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高新区 环保业务公示 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2022年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
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2022年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
来源:本网   时间:2023-06-30 14:37:41   浏览:-
字号:

   

       2022年,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高水平环境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现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我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办函〔2020〕44号)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粤环函〔2021〕64号)要求,将本园区2022年度环境状况与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园区概况

        (一)园区概况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由广州、梅州两市于2008年8月合作共建,是穗梅产业共建的主战场。工业园依托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3年4月设立的省级高新区)建设,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转移园区、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省五星级服务园区,正在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梅州主平台园区之一,广梅产业园正紧抓产业有序转移机遇,全力配合主平台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二)园区管理机构基本情况

        园区管理机构为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内设局(室)和直属行政单位共 7 个,分别是:党政办公室、科技和经济发展局、财政局、规划和环境保护局、建设和公用事业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其中,由规划和环境保护局负责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工作。

        (三)园区规划环评及相关落实情况

        园区共经历三次规划环评,在2006年至2012年分别取得了粤环审〔2006〕1323号(首期)、粤环审〔2010〕163号(二期)、粤环审〔2012〕301号(三期)的环评批复,并于2020年完成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园区合计规划开发面积为14.85平方公里,至目前,园区现状开发范围未突破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同时,现园区正开展新一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谋划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空间。

        园区实际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关要求,入园企业均符合相关环境准入要求,并满足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要求,未引进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禁止入园的电镀、鞣革、漂染、制浆造纸、化工及稀土冶炼、分离、提取等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一类水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电子、机械、电气、轻纺及食品、药品产业。园区现状以机械装备、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兼顾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轻工纺织等地方传统产业。

        2022年园区主要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47.64吨,氨氮1.37吨,二氧化硫16.8145吨,氮氧化物82.3351吨,2022年园区废水外排量约8537吨/日,均符合园区环评批复的总量控制的要求。

        (四)生态环境质量情况

根据近年来园区委托第三方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园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22年园区纳污水体莲江溪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质标准要求;2022年园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符合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要求。

        二、2022年度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环境监管

        1. 园区把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并结合园区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将生态环境安全提升到与廉洁安全、生产安全并列的新高度,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强力推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严格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一岗双责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对各分项制度进行梳理优化。

        3.加强日常环保检查,对园区的公共区域、周边区域以及园区投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提出存在的环保隐患和相关问题,指导责任主体完善及落实整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同时”要求、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及项目环评批复的要求,全年共完成154家次企业的环保检查。通过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加强园区环境监测技术力量,及时全面掌握园区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情况。组织园区企业开展环保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管理水平,强化落实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二)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园区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污水处理厂、湿地公园等环保设施建设运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把梅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确保园区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园区已建成1座污水处理厂、1个湿地公园、3个污水提升泵站以及配套长约23公里的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规模达13000吨/日,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配套污水设施可实现园区内企业产生污水全部通过污水管网统一收集至污水厂处理,再流经园区人工湿地后排至莲江溪。二是大力推进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运营,推进园区企业使用集中供热及使用清洁能源。园区集中供热项目至2022年已完成合计共45吨/小时锅炉,供热配套管网长约10公里,2017年开始全面供热,为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园区15家用热企业提供服务。园区集中供气项目,已建2个150立方米储罐的LNG气化站,沿主干道全面铺设天然气管网,从2013年开始全面供气,可确保满足园区企业用气需求。

         三、生态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一)园区生态环境管理现状

          园区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的管控要求,至目前,园区共117家企业通过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园区所有入园项目均符合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和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未审批不符合有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清洁生产要求的建设项目,未审批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建设项目。园区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关于排污许可证相关工作的部署,园区企业已实现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其中32家企业已按要求申领排污许可证,对在2022年度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中发现的许可证质量问题,均已督促相关企业完善整改,全年园区共办理排污许可证业务25项。同时,园区不断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应急管理,编制《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通过梅州市生态环境局备案。

         (二)固定污染源排放清单

         参照《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表》

        (三)监测计划

        参照《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质量监测方案(2023年)》

四、园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和整改措施

根据园区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要求,园区需配套中水回用设施,实施中水回用用于绿化等,以减少园区外排废水量,并将排放到外环境的废水量控制在8716.8吨/日内。现由于园区现状外排废水量未超出上述要求的控制废水外排量,目前园区暂未完成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

2022年园区已完成中水回用工程专项规划的编制并已获得市政府批复,同时加快实施中水回用工程,预计2023年可完成中水回用量约2500吨/日工程的建设,后续随着园区发展和新规划环评获批,适时扩大中水回用规模。

         五、结论

          2022年,园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园区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以及“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的相关要求,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园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下来园区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附件:

2022年度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附件1:2022年度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报告.pdf


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