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下月起出租车起步价调至7元 取消燃油附加费
来源:梅州发展和改革局  时间:2016-05-11 00:00:00  浏览:-
字号:

梅州出租车的起步价于2009年从4元调至5元之后,在接下来的近7年间便没有改变过。出租车司机王司机告诉记者,由于滴滴打车的兴起,如今他们的月收入已经从两年前的4000多元,减少到如今3000元左右。

针对这个现象,梅州市相关部门拟定了调价方案,计划从今年6月起,将出租车的起步价调至7元,续程运价增至2元/公里,并取消原有的燃油附加费,届时出租车司机的月平均收入将由1960元提高到3046元。

此外,由梅州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搭建的一个打车平台——“梅州出行”已于5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如今,市民点开手机上的“梅州出行”软件,在中心城区只需要5-8分钟的平均等待时间,就能坐上出租车。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通讯员 蓝常基

出租车起步价7年后再次调整

“我开出租车将近十年,就是这一两年,觉得自己的收入养家难了。2014年每月还有将近4000元的收入,现在一天12个小时下来可能只有200多元的营业额,一个月的收入在3000元以下是很正常的事情。”出租车司机陈司机告诉记者。

出租车司机收入低,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起步价太低。据了解,梅州出租车的起步价于2009年从4元调至5元之后,在近7年时间里,没有改变过。如今,听说起步价有可能调整,陈司机感叹“真不容易”。

2015年8月20日,梅州城区5家出租车公司在广大司机的强烈反响下联名报送了《关于梅州城区出租车调整起步价的请示》。今年3月,梅州市发改局组织召开调整梅州城区出租车运价听证会,就《调整梅州城区出租车运价和建立油运价格联动机制听证方案》进行讨论。5月3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梅州城区出租车运价调整方案》,计划于6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的出租车运价标准。

根据出租车调价方案,梅州城区的出租车起步价将调整为为7元/2公里,超出后为2元/公里,超过12公里后每公里加收0.5元,超过20公里由司乘双方协商收费;夜间23时至凌晨6时在正常运价基础上上浮30%。现有1元/次的燃油附加费取消。

“如今燃油价格上涨,根据调查结果,相比2009年,现在每月出租车要多支出630元;汽车维修费也在增加,在出租车运价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出租车经营者的收入相对偏低。”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起梅州的周边城市运价,比如潮州市区的起步价10元/2.6公里,揭阳市区起步价8元/2公里,汕尾市区起步价7元/2公里,河源市区起步价6元/2公里,清远市区起步价6元/2公里。“梅州城区现在的5元/1.82公里起步价其实是偏低的。”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市发改局的数据显示,梅州城区出租车每天行驶里程约422公里,实际载客里程约225公里,载客36.67次/日,每次载客里程约为6.12公里。目前,载客收入约12.5元/次,成本监审实际载客成本为13.13元/次,月工资为1960元/人。“我们现在拟定的方案是想把出租车司机的工资提高到3046元/月。”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提到。

司机收入增加可减少“霸王车”现象

出租车起步价的调整,无疑将会影响市场的竞争格局。近几年,滴滴打车软件等互联网专车通过向市民提供高效而廉价的出行服务,在短时间内分割了梅州出租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导致了梅州出租车的客源日趋减少。

那么此次上调起步价,会不会进一步分流出租车客源呢?事实上,不少出租车司机也担心:“如果市民不接受,客源少了,其实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对于起步价上调,市民李邵基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有些不愿意,但还是可以理解,“少了燃油附加费,实际只增加了一元,其实也不算非常多,司机这么多年没有加工资,如果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还未拿到驾照,因此每逢下大雨之时,李邵基只能打的送儿子上幼儿园,而后又自己坐公交上班。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梅州城区有5家出租车经营公司,梅江区2家和梅县区3家。市区出租车数量共470辆,其中梅江区250辆,梅县区220辆,出租车从业人员约1000多人。

尽管出租车数量不多,但司机乱收费、不打表、拒载等问题困扰着整个行业。但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反映成本高企、收入下滑,再加上滴滴司机参与竞争,进一步加剧出租车行业恶性发展。去年11月,梅城发生出租车停运事件,虽然诱因与燃油附加费、打车软件冲击等有关,其实司机真正希望的是可以让自己的收入能够有所保证。

梅县顺丰小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嘉昌解释:“其实司机的收入减少,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出租车司机本身的服务质量可能没有专车司机的好,第二是近几年城区的私家车快速增多,加上本市流动人口并不多,因而打车的人少了。”

在以往的投诉中,出租车司机在节假日不打表饱受市民诟病。“每到过年的时候,出租车便不打表,起步价从5元暴涨到上车一口价就是10元,打表不过10要价30元。”从小在梅城长大的陈丽萍说。

对此,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起步价上调,也是希望能给的士司机提高一些收入,同时减少开“霸王车”的现象。

■亮点

出租车司机诉求已解决八成以上

去年11月,梅州城区出租车司机联名提交了15个诉求。对此,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回应,现在已经解决了80%以上。

序号司机诉求进展情况1出租车起步价过低,7年未改变,应提高已有《调整梅州城区出租车运价及建立油运联运机制初步方案》,计划6月1日起执行新的标准。2提高“跑空费”(即向路程较远的乘客收取一定费用)目前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中暂时并无“跑空费”一项,因为无法可依。但市发改局表示,在新的执行标准中,明确规定超过12公里执行2.5元/公里的标准,超过20公里由司乘双方协商。3燃油补贴未发放市财政局已将2014年出租车燃油补贴清算资金于10月19日发放到各县(市、区)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已督促梅县区、梅江区交通运输局与两区财政局做好衔接工作,发放补贴。4认为政府投放过多新出租车,造成行业经营困难按照市统计局2014年人口统计数据,梅江区和梅县区常住人口为95.55万人,现有出租车辆554辆,每千人拥有量为0.58辆,与出租车拥有两下限(0.7辆/千人)仍有差距,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因而投放过量的说法不科学。5“滴滴出行”等打车软件进入梅城,造成出租车行业客源流失目前,交通运输部发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市交通运输局将在正式的《管理规定》出台后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厅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6加快梅县扶大燃气站兴建,解决加气难的问题按职能分工,燃气站的建设有两种情况:1、单独兴建燃气站,由市城综局进行审批、建设;2、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建设,则由业主单位报城综局批后再报经信局同意进行建设。7电召平台存在串通,影响载客已责成联通公司完成电召平台自查工作,并于5月1日推出“梅州出行”打车软件,并将不断完善平台的维护和建设,方便乘客与司机联系。8“蓝牌车”违法营运和外县出租车在梅城载客现象严重,客源流失多要求市执法局、两区交通运输局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重点对“蓝牌车”、外县出租车在梅城载客等非法营运行为进行整治,保障出租行业健康发展。9梅州城区存在四种出租车计价收费方式将协调有关部门在6月1日实行新的收费标准时统一计价方案,实现同城同价,统一收费。10城区各大旅客运输战场、火车站没有设立出租车候车点将沟通协调城综局、交警、火车站等职能部门对城区各大旅客运输战场、火车站设置固定出租车候车点。目前,火车站、黄塘医院的的士通道正在建设中。11出租汽车企业与司机签订“霸王条约”,承包费用高,收费不透明

要求各出租汽车企业依法依规处理好劳务关系,规范收费,公开各项收费细则,保障司机知情权。

12法定节假日应安排休假或相应提高报酬出租汽车企业不属于用人单位,司机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安排休假时间。13认为出租汽车企业需为司机购买社会保险梅州城区各家出租车公司都是承包经营制,非公车公营模式。承包经营模式下司机属于灵活就业人员,企业没有义务为其购买社保。司机可以通过自行缴交和由公司代缴两种方式投保。14减少出租汽车企业对司机的罚款要求出租汽车企业依法依规完善投诉处理、车辆事故处理等相关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处罚。15沙龙公司司机建议公司车辆年底到期后更新部分车辆市交通运输局将依据《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进行研究,结合梅州市场的需求,依法依规做好出租汽车的投放、更新工作。

■亮点

“梅州出行”打车软件上线

出租车司机李司机参与了“梅州出行”的试用测试。他说,这款软件虽然目前功能不多,但是弥补了之前的士电召平台“8661234”的一些不足,可以马上为司机与乘客进行直接一对一匹配的服务,改掉了以往几辆车载一位乘客或无车前往载客的弊病,也减少了司机的空车率。

“我也不用经常在街上盲目地转悠,油费钱也少了。”李司机说。如今,市民点开手机上的“梅州出行”软件临时打车,在中心城区只需要几分钟的平均等待时间,便可打到出租车。

此前,滴滴、快的等互联网专车通过向市民提供高效而廉价的出行服务,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格局。出租车行业依靠“特许经营”来赚取收入的体制正在受到冲击,专车服务对于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专车背后潜藏的安全性、合法性等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每辆出租车需要9万元的购买费,而其中的5万元则会在经营权到期后退回给司机,这相当于司机有5万元是押在出租车公司作为车辆的”保证金“。除此之外,公司每年也会给每辆的士配备高额的保险费。”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也无疑增加了市民乘坐出租车的可靠性、安全性。。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相对于火爆的专车,打车难、运行效率低一直困扰着出租车行业。“梅州出行”软件要改变的是传统的呼叫模式。在需求旺盛的高峰时段,470辆出租车将分布在梅州城区的各个地方随时待命,人们点开软件就能打到车,而不是焦虑地站在路边不停招手拦车。

“确实挺方便,以前在我家附近是很难在下雨天打到出租车的。”住在江北五里亭的陈阿姨用这个软件,在一分钟左右就叫了一辆出租车,成功与司机联系上。她说,以后可以在出门前先用软件叫车,能节省时间。“我其实还是偏向坐出租车而不是滴滴,毕竟更安全,而且司机也对路况比较熟悉。”陈阿姨说。

“梅州出行”其实与广州的“如约”非常相似,都是政府主导的打车平台,受到政府的监管。市民打车后,可通过软件里的订单记录查询到司机、车牌、联系方式等,云端也会保留出租车运行轨迹。“如此一来,乘客人身财产更安全,东西丢失或者遭遇不打表等问题,都能够实现有效追踪查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描述中,滴滴等专车被归为尚不合法“私租车”,而“梅州出行”平台上的出租车则是经过审核、拥有许可牌照的运营车辆。这个软件从今年5月1日正式上线投入使用之后,梅州市场上便拥有了“手机-手机”和“手机-电召平台-车载终端”两种召的模式,统一由梅州市联通公司提供后台支持服务。

联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最初政府希望打造一个完全封闭的打的平台,但是在测试时发现,“梅州出行”平台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之后,我们还计划将整个城市公共交通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之中,飞机、火车、公共汽车等等,甚至是以后的高铁,市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清楚地知道飞机几时起飞、公共汽车到哪个位置了。”

■市民声音

1.出租车司机服务水平应提高

对于起步价提高,接受访问的大多数市民认为合适的提价可以接受,但关键是服务要相应提升。“而今的实际情况是,出租车司机觉得自己的收入少;但是我们也对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有一些意见,付了钱,就应该享受到相应的服务。”陈丽萍认为,出租车司机普遍开车过快、且服务态度不好,这一点应该向一些滴滴司机学习。

2.“梅州出行”软件的推行缓解了打车难的问题

“梅州的出租车数量少,且分布不均,一些地方很难打到车。有了正规的打车软件,确实能够解决我们的一些出行问题。”李先生希望,软件的服务功能应该尽快得到完善,方便市民使用。

3.春节期间收费问题应有个解决方法

“过年打车难、打车贵、收费乱”,这是很多市民反映的一个现象。对此,在某机关上班的刘先生认为,有关部门可以适当提高基本价格,保障出租车驾驶员的经济利益,弥补他们放弃休息的损失。同时也应制定有关准则,并做好市场监管,保证出行人群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