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决策公开 > 决策预公开
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公开征集意见
来源:本网  时间:2015-07-27 10:51:58  浏览:-
字号:





  根据国家振兴发展原中央苏区以及省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市立足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市委常委扩大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结合实际,提出规划发展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既有助于推动梅州自身的高效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更重要的是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机制体制,示范带动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为更好规划发展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现将我市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摘要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规划编制单位将在充分采纳意见基础上,并经省发改委组织的省直部门联审会和专家评审后,上报省政府审批。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15年7月27日至2015年7月31日。

  意见反馈单位: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电话/传真:2250031 电子邮箱:mzqyjj@163.com
示范区位于梅州市西南部,范围包括梅县区、兴宁市、丰顺县及五华县四个区(县),总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其中,主体范围包括由梅县畲江镇和水车镇、兴宁市水口镇、五华县河东镇的连片用地构成的核心园区,以及丰华兴梅的外围四个园区,主体范围面积约226平方公里,起步区29平方公里。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振兴发展主线,紧抓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和粤东西北地区两大振兴发展政策机遇,以打造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为契机,突出“全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梅州振兴发展”的核心,以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径,逐步将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高效、城乡统筹协调、生态文明发展的典范。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引领、错位发展;统筹城乡、集聚发展;交通先行、配套同步;体制创新、政策保障的基本原则。

  发展定位

  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以产业园区为抓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做大作强,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建设,构建绿色产业集聚带,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把丰华兴梅打造为广东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赣闽粤区域联动发展新平台、革命老区创新发展的示范区、粤东北绿色现代产业基地、梅州山水生态工业新城。

  ——赣闽粤区域联动发展新平台

  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打通示范区对外交通通道,打造松棚站铁路物流枢纽,加强跨区域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人才交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突出示范区作为潮汕平原向北拓展的门户以及珠三角向东辐射的支点的战略地位,打造赣闽粤跨区域联动发展以及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平台。

  ——革命老区创新发展示范区

  力促振兴政策高效落地,进行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基础设施投融资与财政扶持、土地指标差异化分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打造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现代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宜居宜业的新苏区,为全国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示范。

  ——粤东北绿色现代产业基地

  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按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要求,基于产业基础,严格设立准入门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引进科技型产业及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及循环经济;大力培育现代生态农业和推广“互联网+农业”,鼓励发展生态旅游,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搭建区域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乡贤回乡投资,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完善主导产业核心产业链,构建现代绿色产业集群,打造粤东北地区绿色现代化产业基地,实现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梅州山水生态工业新城

  核心区基于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加强产业园区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强化地区的产业功能、服务配套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建设梅州山水生态工业新城。

  发展目标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步骤,以起步区建设为先导,以园区发展为重点,有序推进示范区开发建设,力争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突破、十五年大见效,助力全市按国家和省的发展要求,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三年打基础。至2018年,规划建设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及周边乡镇连片用地为核心,以兴宁、梅县、五华和丰顺工业园区为重点的示范区,整个规划面积从近期的53平方公里扩大至远期的228平方公里。示范区起步区开发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初步配套,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核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效益初显,产业集聚发展初见雏形。示范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9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产业1个,产值50-100亿元产业2个。

  五年大突破。至2020年,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成为中央苏区绿色发展新亮点。现有产业转移园发展基本成熟,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区域创新创业平台初步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框架初步构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初具规模,核心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人口和产业进一步集聚。示范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4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产业2个,产值50-100亿元产业2个。示范区成为支撑全市人均GDP至2020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载体。

  十五年大见效。至2030年,定位全面实现,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引领梅州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维护良好,基础设施体系趋于完善,园区整体建设完善,空间集聚成效显现;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产城实现联动发展、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融合,建设效果显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示范效应得到充分体现。示范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3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整体竞争力获得显著提升。

  总体空间布局:“一心、两带、多组团”

  一心:重点打造综合产业新城。以广梅产业转移园区为核心,以梅江为纽带,统筹兴宁、五华、梅县连片产业用地,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吸引高端产业要素集聚,重点发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健康医药、节能环保、工艺制品等产业,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功能,成为汇集生产功能、产业服务、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综合产业新城、示范区产业发展新核心。

  两带:依托重要的区域交通干道和梅江两岸,加快形成海陆联动发展带、沿江产业集聚带,北联赣州等原中央苏区,南通汕潮揭,西承珠三角,东接龙岩、海西经济区,实现区域互通、共融,有效串联示范区内城市、园区、村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海陆联动发展带。依托汕梅高速、济广高速、天汕高速、广梅汕高铁、鹰梅铁路、浦梅铁路等重要区域交通设施,以梅州中心城区、示范区核心区为支点,向北连接蕉岭县城,联系赣南,向南连接丰顺县城,对接汕潮揭地区,直达汕头港,是原中央苏区打通出海口、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走廊。发展带依托高快速路网串联松棚站、畲江高铁站、梅州西站、揭阳机场、梅县机场、汕头港,是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区域性物流大动脉,带上同时汇集了自然山体、河流湖泊、温泉小镇、特色农业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联系着韩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带、平远-蕉岭生态旅游区等重要发展区,是示范区联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通过内外联动,重点发展依托外向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商贸物流、大宗生产物流以及依托运输发展制造业,逐步强化综合型发展和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海陆联动发展的城镇综合拓展带。

  ——沿江产业集聚带。依托梅龙高速、畲华快速、济广高速等区域交通大动脉,沿梅江两岸构建东西向联系珠三角和海西两大经济区的沿江产业集聚带,作为梅州对接国家战略、融入大区域发展的空间载体。依托示范区核心产业区向东西两翼延伸,串接中心城区、梅县、五华现有工业区形成产业发展轴,吸引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投资,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加强与珠三角、海西等地区的服务产业合作,以发展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生产服务业为重点,集聚示范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形成区域产业联动和集聚发展的重要支撑空间。

  多组团: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城和原有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组团,通过交通干道联系,实现外围城镇组团与产业新城协调联动发展格局。

  ——兴宁城镇发展组团。以兴宁市区为核心,围绕兴宁新城和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纺织服装等产业,同时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优化提升机电制造、电力、汽车制造及零配件等行业,形成对接赣闽粤三省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综合产业发展平台;

  ——五华城镇发展组团。依托五华县城,重点建设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积极承载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聚集五金机电、食品医药、塑料再生资源利用等主导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转移产业的根植性,形成示范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丰顺城镇发展组团。依托毗邻汕潮揭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机场、高铁、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县域重点打造韩江经济带、温泉宜居城,全力推进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声、饲料等主导产业,建设绿色园,推动温泉旅游、特色农业发展,强化一二三产联动,打造示范区通向汕潮揭的门户节点;

  ——梅县城镇发展组团。紧邻梅州中心城区,以梅江、长深高速为纽带联系县城、东升工业园、城东白渡产业园等重要产业空间载体,以机电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新能源产业、商贸物流业、休闲健康医疗产业等为主要发展方向,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