面开展示范,实现园区智能管理。推进“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鼓励企业通过生产线改造、智能化技术运用等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推动互联网与农业融合。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开展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装备在农业育种、种植、管理等全产业链的应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逐步构建农业资源数据中心、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系统、产品溯源系统、智能化社区直供销售系统。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构建衔接农产品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的新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推动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管理和医药产业深入融合,开展远程医疗、精准医疗、数字化健康管理。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建立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智慧旅游监管体系、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加快推进旅游数据共享。发展“互联网+体育”,利用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整合全市体育场馆资源,提高运营效率,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运动氛围。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智慧政府,大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七)加强人才培育。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优化相关激励机制,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创新创业高端人才体系。

  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及掌握相关领域国际前沿核心技术的人才。深化柔性引才,设置“专家特聘岗”,引进省内外专家到企事业单位或企业挂任专业技术指导岗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人才重点培养基地,促进人才双向流动,实施特聘专家计划。实施高端人才安居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公寓,推行人才精细服务,改善留才用才环境。

  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建立定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推广“企业自主培训+专业机构培训+国家技能等级鉴定”模式。完善在岗职工培训体系,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研究编制重点领域紧缺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产业技术人才供需均衡配比。

  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加强引进人才资源梅州市本地根植化研究,构建留得住人才的用人环境。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资助力度,重点对创新创业科研团队、创业精英、技能先锋、科技成果获奖者、企业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等予以资助。鼓励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梅州企业探索对人才的股份激励机制,探索以技术、专利、管理等生产要素作价入股等多种激励形式。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领域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建立差异化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提高科技人才专利产出、成果转化等科研能力的考核比重。


六、加强环境保护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严格控制产业环保标准,加强污染处理,推动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一)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估。

  规划所包含的产业为广东省、梅州市鼓励类产业,大气、水、声及固体废物污染源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规划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使污染物排放量得到相应的降低,实现有限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规划产业的协调发展。与本规划相关项目,实施前均需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确保符合环保要求。规划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在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内。

  (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稳妥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严格能耗“双控”,避免新上“两高”项目,发展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落实“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先保护区域以维护生态系统功能为主,重点发展区域以优化产业发展、强化污染减排、保障人居安全为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

  严守环保底线。格落实生态空间管制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日常监管,保障产业发展与环保协调推进。做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对未纳入环境统计范围、前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齐全的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建立企业全口径管理清单,严查环保违法行为。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全市各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循环用水”原则,实施生活污水跟工业废水分开处理,强化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确保污水排放合标合规合法。推动梅县区铜箔新材料特色产业园等新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与园区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运营。加快各园区固体废物堆场建设,使园区危险废物有效贮存、处置。积极争取省有关环保政策支持,建立统一电镀定点基地。

  推行清洁生产。建立节约集约用能、用水、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加大节能环保设施投入,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落实环保措施。鼓励企业持续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积极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绿色生产方式,开展绿色产品设计、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工程建设,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联席会议和专责工作小组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专责工作小组会议,分析和研判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主要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及时协调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专业园区以及重大产业项目在推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要素保障。

  用足用好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相关政策,整合优化各项政策措施,通过贷款贴息、资金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优秀平台建设等给予扶持,对引进标志性重大项目以“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支持。

  以土地征收、“三旧”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深入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优先开发利用废弃地、空闲地,引导零散建设用地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各类项目资金,保障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环保提质升级,加强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经过企业排污处理设施处理的合格污水二次园区集中处理,确保污水排放合标合规合法,打造园区环保双重屏障。加强对环保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机制,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防范和化解各种环保事件风险。

  (三)优化营商环境。

  认真落实《中共梅州市委办公室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梅州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探索对新兴业态的“温和监管”和“预警式监管”模式,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部署与产品应用的内、外部环境。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加强对互联网领域初创型企业的支持。加强金融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解决投资者融资难、融资少和法律咨询服务的刚需问题,做好营商配套服务。

  (四)强化项目支撑。

  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优化重点项目投资行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分类指导,将规划的重点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循环机制。

  (五)加强规划监督。

  完善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强化组织实施,扩大公众参与,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完善规划年度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的相关信息。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提高广大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本规划实施情况和重大变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政策图解:关于《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媒体解读:《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培育规上企业超百家产值超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