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阳圩镇美丽示范主街经改造提升后,生活环境更宜居。(刘文烽摄)
近年来,大埔县茶阳镇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如今,这座千年古邑不仅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品质更是节节攀升,一幅产业兴旺、设施完善、生态优美、民生幸福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城乡蝶变 绘就幸福底色
“以前最怕雨季积水,现在改造后排水通畅,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绿化看着也舒心。”住在茶阳圩镇东升路旁的刘阿姨看着门前焕然一新的街道,脸上满是笑意。这条途经幼儿园、小学的主干道,曾因道路狭窄、设施陈旧,每到上下学时段便拥堵不堪,如今经过美丽示范主街整体提升,不仅通行效率大幅提高,还成了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这只是茶阳镇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环境蝶变的一个缩影。
在道路交通建设上,茶阳镇持续打通“内外循环”。三年来,该镇推进多条公路“单改双”升级改造,总长度约22.5公里,对7条道路实施建制村“单改双”工程及3条道路修复工程。一条条宽敞平整的公路像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各村组,不仅让镇村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更让农产品外销、游客进村的通道更加畅通。从高速出口驶向茶阳镇,入口处一座花环龙造型的建筑格外醒目,其上镌刻的“千年古邑 毓秀茶阳”八个大字,与古色古香的圩镇入口通道交相辉映,热情迎接着八方来客。
水利建设的突破性进展,更是为古镇筑牢了“安全屏障”。作为广东省3个“不设防”城镇之一,茶阳镇长期饱受三江汇流的水患之苦。“以前一年水浸十次,发完大水,村民轮流感冒,而且淤泥糊满街巷,三天三夜都洗不干净。”从小在茶阳长大的饶先生回忆道,“那时候老街居民家里一楼只敢摆简陋桌椅,电器全往二楼搬。”水患不仅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困住了古镇发展的脚步,不少商户因频繁遭淹选择外迁,老街商铺“不值钱也没人要”。
转机始于2020年,总投资6.07亿元的茶阳镇防洪工程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工程并启动建设。经过数年攻坚,如今汀江干流堤围如青灰色巨龙盘卧,漳溪河右岸新堤与小靖河分洪工程贯通成网,将镇区防洪标准一举提升至20年一遇。同步实施的河道疏浚、生态护坡等工程,不仅改善了水域生态,更让沿岸景观焕发新颜。
“从征地到建成,全镇上下盼了多年的防洪梦终于实现。”茶阳镇综合事务中心主任唐国扬感慨道。防洪工程的竣工,带来了肉眼可见的生机:曾经因惧怕水淹而无人敢精装修的一楼商铺、住户,如今纷纷装上瓷砖、空调、灯饰,“大家敢投入了,一层真正活起来了”;沉寂多年的老街铺面租金开始回暖;堤顶路贯通后,灯光勾勒的堤岸成为休闲长廊,沿岸小摊陆续开张,夜间经济悄然兴起。夜幕降临时,汀江畔的防洪堤上渐次亮起路灯,散步的村民、沿街的小摊、广场舞的音乐,共同奏响了古镇居民久违的安心与惬意。
在人居环境提升上,茶阳镇以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为抓手,让古镇既有“颜值”更有“内涵”。该镇完成1公里美丽示范主街整体提升、3公里美丽河道休闲设施完善及农贸市场更新,规范273间沿街店铺风貌;聚焦省际交界村,美化16.6公里235国道沿线设施,完成52栋农房风貌提升;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开展“六乱”专项整治,拆除废旧设施2586.87平方米,修缮改造历史文化名街范围内建筑外立面,将邹鲁故居“椿森第”、粤东最大骑楼群等人文旅游景点串珠成链。
改造一新的圩镇客厅,成为解码茶阳魅力的第一窗口。从父子进士牌坊的科举佳话,到粤东最大骑楼群的商贸记忆;从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革命足迹,到如今省际交界镇的振兴蓝图……这里连接着茶阳的过去与现在,也诉说着古镇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的蜕变。如今的茶阳镇,自来水供应更稳定、主干道路面更平整、公共停车场布局更合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更高效、乡村绿化更优美,城镇品质的提升实实在在惠及了每一个人。
特色发展 激活乡村动能
“以前冬季田地闲置着,现在种上连州菜心,一亩地净利润近20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茶阳镇安乐村农户蔡阿姨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菜心,难掩丰收的喜悦。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茶阳镇立足资源优势,推动特色农业蓬勃发展,让“冬闲田”变“冬忙田”,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增收”的资本。
在茶阳镇安乐、乌石等村,“小田变大田”的格局已然成形。大型农机驶过连片整治后的土地,现代化农业企业集约近千亩耕地实施高效的“烟稻轮种”。在此基础上,该镇探索“一地多产、一田多收”模式,在冬季农闲时期发展连州菜心标准化种植,通过“订单农业”破解产销困局——企业包销并提供技术,农户安心种植管理。如今,菜心亩产约3000斤,每亩年产值效益提升超35%,曾经困扰农民的“老大难”问题,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聚宝盆”。
特色产业的多点开花,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在长兴村,新开发的“广地龙养殖示范基地”悄然运作,160亩边远山田被盘活。通过“产业村长”模式,这里的特色养殖与村里的柚子园、鹰嘴桃林形成互动,特色产业链条日益清晰。而在迪麻村,260亩农田集约发展丝苗米产业链,通过与珠江钢琴集团合作拓宽销路,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茶阳镇不断完善农产品初加工链条。配套建设的烤烟房、冷链仓储等设施,让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保鲜、加工环节更加顺畅,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产业的兴旺不仅鼓了农民的腰包,更让乡村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加速跑”,则为茶阳镇产业发展装上了“强引擎”。2024年,茶阳镇成功引进招商项目3个,计划投资约11.6亿元。三年来,茶阳镇新增“四上”企业5家,有效提升了圩镇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为古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道路拓宽到防洪安澜,从“冬闲田”变身“增收田”到骑楼老街重现繁华……三年深耕,茶阳镇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古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汀江水般绵长。如今的茶阳,正带着这份蜕变的活力,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继续阔步向前,让“千年古邑 毓秀茶阳”的名片愈发闪亮。(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罗文燕 刘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