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广东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这是广东省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印发的地方志事业发展五年规划。
《广东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在我省全面完成地方志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划》的制定出台,体现了广东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心和执行力;是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都重视修史修志的大环境下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地方志事业进入依法治志新阶段后,推动广东省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规划》的制定出台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
《规划》要求扩大地方志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存史、资政、育人需求,讲好广东故事,建设方志强省,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贡献。《规划》坚持正确方向、依法治志、全面发展、质量第一的原则,提出法治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人才保障、宣传保障的五大保障措施。
《规划》以提升地方志文化软实力,当好实施《全国规划纲要》的排头兵为总目标,部署了十二项主要任务:
——打造名志大省。
——建设年鉴强省。
——全面开展全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
——推动地方史编研。
——构建新一代地方志信息化高地。
——提升资政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方志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继续实施广东旧志整理工程。
——建设方志理论高地。
——做好第三轮修志准备。
——提高方志文化开放水平。
十二项主要任务涵盖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志鉴编修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如编纂出版一批堪存堪鉴的综合志、专题志、镇村志,2018年启动第三轮修志试点工作等。也有增加地方志产品有效供给的新举措,比如面向社会公开评选广东省年度关注十件大事载入《广东年鉴》,编辑出版约6亿字72万张图片的《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开通“南粤村情一点通”“炎黄子孙寻根网”和“我要修家谱”等特色网站,建设万家乡村方志驿站,各地级以上市全面建设方志馆,建成“广东省家谱族谱中心”,加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地方志传播力度,增进方志文化互信和人文交流等等。
广东省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地方志内涵新旧交替、领域新旧重叠之际,作为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目前的排头兵,既要守成又要开拓,这需要我们继续保持探索向前的勇气毅力,继续保持永争第一的斗志和决心,继续秉持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之心,努力当好实施《全国规划纲要》的排头兵,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贡献。
地方志绵延千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凝聚着中国特色的历史智慧和历史警示,富含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做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地方志更要着眼于文化自信这个“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为目标,大力推进地方志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地方志产品的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和高端供给,推动地方志存史、资政和育人工作协调发展,在文化自信的坚守中承担更大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