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高新区 工作动态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生态园区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生态园区
来源:本网   时间:2016-11-14 11:44:13   浏览:-
字号:

走进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记者感受到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火热的建设生产场景。近年来,广梅产业园立足“高新产业园区、绿色宜居新城”的目标定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发展生命线,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进、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并举、总量增长与节能降耗并重,成为广东省首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重视企业环保  

评审入园资格  

为使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进,广梅产业园设立园区规划和环境保护局,成立项目入园评审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环保要求,严把项目入园环保关。  

“我们实施一票否决制,环保不过关的企业坚决不允许入园。”广梅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园区积极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着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项目,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以及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局面,实现了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园区虽然引进了一些纺织企业,但考虑到纺织企业的漂染工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坚持以漂染工艺与织布工艺分离为原则,坚决不让一家漂染企业入园,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织布工艺项目。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占地155亩的高端纺织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  

完善环保设施  

打造绿色园区  

在广梅产业园,道路两旁绿化带里种满了乔木和花草,路边安装了LED路灯,处处体现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园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多重过滤、消毒工序,实现达标排放。厂长曾国辉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0.4万立方米,排水口安装了全天候视频监控设备,可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向市环保部门传输数据。  

这只是园区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梅产业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环保设施,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全面落实废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物防治措施,园区空气质量和周边水体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目前,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集污管网已建成投用,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首期128LED路灯替代高压钠灯照明改造工程已完成,每年可节电9万多千瓦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已建成并运行,每年可发电11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3500吨;人工湿地、二期污水提升泵站等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此外,园区正与广州煜和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洽谈,有望引进工业与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置项目。目前,园区还与广州煜和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入园协议,有望引进工业与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置项目,建成后可以对园区主导产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助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  

推动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记者在迪森生物质能供热公司看到,一台16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已安装完毕,10多名工人正在调试。迪森公司总经理张继宗说,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约5000万元,今年底建成投产后,可满足珠江啤酒、伊利、合百草、湘大等多家企业的用热需求。  

建园以来,广梅产业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逐年下降,低于同期全市平均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近年来,园区组织科伦药业等3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其中27家企业通过审核验收,预计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达5400万元,年可实现节能量7800吨标煤。同时积极培育金森林、分子态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逐年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中水回用率等指标,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引进梅州中燃管道天然气项目、迪森公司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集中供热站项目,具备了集中供气供热的条件,以天然气、生物质能逐步替代企业目前使用的煤、油燃料,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