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工 作 动 态
〔2017〕第4期(总第12期)
中共梅州市委农办
梅州市扶贫开发局2017年7月10日
编者按: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是由广州市委统战部对口帮扶的省定相对贫困村,自去年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逐步探索出脱贫解困持续增收新路,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在《梅州调查》上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做法。市委书记谭君铁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市委农办、市扶贫开发局以适当方式加以推广。现摘编《梅州调查》,供大家参考借鉴。
广州市委统战部帮扶水美村的经验做法
水美村位于梅南镇东南部,距梅南镇政府10公里,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20户780人。全村村民主要以种植三红柚、沙田柚、茶叶、蔬菜和养殖山地鸡为主要经济收入。经核查,2016年全村有相对贫困户48户157人。其中,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2户29人、五保户7户7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9户121人。
水美村的扶贫工作主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方式实施,一方面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实行政府兜底实现脱贫,另一方面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实行产业帮扶与推进就业相结合的“双轮驱动”策略。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成效,初步走出了一条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新路。
一、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政府兜底实现脱贫
民政部门将水美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纳入低保对象享受政府低保政策,确保无劳力贫困户收入水平不低于贫困标准。2016年无劳动能力的12户贫困户、7户五保户全部由政府兜底实现脱贫。
二、探索先求“出路”再找“来路”的产业帮扶新路
针对水美村的贫困现状,结合当地原有养殖“梅南山地鸡”的传统,引进公司合作,确立“先求出路,再找来路,打造品牌,专业养殖”的产业帮扶思路。
(一)公司合作,推进养鸡主导帮扶项目
2016年7月,水美村成立了梅州水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美公司),统筹全村所有生态农业发展,注册水美虫草五谷鸡品牌,把养殖虫草五谷鸡作为脱贫主导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水美公司与深圳康利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扶贫合作协议,由水美公司负责组织当地村民按照标准科学饲养虫草五谷鸡,再由深圳康利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定价收购销往市场,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较好地实现传统种养向现代科技种养、小规模种养到集团化运作、本地内销到走向珠三角外销的三个转变。合作双方制定了养殖制度,规定技术指标,论只收购,以此保证鸡的质量。一方面由深圳康利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向梅州市农科所订购胡须鸡苗后分发给贫困户进行养殖;另一方面从选种育苗放养记录、宰杀包装、检验检疫、冷鲜配送等实行全程溯源管理体系。每只鸡出生后,就佩戴脚环以便溯源,规定饲养期为150天,以2.8斤为基本重量论只收购,全天候放养,以此充分保障鸡的品质。同时,为抵御疫情,减少养殖风险,水美公司为每只鸡投保0.24元,如遭受损失可获赔12元,较好地对冲市场风险。水美村按照“先干后补”原则,实施“以奖代补”制度,按照出栏量实行定量奖补,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水美村已完成第一批生态养殖“以奖代补”项目核查验收,已向贫困户发放奖励5.8万元。据当地贫困户反映,全村贫困户的养鸡热情已被全面调动起来,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去年底和今年初由于禽流感影响,许多地方的鸡都出现滞销,价格降幅较大,但水美鸡仍是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去年共有12户贫困户参与虫草五谷鸡的养殖,共出栏 10500只,每只可盈利20元,人均获益5250元。
(二)创新思路,辐射推广其他养殖产业
专业养殖虫草五谷鸡取得成功后,水美公司又与正大康地(澄海)公司合作签约,采用其高效养猪新模式,即由正大康地(澄海)公司提供优质猪苗、饲料、全程养殖指导和防疫,并按每公斤17.2元的价格收购。同时贫困户用建好的猪圈、金融运作资金作为股权加入养猪合作社,按养猪利润的40%分红。头两年主要把红利用于归还贷款,两年还清贷款后贫困户则可凭自己在合作社的股份按比例获取红利。目前有5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养猪,今年初出栏肉猪260多头,获得红利31320元,平均每户6264元。合作社一年可出栏两批肉猪,现拟再建设一个能养殖800头肉猪的标准养殖场,建成后经济效益将大为提高。此外,水美村引进了梅州阡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收贫困户通过种植巨菌草发展养牛产业。公司提供优质小牛,负责防疫和养殖技术指导,长大后底价回购。据了解,巨菌草种植二个月后就能开始收割,生长期为10年,一年每亩产草量20吨以上。目前已种植巨菌草7亩,能满足40头牛的饲料用草,丰产期可满足70头牛的饲料用草。
(三)农超对接,发展订单农业
水美公司与广东自家人连锁超市订立收购合同,变农户随意种植为订单生产,按清单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发展各种蔬菜种植,既开拓了销路,又保证了收益。目前水美村2017年春季茄子已按自家人公司开出订货单顺利销售,200多亩冬瓜、辣椒等均按订单进行种植。
(四)地尽其利,开展光伏产业扶贫
结合国家优先发展清洁能源战略,鼓励推进光伏发电,实行上网电价补贴的有利政策,水美村选取具备条件的4户贫困户,在楼顶安装光伏发电装置,生产的电在家庭使用剩余后并入当地电网,增加贫困户家庭的实际收入。4户贫困户光伏发电共投入22万元,已于2017年4月建成,使用寿命最少20年,预计每年可为该4户贫困户增加收入2.2万元以上,人均可获得收入1222元。
(五)就近就地就业,推进精准扶贫
梅州市龙氏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和华大锐护公司进行合作,利用水美村优质水源和最先进的全电脑可控式集装箱发展养鱼技术,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公司吸收本村贫困户11人就业,每人每月工资超过2500元。同时,水美村还为贫困户提供2个养猪岗位、3个“关爱农村独居长者”公益岗位,使5名贫困人员实现了就业。
(六)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水美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着力改善硬环境、提高软实力,努力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迈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硬环境。一是于2016年12月建成水美同心光彩桥。其中挂钩扶贫单位筹集资金15万元,社会贤达、爱心人士捐赠21万元,村民集资15万元。二是于2016年12月筹集13.9万元为525米村道铺设水泥路面,使全部自然村通水泥路,实现路面硬底化。三是筹集资金8万元为全村购买垃圾桶200个,修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集运车1辆,聘请1名专职保洁员,定点收集生产生活垃圾,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四是投入5万元增加村自来水容量50立方米,使全村村民都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五是筹集 30万元入股梅州市龙氏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每年按10%年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七是积极筹建村综合办事中心和村民文化广场等。
2.解决民生问题树立文明新风,有效提升软实力。一是开展助学育苗工程。社会爱心人士到村与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认亲帮扶助学,村里12名贫困学生将由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助学。同时建立助学基金,开展“小书包大梦想”活动,为每位贫困户学生及非贫困户高中、大学生提供2000元、2500元生活费用。二是成立大病救助基金,帮助解决医疗费用。一方面,按照贫困户每人150元、非贫困户每人120元的标准,为全体村民655人购买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另一方面,向社会筹措20万元,成立大病救助基金,帮助解决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病人的医疗费用。目前正在救助一名尿毒症患者贫困户。三是实施危房改造,解决住房问题。2016年,水美村帮助每户贫困户解决2万元资金,帮助4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解决住房问题。四是开展“关爱农村独居长者”活动,爱心企业捐款5万元作为该项目的运作经费,把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搬进农村,创设“农村义工服务岗”,聘请了3名贫困户人员,每天负责为老人送上一瓶“爱心奶”,对全村独居的12位8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关爱活动。
3.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推动扶贫队伍建设。水美村持续加大对村两委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积极在复员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学生、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创业致富能人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大力开展“一个党员带十家,十个党员遍地花”活动,突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精准扶贫,贫困户的思想认识也得到很大提高,部分贫困户党员参与产业帮扶项目后家庭收入已超过脱贫标准,已具备一定的致富能力。
(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供稿)
抄送:省扶贫办,君铁、利旭、耀新、尚忠同志;
广州市派驻梅州市精准扶贫工作队,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农办、扶贫开发局(办)
中共梅州市委农办(市扶贫开发局)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