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丰顺县不断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满足“老有所养”托起幸福晚年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8-27 11:17:29  浏览:-
字号:

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内,护工在帮助老人做康复运动。

  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引导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所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

  2023年以来,丰顺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所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能,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

  1、优化顶层设计

  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8月11日,丰顺县举行汤坑、潘田、大龙华3家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统一揭牌仪式,此次活动主会场设在汤坑镇,分会场设在潘田镇和大龙华镇。

  此次挂牌的3家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总投资超2217.16万元,总床位达133张,覆盖全县12个镇(场),是丰顺县构建“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的关键节点,将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全方位服务,有效填补了丰顺县区域性专业养老服务的空白。

  走进汤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只见老人们聚在一起,有的在玩扑克牌、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聊天,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很是温馨。“这里翻新后,环境变好了,设备也更新了,住起来更舒服了。”现年74岁的郑双利,在汤坑镇敬老院入住已15年有余,说起敬老院的变化,他难掩喜悦之情。

  近年来,丰顺县作为梅州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整合16家镇级敬老院并收归县级直管,构建起“1+6+N”三级养老服务网络:“1”指的是1个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县社会福利中心),承担兜底保障、资源协调、应急救助等综合功能;“6”指的是汤坑、潘田、大龙华等6家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全县所有镇(场);“N”指的是N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站点,实现县、镇、村养老服务无缝衔接。目前,全县改造升级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12134平方米,设置床位322张,可实现有意愿特困人员100%集中供养。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丰顺县作为梅州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县,肩负着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重任。”丰顺县民政局副局长刘兆陆表示,丰顺县以“五个优化”为抓手率先在全市启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旨在走出一条全新路径,打破公办养老机构的体制壁垒,激活市场动能,撬动社会资源,推动公办养老机构从基础保障迈向高质量发展,为我市乃至更大范围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丰顺县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为改革攻坚提供坚实保障,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等。”在问及政策如何支持具体落地的时候,刘兆陆表示,通过引进“国企+民企”组建广东嘉城顺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国企和民企的优势,利用市场力量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按照政府兜底型、社会兜底型、普惠型的功能定位,对6家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运营管理,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将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养老服务。

  在规划建设中,丰顺县注重统筹交通便利性与服务覆盖范围。以汤坑、潘田、大龙华等中心镇为核心节点,选择人口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布局,确保养老服务资源高效辐射周边乡镇。例如,汤坑中心服务县城及汤西、北斗等6个镇(场),潘田中心服务潘田、黄金等周边区域,形成科学均衡的服务网络。

  2、创新运营机制

  推动“公益+市场”双轮驱动

  “在保持公办属性、国有资产属性不变的前提下,丰顺县采用运营和护理外包模式,引进广东嘉城顺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参与运营管理,突破传统公办养老机构体制壁垒。”刘兆陆表示,一方面,兜住兜牢特困人群需求,优先为失能、失智、独居、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提供照护服务,保障公益属性;另一方面,允许运营方将机构内剩余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通过市场化运营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国企控股、民企参与”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公益与效率的平衡。

  这一改革显著提升了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以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为例,作为梅州市首家公建民营五星级养老机构、梅州市第一批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居家护理、机构护理),该院配备236张医养结合床位,提供“医疗+生活+康复”综合服务。通过个性化照护计划、“五心”服务(爱心、安心、顺心、省心、孝心)以及三甲医院绿色转诊通道,实现精细化、人文化养老服务。目前,该院入住率达96%,成为养老服务的标杆。

  走进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庭院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大厅明亮舒适、房间整洁温馨。

  在活动室里,记者看到各种先进的设备整齐摆放,专业的康复理疗师正耐心地协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副院长廖桂霞介绍道,该护理院在院内设置医疗机构,提供单人房、双人房、多人房等房型,房间内配备紧急呼叫系统、中心供氧系统、自动护理床、冷暖空调、适老化家居等设施设备,院区监控全方位覆盖,确保医疗与生活护理无缝衔接,打造专属于老年人温馨的家园。今年104岁的徐奶奶入住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已经2年多了,她说:“这里挺好的,吃得好、住得好、环境好、服务也好,我十分满意。”

  “我们为每一个入住的长者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明确护理等级、服务项目、风险防范、膳食种类、特殊照护等注意事项。”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护理部主任杨李华说,每个老人入住前需进行能力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动态调整方案,将精神抚慰、心理呵护与品质护理深度融合,确保老人身心健康。

  此外,该护理院定期举行护理知识培训、岗位练兵、技能评比,以及护理实操演练和经验分享,形成以老带新、能者为师的业务传帮带机制。“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社区资源整合,持续拓展居家上门服务的覆盖范围。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老人的全周期照护需求。”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院长郑清水说。

  3、聚焦智慧赋能

  打造全域协同养老服务体系

  丰顺县积极拓展社区居家养老,通过“1+N+M”体系(1个县城总部、N个镇级中心、M个社区站点),推动养老服务向基层延伸。丰顺县顺康养老护理院计划开展居家上门服务,满足活力老人慢性病管理、短期康复等需求,实现全周期养老覆盖。

  “我们将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优化供给格局、强化重点保障、推动普惠共享’为核心,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时,刘兆陆表示,将重点保障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的照护需求,着力打造覆盖城乡、分级分类、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奋力谱写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丰顺篇章”,逐步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养老服务品牌。

  丰顺县还将智慧养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借助丰顺县救助站置换场地的契机,把原救助站场地改造为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以及机构、社区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一体化水平。”刘兆陆说:“我们将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各中心的覆盖区域范围,确保在交通便利的基础上,最大化服务覆盖范围,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养老需求的精准对接。”记者 王锐 特约记者 郑坤 卜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