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卫生计生局: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助力健康梅州建设
来源:梅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时间:2018-02-05 10:58:01  浏览:-
字号:

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助力卫生强市和健康梅州建设。

一、基本市情

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6万人,辖5县1市2区。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290个,医务人员28855人,医院床位16654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1938个,其中:中医医院9间,中医类别门诊、诊所196个,中医类别(含中西医结合)村卫生室1733个。全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457人,其中:中医人员1922人,中药人员535人。中医床位2305张。

二、主要成效

“十二五”以来,梅州市中医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优势充分发挥,总体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一)中医药服务深受群众欢迎。据医改监测数据,梅州市中医类门诊就医患者占总诊疗量的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2位;中医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占医院总数的28%,住院人数占20%,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和8个百分点;病床使用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二)城乡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全面优化。先后成立了梅州市和梅县区中医医院,实现了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全覆盖。市第二中医医院近日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组现场评审,即将成为梅州市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87.5%的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每万常住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人,超过省平均水平0.9人;每万人口拥有中医床位5.3张,超过省平均水平1.1张。基层“中医馆”建设基本覆盖城乡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50%的县域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五华县、平远县已初步通过省和国家专家组现场评审。全市中医专科建设项目达到24个;100%的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研发医院中药制剂105种;部分中医医院配置了中药膏方制作机、中药颗粒调配机。

三、主要做法

近年来,梅州市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印发了《梅州市“十三五”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中医药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力度。

(一)强化“龙头”作用,大力推进各级中医医院升级改造建设。

梅州市通过加大各级政府投入,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建设资金,发动社会资本投入,引入PPP建设模式等,加快中医医院提档升级步伐。目前,市中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已完成基坑支护桩和冠梁施工;平远县中医院异地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封顶;大埔县中医院迁建项目正在进行桩基工程建设;蕉岭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设计、建筑施工和监理招投标已开标;其他中医院升级建设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

(二)筑牢“网底”建设,实施基层“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工程。

梅州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建设;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优化整合,六位一体”的总体思路,采取政企共建的形式,全面加强133间“中医馆”提升建设。

一是借鉴“他山之石”。组织专家赴上海、浙江等地开展专题学习考察活动,借鉴当地基层中医馆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梅州市开展试点工作拓展思路。

二是注重政策导向。出台《梅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按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标准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重点加强中医综合服务功能整合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三是突出示范带动。2017年8月,蕉岭县启动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建设试点工作,投入2000多万元,打造具有中医康复区、诊疗区、保健区的中医综合服务区,设置“桂岭名医”工作室,取得明显成效。11月,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暨中医馆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蕉岭县召开,正式启动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工程项目,同时在全市范围确定了40个中医馆示范建设单位。

(三)创新机制体制,全面推进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

2015年,梅州市平远县、蕉岭县分别印发了《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平远县以实现“一体化服务网”为目标,坚持“五个不变”原则(原卫生院名称、人员编制、财政供给保障、工作职责、独立法人责任主体不变),实行“五个统一”管理(资产、人事、财务后勤、业务、药品统一管理),落实“四项制度”(绩效考核、专家下沉、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公开选聘制度),县中医院下辖5间卫生院组建医疗联合体。蕉岭县将4间卫生院并入县中医医院实行县镇一体化管理,形成首诊在基层,落实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专家下沉等制度。

2016年,梅州市医联体建设现场会在平远县召开,各县(市、区)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推行医联体建设工作。

(四)发挥“名医”效应,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梅州市温乃元、杨郎2人获省第四批名中医荣誉称号;全市建立名中医师承和传承工作室等项目15个,培养继承人50多人;市委组织部先后在北京、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2届全市中医药业务管理骨干培训班,培训骨干106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非中医类别医师“西学中”培训班,全市114名学员参加,拟开展为期1年半的系统中医理论学习和半年的临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