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
来源:梅州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6-02-04 12:00:23  浏览:-
字号: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落实“两大振兴政策”,聚焦“三大抓手”,大力推进“一区两带”建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了较好基础。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突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投资的重要作用,全市235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6亿元,增长78.7%。梅汕客专建设进展顺利,龙川-梅州-龙岩高铁、鹰梅铁路、浦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济广高速平兴段、汕湛高速五华段建成通车,兴华高速公路全线动工,梅平、大潮(含大漳支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新机场预选场址初步确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重大突破,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塔牌年产600万吨水泥生产线和梅州卷烟厂技改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全面启动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完成511.9公里年度治理任务;粤电大埔电厂首期一号机组建成投产;220千伏变电站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二是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规划建设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并上升为省级发展平台。加快建设畲江至梅城、兴宁、五华县城等3条快速干线,保税物流、高铁商务区、空港经济区和创新创业孵化园、联邦快递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同步推进,综合保税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全市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49亿元,产业集聚带入园项目累计480个。落实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市直机关干部挂点服务企业制度。新建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89亿元,增长9%。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新经济业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5亿元,增长11.1%。规划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分别增长23%、20.1%。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成效明显,新增2家上市企业和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565.28亿元和736.41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5.9%。

三是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梅县新城建设,调整优化江南新城规划,基本完成江南新城6.66平方公里征拆任务,安置区、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马鞍山公园和芹洋湿地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引进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建成一批城市综合体。优化新区开发资本结构,成功争取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推行“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建设模式,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抓好中期土地规划调整,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各县(市)新区建设扎实推进,梅县区雁洋镇、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列入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

四是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以招商引项目聚产业,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突出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制定领导挂钩招商和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共引进合同项目258个、投资总额913.8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6个。发挥侨乡优势,以“汇聚客商力量、共创海丝未来”为主题,圆满举办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大会突出经贸招商、项目建设和扩大开放,现场签约项目81个、计划投资总额362.44亿元;在海外设立14个经贸文化联络处和10个旅游推广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贸、旅游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五是全面完成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借力省直相关单位和广州市对口帮扶,坚持“靶向疗法”,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学技扶贫,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筹集“双到”资金27.05亿元,实施了12418个产业、就业、助学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项目。完成农村住房改造38853户,搬迁“两不具备”村庄7665户。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9.87万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8893元,分别比帮扶前增长了14.8倍和2.36倍。

六是致力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深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全面完成“一消灭三改造”任务,完成碳汇造林50.85万亩,建成120公里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景观林带;规划新建34个森林公园、5个湿地公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78%,居全省第二位。建立重点环境问题市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加强跨县河流水质管理和考核,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坚持民生为重,81.1%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办好了十大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