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每万人中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人,超过省平均水平0.9人
创新助中医药事业飞速发展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18-11-29 09:40:20  浏览:-
字号:


蕉岭县新铺镇卫生院中医馆。(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汪敬淼 摄)

“原本,我是抱着怀疑的心态来的,没想到乡镇卫生院真行!”在厦门久治未愈的病却在蕉岭县新铺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馆治好了,让曾祥汉感到意外又惊喜。谢平是曾祥汉的主治医生。在新铺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了35年,他觉得这几年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速度尤其快。“工作场所从1间诊室变成了一栋中医馆。以前治疗全靠一双手,现在有了先进的设备,医生也从1人增加到5人。”谢平表示,每周还有上级医院的专家下来指导帮扶,对他的帮助很大。

新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我市中医药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梅州中医药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创造了许多让人惊喜的成绩:综合医院创新建设院内“国医馆”,市第二中医医院通过评审成为我市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馆”实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依托“互联网+”建立了县、镇、村中医特色医联体模式……目前,我市每万人中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人,超过省平均水平0.9人。

首家综合医院院内“国医馆”成立

从今年9月到11月,每到月底,市人民医院国医馆的名中医出诊活动都人气爆棚。今年9月,我市首家综合大型三甲医院院内国医馆、中医药产学研基地在市人民医院挂牌成立。由中医科门诊升级改造的国医馆依托陈宝田名中医工作室,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师承制人才培养机制,让梅州市民在家门口享优质医养服务。“专家驻点科室,通过联合查房、中医四诊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中医药诊疗。”该院中医科副主任黄清苑表示,目前国医馆日门诊量约200人次,预计一年门诊量可达6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民医院和葛洪中医药研究院共建的产学研基地是省内首家综合三甲医院的中医药产学研基地,对促进名老中医的科研成果转化、培育一流中医人才有积极作用。接下来,该院国医馆将强化与广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院士团队等国内顶尖中医药科研机构的合作,助推梅州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家三甲中医医院示范引领促发展

去年底,市第二中医医院通过了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场等级评审,并于今年3月被确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成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领头羊”,在打造中医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妇产科一向被认为是西医科室,但在市第二中医医院各个科室都具有中医特色。该院妇产科主任邹燕珠说,中医药服务贯穿产前产后,“我们通过汤剂调节,改善妇女月经和受孕情况,调整产后生理和心理的状况”。

从内科独立出来的肿瘤科是市第二中医医院最年轻的科室之一,也是梅州地区最早开设的中医肿瘤专科。“以前内科的床位不到30张,现在仅肿瘤科的床位就有40张。”该院肿瘤科主任梁益辉告诉记者。虽然肿瘤科开科仅一年多时间,但已有不少“忠实粉丝”,来自江西的黄炜就是其中之一。“我2013年做了一次手术,后来癌细胞转移,2016年又做了一次手术,但是经过中药调理,现在各项指标都正常。我觉得疗效很好,还介绍了不少癌友到市第二中医医院治疗。”黄炜说。

此外,市第二中医医院充分发挥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作用,全面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我们中心上送了10多人参加培训,医院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也从5项增加到23项。”梅江区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中医馆”建成促业务收入大幅提升

家住蕉岭县蕉城镇龙安村的张浩荣有高血压病史五六年了,最近家里来了个名叫“小恩”的随身智能医疗管家,让他能够及时获得村医利海珠的用药指导。“月初,我手机收到‘小恩’的实时提醒,显示张伯的血压不稳定,我及时跟踪发现是张伯这阵子停药了,我及时给予用药指导后张伯的情况就稳定了。”这是蕉岭县依托“互联网+”建立“1+8+69”的智慧中医特色医联体模式。

这个医联体的“骨架”是蕉岭县投入2000多万元升级改造的8家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和69间村卫生站“中医阁”。在三圳镇九岭村卫生站,古香古色的“中医阁”成为了美丽乡村的点缀。村医王平介绍,中医阁可提供中医理疗、拔火罐、针灸、中医调理等项目,“每星期县、镇中医院均会派专家下来指导,现在村民就医不用跑到县里,可方便了”。三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陈仕荣表示,中医馆建成前该院在中医项目的收入是空白的,建成后今年1月至10月前来就诊的病人达6300多人,同比增长38.8%,业务收入增加了45万多元。

此外,我市创新实行中医馆“星级”管理,目前全市有“五星级”中医馆15个、“四星级”38个、“三星级”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