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二轮对口帮扶工作的启动,广梅园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17年,广梅园将积极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省产业共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产业共建,优化软硬环境,全面换挡提速、提质增效,致力将园区打造成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和梅州苏区振兴发展的引擎。2017年,园区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税收1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
抓好产业共建打造四个特色“园中园”
全面抓好省产业共建政策的落实,把产业梯度转移作为穗梅产业共建的主攻方向,以广州市的广汽集团、广药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在广梅园建设生产基地、增资扩产项目和转型升级项目,打造四个特色“园中园”,不断创新和拓展产业共建模式,促进提质增效。
打造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借助广汽集团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以及广阔的市场等优势,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发展方向,打造占地约500亩的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大力吸引汽车零部件大项目落户入园,成为广汽集团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已进驻的广汽部件、广汽华德等3家企业在2017年底建成投产,广州领音航复合材料、河北安闻汽车零部件、广州宏原汽车配件等3家意向企业在2017年签约入园,并在2017年再形成3个新的意向项目。
打造广药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借助广药集团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发挥广药王老吉原浆提取技术的引领辐射作用,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园区,建设占地约700亩的广药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充分发挥梅州南药种植基地的优势,利用梅州的梅片树、仙草、金银花等原材料,提高中药材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今年将加快推进王老吉项目建设,确保在第三季度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同时带动配套企业进驻,力争在2017年再签约2个项目、形成2个意向项目。
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产业园。借助广州开发区庞大的企业资源,用好用活省市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广州研发、孵化,在广梅园转化、落地,打造占地约2100亩的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产业园。发挥广晟东电化等大型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吸引更多新材料生产企业及一批下游企业入驻,发展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今年争取怡文环保、博善生物、五羊化妆品、乐佳餐饮集团等一批意向企业签约入园,力争2017年签约落户2-3个项目。
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发挥梅州200公里范围内辐射3000万人口的巨大市场等优势,依托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等特色品牌优势,继续吸引类似珠江啤酒、珍宝金柚等具有市场战略性布局需求的企业落户园区,打造占地约700亩的绿色食品产业园。以分子态、金柚康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孵化重点,继续大力引进相关孵化项目,推动相关农副产品科研成果转化,2017年力争新引入1-2家食品产业企业落户。
加大有效投资以创新驱动做大经济总量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科学安排建设进度,加大有效投资,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推进富源科技、高端纺织园等27项总投资112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17年完成投资18亿元。
扎实推进产业招商工作。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招商覆盖面;实施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医药食品、轻工纺织等产业链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推介活动,注重引进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2017年力争引进项目30个,协议投资总额4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1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动工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20亿元;新投产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19亿元。
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突出创新驱动,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等业务,2017年计划实施技改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8亿元。利用好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或省级技术工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中心,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立“互联网+工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运用,建设智慧园区。
加快基础配套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引领,做好基础设施项目和四个“园中园”的规划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聚集;推进园区内部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纵四路东至广梅汕铁路沿线地块平基及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今年计划总投资7.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4亿元。当前,梅州市委、市政府正加快推进畲华高速、梅汕高铁、畲梅快速干线、梅县机场迁建等项目建设,努力争取双龙高铁及联接梅汕高铁项目立项,助推园区内联外通的立体交通网络架构尽快步形成。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广州市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广州市师资和医技等方面的支持,加快畲江中心小学和广梅医院建设;积极对接梅州市技师学院,加快技师学院园区分院建设,力争今年建成开学;加快总投资2.2亿元的商务大厦和酒店等项目建设,完善园区服务配套;做好园区与高铁商务区的道路衔接,完善畲江圩镇生活商务配套,提升园区基础服务功能。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业孵化园和专利技术孵化园建设步伐,积极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协同推进孵化器建设,吸引一批企业或项目入园孵化。配合梅县区推进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建设工作,提升园区发展综合竞争力,增创园区发展新优势。
做优要素保障精细服务园区发展
做优资金筹集,加快融资步伐。树立经营理念,完善园区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继续推进融资30亿元的相关工作,积极通过PPP等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
做优人力保障,完善用工体系。采取LED滚动屏、招聘宣传栏以及高新区门户网站等方式发布招工信息,组织企业参加“春暖梅州”系列招聘会和各院校毕业生推介会,引导职校、技校在校生到企业见习,尽快启动园区职校实训基地,引进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出台“以工引工”奖励措施。
做优企业服务,提高管理水平。狠抓机关作风,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教育培训,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继续推进“微改革、微创新”活动,依法依规行使市直单位下放的行政管理职权和用好“2号印章”,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改革,简化办理流程,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完善挂钩联系企业制度,主动靠前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环评等问题。抓牢扭紧“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