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广东省关于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部署,我市积极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2024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引导
一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宣传引导。2024年“无线梅州”APP共推送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的推文108篇,阅读量125万;《梅江新闻》栏目播出《践行爱粮节粮共树文明新风梅州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走进丰顺》等4个新闻报道;《民生820》栏目中开设“反对浪费崇尚节约”专栏,播发《反对浪费崇尚节俭节日欢聚用餐请光盘!》等多个专题节目;948综合广播共播出《光盘行动宣传》730次,1058交通广播公益宣传《节约粮食》共播出360次。二是主管部门积极开展线下宣传、培训活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2024年培训餐饮从业人员4891名;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接受群众咨询。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全市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氛围更加浓厚,群众普遍接受、认同。
二、持续做好反食品浪费监管执法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持续规范平台商家营销行为。对订餐平台入驻商家严格资质审核,规范公示经营者证照信息,并督促入驻商家落实明码标价、禁止价格欺诈;组织网络订餐平台相关负责人召开制止餐饮浪费行政指导会,宣贯《反食品浪费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内容,要求网络订餐平台投放宣传标语,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杜绝浪费;引导入驻商家在平台页面醒目位置设置反浪费宣传标语,菜单中标注食品分量、规格等内容,方便消费者选择,杜绝外卖食品浪费。二是加强执法检查。相关主管部门持续加强对外卖平台、餐饮店、校园食堂等场所的监督检查。2024年全市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共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4166家,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的餐饮服务经营者42家,整改问题42个。
三、从生产环节狠抓粮食节约
一是减少病虫害损失。充分发挥植保植检部门专业职能,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科学用药,遏制和防范红火蚁、稻水象甲等,尽量减少粮食生产环节病虫害。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8.18%,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被控制在3.87%的低水平。二是注重水稻机收减损工作。对全市履带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的水稻损失情况展开全面、系统的采样检测,累计设置采样点总数多达54个,平均损失率为2.19%,达到省设定的机收损失率目标要求。
四、加强粮食储存流通环节减损
一是加强储备粮安全检查。召开4场粮食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粮食储备系统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市嘉泰公司等粮食、盐业、冷链企业开展了9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覆盖面达90%;二是加强储备粮食出入库质量安全检验。全年抽检库点17个,共抽检样品60个,占政府储备粮规模的33.75%,其中检验食品安全指标样品12个,抽检样品的检验结果全部合格。三是加快运输设施建设。2024年大力实施建制村同双车道和路网联结工程升级改造等建设,已全面完成949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13座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198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和304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有力改善了粮食运输条件,确保了粮食运输环节减损。
五、多举措推进全社会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
一是构建食品浪费抽样调查机制。印发实施《梅州市食品浪费抽样调查工作方案(2024-2025年)》(梅市发改资环〔2024〕311号),积极开展抽样、问卷等调查。二是加强学校教育。全市中小学结合实际,通过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梅州市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使用专项检查等具体措施,强化对学生弘扬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教育。2024年,市教育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出动检查人员共2634人次,检查学校食堂1132家,检查向学校供餐配送单位4家。三是发出动员倡议。向广大群众、餐饮经营者发出《推行“公筷公勺”深化“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不定期践行“光盘行动”等督导检查,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反食品浪费行动。四是机关食堂率先垂范。机关食堂通过设置监督劝导员、推行小分量、个性化“位上菜”、召开培训会、把好食材“采购关”、把好反食品浪费“成效关”等有效措施,通过教育引导、精细管理带头践行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2024年,市委市政府机关食堂厨余垃圾同比下降2%,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五是推动厨余垃圾分类。开展示范小区创建与厨余垃圾成效联合检查,厨余垃圾分类成效初现,分类处理量达1869.89吨/月,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85%。六是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倡导举办红白事以简约为主,遏制部分农村地区丧事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之风,减轻群众负担;倡导新人新事新办简办,共发放婚俗新办倡议书7800份,倡导“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工作机制,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持续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持续深耕田间地头,全力推进减少收获损耗工作;号召餐饮企业积极参与反对粮食浪费,推动“绿色餐饮消费”等活动,引导企业改进菜品的计量方式,让消费者点餐时“心里有数”;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积极探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学习其他地区优秀经验,因地制宜多模式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加快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