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蕉华工业园区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来源: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5-02-10 10:01:38   浏览:-
字号:

    【位置和面积】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23°23′~24°56′、东经115°18′~116°56′。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全市土地总面积15864.51平方千米,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梅州市人民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

    【地质和地貌】  梅州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梅州处于华南褶皱系的南部,有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四种走向的断裂带。境内总体地势北高南低,由闽粤赣边境逐渐下降到梅县、兴宁等盆地后又重新高起,再逐渐下降到潮汕平原。按地貌形态可划分为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的平原(盆地)、阶地、台地、丘陵和山地五大类。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域面积占5.4%。

    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山地主要有七目嶂、铁山嶂及梅、蕉、平山地。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千米,属于梅州第一大盆地;梅江盆地,面积约120平方千米;蕉岭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汤坑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梅州市自然资源局  梅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河流】 梅州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韩江、东江、粤东沿海诸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韩江、梅江、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梅潭河、汀江、五经富水、榕江北河等。(广东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

    【生态环境】 2024年,梅州市有自然保护区49个,总面积17.48万公顷。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共6.15万公顷;市级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共8.66万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12个,面积共2.67万公顷。全市森林公园93个,总面积7.5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分别是广东神光山、广东雁鸣湖、广东南台山、广东镇山和广东阴那山森林公园,面积共0.84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7个,分别是广东天鹅山、广东长潭、广东双髻山、广东丰溪、广东五虎山、广东韩山和广东蒲丽顶森林公园,面积共1万公顷。全市湿地公园6个,面积共0.09万公顷。全市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阴那山和五指石),面积共0.19万公顷。全市省级地质公园1个,面积0.37万公顷。(梅州市林业局)

    2024年梅州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99.5%,排名全省第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9,排名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18.2μg/m³,各项指标排名位居全省前列。按1-12月水质均值评价,全市16个省考(含8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均为100%,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达标率100%。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梅州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