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动态 地方志要在文化自信的坚守中有更大的担当 ――省地方志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地方志要在文化自信的坚守中有更大的担当 ――省地方志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来源:本网   时间:2016-07-15 00:00:00   浏览:-
字号:

  2016年7月13日,省地方志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简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温捷香主持学习会,副主任丘洪松、刘卫,副巡视员吕克坚以及各处(社、馆)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参加会议。

  会上,温捷香作了题为《地方志要在文化自信的坚守中有更大的担当》的重要发言。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光辉篇章,是一堂鲜活生动的党课,向8800万党员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动员令,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温捷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把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对地方志工作提出更高、更新、更深的要求,为地方志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充分认识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积极发挥地方志在文化自信建设的中流砥柱作用。

  温捷香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敬畏,充分展示了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持文化自信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坚持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理论自信提供了强大的融合动力。坚持文化自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制度自信基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为建设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注入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地方志绵延千载,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载体,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志书、年鉴和地情文献,记录着党和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凝聚着中国特色的历史智慧和历史警示,富含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做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地方志要着眼于文化自信这个“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为目标,突出创新驱动在破解地方志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十三五”时期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任务,大力推进地方志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地方志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扩大地方志产品的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和高端供给,推动地方志存史、资政和育人工作协调发展,在文化自信的坚守中承担更大的担当。
  丘洪松围绕牢记入党誓词、增强本领、服务人民三个方面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进行论述,提出力争完成打造名志大省、建设年鉴强省、全面开展全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推动地方史编研进入新常态、构建新一代地方志信息化高地、提升资政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构建独具魅力的方志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广东旧志整理工程、建设方志理论粤军、强化地方志质量建设、做好第三轮修志准备、提高方志文化开放水平等十二项重点任务。刘卫指出人民立场是根本的政治立场,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地方志事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多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精品。吕克坚认为地方志要坚持发展创新,积极在资政育人方面开拓思路。各处(社、馆)主要负责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人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作了学习体会发言。
  温捷香对下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出部署。一是办机关党委印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通知,对学习贯彻活动作出详细安排。二是各支部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重点结合本职工作,讨论地方志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三是办机关党委汇编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体会文章,积极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