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档案局 工作动态 侨批档案申遗亲历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档案馆 > 工作动态
侨批档案申遗亲历记
来源:本网   时间:2013-07-23 15:59:34   浏览:-
字号:

侨批档案申遗亲历记

——梅州市侨联副主席邓 锐

2013619日,从韩国传来最新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议在韩国光州召开。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4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推荐的文献遗产进行了评审,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批准,由广东、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中国侨批档案成功入选。

这不仅是广东省首个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项目,也是包括汕头、梅州、江门侨乡人民努力的结果,也是侨乡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世界记忆工程是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续,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具体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简称《世界记忆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评选的“人类遗产”项目之一,收编的是符合世界意义入选标准的文献遗产。

据了解,目前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共有299项,它们来自5大洲,保存的形式也是各有特色,从石刻到羊皮纸甚至音频文件。中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目前也增至9项,分别是:传统音乐音响档案(1997年)、清代内阁秘本(1999年)、纳西族东巴古籍 (2003年)、清代金榜 (2005年)、清代样式雷图档(2007年)、本草纲目 (2011年)、黄帝内经 (2011年)、侨批档案(2013年)、元代西藏官方档案(2013年)。广东与福建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侨批是怎样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开发利用的?

2000年以前,对侨批的保护都是民间的、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侨批的收藏也只是在民间开展的,作用也是较小的,大多数都只是民间收藏家看上了信封上的邮票,在集邮过程中的收藏。

200011月,国际著名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潮学讲座上,对潮汕侨批作了论述。他说:“徽州特有的契据、契约等经济文件保存下来的很多,潮州可以和它媲美的是侨批。侨批等于徽州的契约,价值相等。价值不是用钱来衡量的,而是从经济史来看的。”自此,对侨批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序幕拉开了。

2004年,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和饶宗颐倡导,由民间学术团体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的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侨批文物馆建立,侨批的研究有了基地。

2004117日至8日,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办,中国银行汕头市分行、澄海区侨联协办的首届侨批文化研讨会在汕头市政协联谊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60位专家学者云集汕头,侨批研究有了一批专家学者。应大会的邀请,笔者递交了《从梅州市侨汇的发展过程看侨批局兴衰》论文,出席会议并发言,详述了:有侨才有批的逻辑,以及侨批发展框架:华人向海外的移民——移民向中国的汇款——水客出现——侨批业市场的出现——侨批局的产生——侨批局兴盛——侨批局被取消。

随着大批国人漂洋过海谋生,他们希望将历尽艰辛挣来的血汗钱寄回家乡,赡养亲人,产生了水客和批局,侨批是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眷属的信、款和物的合称,被称为“番批”,又称“银信”。从侨批汇出地看:东南亚地区和美国、加拿大、非洲,少量来自澳大利亚等国;从侨批的接收地看:主要在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各省份的侨乡,这些基本都与侨胞出国的时间、侨胞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以及国内侨乡是一致的。侨批属于民间文献,常以家庭为单位连续书写,内容除了家庭事务外,还广泛涉及到侨居国和迁出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军事和国际关系等领域,再现了海外侨胞虽身居海外,但情系桑梓、爱国爱乡的深厚情怀,见证了海外侨胞国内归侨侨眷和侨乡的发展演变,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持续不断的交流与融合,是一部海外华人的迁徙史、融合史、奋斗史、发展史和贡献史,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与官方典籍文献互为印证,补其不足。

2007129-10日,第二届侨批文化研讨会在潮州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应大会的邀请,笔者递交了《浅谈侨批业与梅州金融业的关系》论文,出席会议并发言。

侨批主要分布在广东潮汕、梅州、江门五邑及福建厦漳泉和福州等地区,侨批渗透着海外侨胞的血汗,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的一片深情,被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等海内外专家誉为“侨史敦煌”。

梅州市是重点侨乡,理所当然要参加侨批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各项工作,200891日,梅州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金元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卫东、市档案局局长钟伟基为副组长,以及由邓锐、凌秀凤为成员的梅州市侨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发挥档案局的优势,配合做好侨批申遗的各项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挖掘侨批资源,撰写论文,参加侨批研讨活动。20096月,梅州市侨批档案馆成立。

鉴于侨批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潮汕历史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汕头市档案局密切配合,启动了“潮汕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程”,后经广东省、市档案局协调,整合汕头、梅州、江门三市的侨批,汕头侨批、梅州侨批、江门侨批合并,联合以“广东侨批”的名义,由广东省档案局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同时,潮汕、梅州、江门等地的侨批专家学者在省、市档案局的指导协调下,深入各个侨乡进行田野调查,摸清侨批原件的社会存量,走访侨批局从业人员,撰写论文。

201017-8日,第三届侨批文化研讨会在揭阳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的140多位嘉宾、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应大会的邀请,笔者递交了《浅谈侨批的重要作用及开发利用》论文,出席会议并发言,这次会议将侨批的申遗推进了一步。3月,经国家档案局研究通过,包括梅州侨批在内的《侨批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许多侨批专家、史学家纷纷将侨批与欧洲的书稿进行对比,认为:如果说欧洲记忆文化遗产所保留的是书稿一类的东西,但是欧洲的书稿是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写成的,那么侨批则是由很多人在写的书稿。侨批创造了三个“世界上独一无二”: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侨批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浸润着中华文化,其文化色彩之浓郁,世界上独一无二;二是从数量来看,侨批的数量之多,侨批的经营者数量之多,侨批局的数量之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三是从侨批的解送情况来看,侨批不仅有水客单独解送的私人行为,有几个水客组成的小集体的解送行为,更有侨批局的有组织的解送行为,他们在海内外民间创办的侨批特殊邮路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侨批得到海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认为侨批可以媲美“徽州契约”,并题词以“海邦剩馥”誉之,又言“盈天地间之一切资料,无非史也。”直指本原,当年之家书,固今日之信史也。

“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引起省政府的重视,成立了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为组长、省档案局局长徐大章为副组长的省“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项目领导小组,确定了“侨批档案”的申报工作分两步走,首先争取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在这基础上进一步申报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11128-9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档案局主办的“侨批档案”宣传推介会在广州开幕,这是一次为“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给力的重要会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省档案局局长徐大章;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埃德蒙森,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名录评审委员会主席茹加亚·阿布哈孔,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特别顾问朱福强,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笔者代表梅州在会上作了题为《试论侨批对客家文化的影响》的发言。

2012年,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同年中国国家档案局将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2013419-20日,国家档案局、广东和福建两省人民政府将联合在北京召开“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特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及其他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笔者递交了《侨批历史贡献功不可没》的论文。研讨会上,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埃德蒙森认为:侨批档案是华侨祖居国和侨居国的共同记忆,广东近代以来的华侨作为国际移民,承载着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使命,持续时间长,留下了珍贵的纸质档案,这些文件的价值无疑是世界性的。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特别顾问朱福强十分看好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以我个人十几年从事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工作的经验判断,侨批档案所具备的条件完全符合标准。” 大家一致认为,中国侨批是世界人类移民史上的奇葩,大家要齐心协力,力争在6月份韩国举行的世界记忆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议能将“侨批档案”选入《世界记忆名录》、实现最终申遗目标。

“侨批档案”的申遗过程进一步表明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跨国属性鲜明的“侨批档案”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已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海内外侨胞、侨眷都将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