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广梅产业园”)在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中,属于丰顺、五华、兴宁、梅县的“核心区”。如何成就这个“核”?近年来,该园区围绕发展升级,找准产业定位,形成四大产业布局,为园区发展“强筋健骨”。据统计,目前园区已开发建设面积12.89平方公里,累计已投入建设资金约35亿元;共有入园企业197家,投产企业154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53.66亿元,增加值87.44亿元,税收15.37亿元;今年1-6月园区(含集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3.02亿元,比增23.67%。
聚焦主导产业 实行精准招商
记者了解到,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工作部署,广梅产业园党工委、管委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1320”招商引资计划(即:2015年力争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1亿元以上项目20个)。立足“高新工业园区、生态宜居新城”的发展定位,园区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大力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扩能增效成效明显。
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建设档次不断提升,园区招商引资向优资选商转变,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进入园区,产业特色日益明显,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完成招商任务,专门成立了4个招商小分队,抽调骨干力量,重点瞄准三大招商区域(潮汕、珠三角和海西区),聚焦主导产业,实行定向招商、精准招商。
在招商过程中,该区启动穗梅两市联合招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等机制。充分依托和发挥商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和优势,对接广药集团、轻工集团、深圳商会、吴江纺织商会等集团组织,力促一批关联企业组团入园发展,打造绿色健康食品、纺织、稀土等专业园,促进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以来,园区新签约落户项目18个,计划投资22.45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2.06亿元、年税收约1.1亿元。
建设发展平台 优化政务环境
目前,该园区正在修订园区总体规划、二期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道路、排水、电力等5个专项规划,并主动将园区规划与广东丰华兴梅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进行衔接融合。
一方面,该园区积极打造发展平台,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科学进行综合保税区、高铁商务区和创业孵化园“三大功能区”的规划选址。另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抓好园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了总投资约10.23亿元的25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园区客货运站、珠啤南路、桂和路、公和路、横一路、广汽周边道路等工程已完工,新梅江大桥建成通车,下穿铁路框架桥实现单边通车,园区一期与二期连接贯通,梅县区485单元安置区已交付使用,红星221单元安置区基本完工。
与此同时,园区于6月1日起承接了11个市直职能部门的55项行政管理职权,启用11个市直单位的22枚“2 号印章”,理顺机制体制,优化营商政务环境,使入园企业享受到了我市简政放权释放的改革红利。
快速连通区位优势凸显
广梅产业园位于梅州市五县(市、区)的几何中心位置,是我市面向珠三角和汕潮揭的重要门户,梅揭、兴畲两条高速公路及广梅汕、梅坎两条铁路在园区交会,园区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广梅汕铁路货运站,206国道穿园而过,距梅县机场、潮汕国际机场和汕头港分别约30分钟、50分钟和60分钟车程,在建的梅汕高铁将在畲江设站,是梅州面向珠三角、连接潮揭汕、沟通“海西经济区”的交通枢纽。此外,长深高速、大丰华高速、汕湛高速、畲江支线等“四横”及济广高速、汕昆高速、梅龙高速衔接粤东地区第二高速等“四纵”高速公路正全力规划建设。上述交通网络建成后,园区的交通条件将会极大改善,逐步凸显快速连通的发展优势,吸引更多大项目进入园区,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可以预见,园区将成为沟通珠三角、海西区和对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融入三大地区3小时经济生活圈,具有同享三大经济圈的优势。因此园区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与广铁集团合作共建投资10亿元的梅州现代铁路物流园年底动工,建成后可以促进园区成为承接珠三角地区,辐射粤东、赣南、闽西的现代服务业的中心,打造成为环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的门户。
四大产业
1、电子信息
至2015年6月,广梅产业园全园区共有电子信息产业企业75家。2014年,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共实现产值52.47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达到54.5 %。近年来,园区充分利用技术、市场、人才和管理资源等优势,以现有的生产HDI高端多层电路板企业为龙头,带动和吸引有关企业在园区内投资IT产业,电路板生产厂家和上、下游产业在园区内办厂,形成PCB产业材料供应链和PCB工业生产服务市场。目前已聚集20多家电路板生产企业,年生产超过5000万平方米的电路板。
园区以国威电子、博敏电子等企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设备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此外,园区还引进紫晶光电等3家企业投资建设“云计算信息中心”、“高清视频教育基地”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化基地”项目,向打造大数据产业基地迈出一大步。在一大批项目带动下,园区电子信息产业朝着产业集聚的方向快速发展。
2、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业是园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生活用品制造等。尤其是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目前已有广汽强华、三一重工、金森林、五羊摩托、日昇数码等38家汽车零部件生产类入园企业,主要产品有电机、车轴、轮胎、陶瓷汽车刹车片、汽车传动带等。2014年,园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实现产值12.91亿元。
3、新医药
目前园区已形成以科伦药业、嘉应制药为代表的新医药产业及珠江啤酒、伊利食品、珍宝实业、正源华茶等为代表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聚效益明显。现有医药食品(及保健品)类企业23家,2014年全年实现产值8.49亿元。
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于2011年落户。2012年8月,项目首期正式投产, 2014年实现产值2.45亿元,税收3800万元。
4、新能源与新材料
LED产业在园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从衬底蓝宝石生产开始,有芯片、封装、应用生产等,最后生产出LED系列的各类产品。由深圳市富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首期计划投资38亿元兴建的广东赛翡科技有限公司蓝宝石晶体项目已建成投产。
梅州是广东省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梅州市政府与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建设广晟(梅州)中国南方稀土科技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发展稀土产业,推进稀土精深加工。
本版撰文:练海林 温鼎辉 摄影:钟小丰 连志城
(转载自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