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嘉应新区 工作动态 一座美丽新城的“五年时光”
一座美丽新城的“五年时光”
梅州江南新城8361套安置房建成,首座高架桥通车,36条道路即将建成,实现“五年成规模”目标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0-01-08 10:11:40   浏览:-
字号:

  2020年春节将至,梅州嘉应新区江南新城建设现场传来了一个个好消息:8361套安置房已全面建成,在站前安置区,群众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新房钥匙;今年1月中下旬,36条道路将基本建成;城区首座立交桥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2015年启动建设到如今,嘉应新区起步区的核心区江南新城已走过5个年头的拓荒岁月。5年来,梅州始终坚持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共同推进,抢抓政策机遇,不断破难攻坚,使各项目标任务计划如期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微信图片_20200108100440.jpg

随着江南新城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和高速度推进,新城框架拉开,“五年成规模”也顺利实现。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而今,江南新城已是“青山楼中立,绿水抱城流”。宽阔干净的道路、绿植丛生的亲水步道、现代气息十足的楼宇随处可见,如期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雏形、五年成规模、十年基本建成”中的“五年成规模”目标,新城“五纵五横一湖一廊一轴九区“格局显现。

  筑牢“地基”

  安置房全面建成 6000余户群众“住有所居”

  小寒刚过,梅州迎来了冬日的暖阳。趁着天气好,市民梁女士和丈夫忙着挑选家具、收拾衣物,“准备在新房过春节了!”梁女士笑着说。梁女士口中的“新房”指的是江南新城吉祥安置区。

  据了解,江南新城征地拆迁涉及群众6636户,安置面积200万㎡,其中货币安置43万㎡,需要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57万㎡、8361套,总投资约73亿元。

  其中,一期包括吉祥、站前安置区,共建安置房4812套,总投资约40亿元;二期包括上坪、坜明安置区共建安置房3116套,总投资约29.3亿元。“2019年底,江南新城棚改安置房建设已全部完成,我们也如期实现对群众的承诺,让他们住进新房子、好房子。”嘉应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谢崇杰说。

  规划建设新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嘉应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把城市还给人民。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5年,彼时的嘉应新区江南新城还只是一块块正在拆的土地。当时由于新区刚刚成立,资金非常紧张,如果这一块块土地用来抵押或出让,可以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但我们的规划很明确,开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老百姓,首先要解决的是拆迁群众的居住问题。”谢崇杰说。

  到底采用哪种安置办法比较合适?“我们首先研究探讨购买社会房源和异地安置、货币等办法,但根据对比测算,新区主导建设安置房与购买社会房源相比可节省不少成本;同时大部分群众也不愿意在原居住地外另行安置,更不愿意自掏腰包补贴差价。”谢崇杰告诉记者。最终,梅州选择了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模式,拿出中心地块作为安置房建设用地。

  从江南新城规划图上可见,4个安置区都地处城市中心黄金地段,周围毗邻中央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和火车站、飞机场,幼儿园、中学、小学、商场、运动场所等配套设施完善。

  安置办法和地点确定后,便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抢抓机遇、创新模式。”该负责人用八个字概括了新城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解决的“秘诀”。据介绍,江南新城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得到省发改委、住建厅和国开行等的大力支持,成为全国首个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建设的棚改项目。

  作为国开行列为广东仅有的两个试点项目之一,梅州获得了国开行棚户区改造政策性贷款55亿元;获得了财政部保障性住房债转贷资金1.19亿元、保障性住房2014201520162017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2.78亿元等资金支持;同时还获得2亿元国家“稳增长、促发展”专项基金和3.39亿元中央预算内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支持。

  “当时,我们都没有想到政府能够将这么好的地块拿出来建设安置区,而且配套完善,走进去发现处处有惊喜,地下停车场、幼儿园、垃圾收集站、卫生服务站、肉菜市场、活动中心等设施样样齐全。”市民张先生的安置房选在了站前安置区,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他笑得合不拢嘴。

  20171月,上坪安置区北区北地块建成移交;2018928日,吉祥安置区建成移交;2019425日,站前安置区、上坪安置区北区南地块建成移交;20191210日,坜明安置区BCD区、上坪安置区南区地块建成移交……随着8361套安置房陆续建成,群众“住有所居”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搭建“骨架”

  36条道路将全部通车 拉开新城构架

  “之前从新县城到江南新城,逢上下班必塞车,不到10公里的路程却花费1个多小时。现在客都大桥和三角跨线桥都通车了,江南往新县城方向的道路变得宽敞顺畅了许多。”说起刚刚通车的三角跨线桥,市民刘欣感触颇深。

  走进江南新城,纵横交织的柏油路宽阔平坦,道路两边绿化带绵延伸展,四通八达的道路撑起了新城的骨架路网。按照任务“清单”,江南新城规划建设道路36条、34.85公里,其中有5条主干道,1座跨江桥梁,“五横五纵”的骨架路,让路网密度大大增加。

  作为梅州城区的第一座高架桥,三角跨线桥在建设期间广受市民期盼。它连接着江南新城的骨干道路——全长3.18公里、双向六车道的中环路,以及通往梅县新城方向的梅州大桥。据了解,该桥全长600米,包括主桥340米,引桥260米,宽17.5米,地下建设三舱干线管廊。随着三角跨线桥主桥建成通行、中环路即将全线通车,原三角圆盘交通拥堵的历史将成为过去。

  新城建设既注重“面子”,也注重“里子”。从地面上的四通八达,到地表下的综合管廊建设,都可以看出新城规划之初的用心良苦。在人们看不到的地下,11条长20.2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正在推进,“不少市民抱怨修路时间比往常要慢,是因为不太清楚地下管廊的建设难度和意义。”广东华隧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

  据了解,这是梅州市市政体系最为庞杂、覆盖面最广的城市地下“经络疏通”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将所有的管线都分类收纳到地下,可以彻底解决城市“马路拉链”问题和“空中蜘蛛网”的问题。

  近年来,江南新城土地出让受追捧,区域价值被看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据介绍,20201月底,江南新城所有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将全部建成,届时整个新城“血脉”畅通,发展也将越来越具活力。

  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的,是新城住宅区周边的公共配套服务。在梅州,文化消费渐趋多元,并成为市民的“刚需”。免费开放的景区公园、聚集民俗民食的商业街区……日益丰富的文化供给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幸福指数,也聚集了城市的文化势能。

  俯瞰江南新城,总面积达到40.98公顷的剑英公园非常显眼。走进公园,栈道景亭,滨水驳岸,相得益彰;绿植流水,花鸟虫鱼,其乐融融;在剑英公园南侧,造型独特的梅州市城市馆、青少年科技馆的主体建筑基本完成,正在内部进行布展。作为城市地标之一,梅州市城市馆、青少年科技馆将成为梅州城市的客厅和展示梅州形象的窗口。

  与此同时,马鞍山公园、芹洋湿地公园、约亭顶公园的建成,增加了1200多亩公共绿地和休闲湿地;梅州市实验小学、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项目、梅州市旅游服务中心和梅州市粤运中心枢纽汽车站等配套的持续推进,也让江南新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优质的环境,成为价值洼地、投资宝地。

  据了解,从2015年建设至今,江南新城土地价格从原来的每亩100多万元提升到最高每亩772万元。“去年,这里有个地块边以10亿价格拍卖。”嘉应新区相关负责人指着江南新城上坪安置区附近的空地说。

  “血肉”渐丰

  5年项目总投资逾400亿元 产城融合加快

  高耸的建筑、现代化的写字楼配套,年轻的白领们从四面八方而来,进入各个高楼大厦当中……这一现代城市场景在江南新城已是常态。

  城市写字楼的出现,成为一个梅州城市的经济发展写照。“之前我们的办公地点换了几次都不太满意,看到江南新城有几栋新的写字楼投入使用,我们马上就过来考察。”梅州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优质的服务、高效的空间利用以及便利的交通配套都是重点选择因素。

  记者走访了解,江南新城新建写字楼市场发展较快,空置率普遍较低,包括创杰金融中心、东汇城、义乌等广受企业欢迎。“目前,我们共有57家企业进驻办公,其中便包括平安保险、世联房地产、滴滴、华为等大型企业。”创杰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果说是路网配套是新城的“骨架”,那么产业则是城市发展的“血肉”。近年来,按照“产城融合、产城联动”的布局,梅州以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为重点,抓好江南新城的项目招商落户。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开始,我们便着重江南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急着去引进大型项目。”嘉应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配套设施跟上去了,才能得到好项目的青睐,变“招商”为“选商”。

  “除了坚持每季度召开协调会、定期上门走访,主动与落户企业对接,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外,我们还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市政配套、航空限高、场地开口、用水用电、线路迁改、红线重叠、办证清障等方面困难和问题。”梅州市嘉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叶绿娜说。

  而今,从高处眺望江南新城,双向八车道的大路畅通无阻,两边高楼林立。5年来,随着万达广场、移动生产调度中心、联通通信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江南新城人流也在加快集聚。截至目前,江南新城共引进33个项目,总投资约400多亿元。通过项目建设,江南新城的整体形象也得到进一步彰显,犹如一张徐徐展开的画卷,所见之处精彩纷呈。

  新区催生产业,产业支撑新区。比如飞翔云计算基地项目,是集软件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大数据产业园区,计划打造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智慧城市技术、面向5G物流的物联网云计算平台;新引进的佳都智慧绿洲项目,则是依托佳都科技在智能领域的领衔地位,以智慧城市产业链聚集为目的,重点引进和建立梅州城市管理的大数据平台。

  “我们将打造中国客都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大数据平台、城市综合管理基础数据平台、大数据增值服务与创业投资平台、大数据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来提升梅州信息产业的发展。”佳都智慧绿洲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高品质发展的江南新城为周边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让大量从业人员在此安家落户,留住人才,不断壮大,形成“产”与“城”之间共生共利。“接下来,我们还将协调推进保利、恒大、奥园、碧桂园、时光梅州西区、商会大厦、飞翔云计算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商会大厦等项目尽快建设。”叶绿娜说。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黄思华

  【通讯员】李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