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公安局 政府信息公开 《梅州公安》铿锵走过20周年二十载坚守光荣与梦想
梅州警视网
《梅州公安》铿锵走过20周年二十载坚守光荣与梦想
来源:本网   时间:2014-02-28 14:48:46   浏览:-
字号:
       每周的星期三21:35分,我们打开梅州电视台二套客家公共频道都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节目——《梅州公安》。1994年3月1日,梅州公安栏目正式启航,一转眼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20年的时间。20年沧海桑田,《梅州公安》栏目经历了许多变化,也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风雨兼程 随警作战
 
 
    1996年12月3日,一名身绑炸药的歹徒劫持一辆客车扬言到广州制造事端。接到报警后,宣传民警随警而动,用镜头记录了警方成功处置的全过程。宣传民警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画面在次日晚上当地媒体播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内外、乃至海外媒体纷纷转载这条新闻,中央电视台还以此为题材拍摄了电影《生死瞬间》。
 
 
    像这样的随警作战,对于《梅州公安》栏目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1998年6月15日,梅州市兆广工艺厂发生特大火灾, 《梅州公安》栏目组民警随警作战,完整记录了整个救援过程。2004年8月28日,在梅州城北发生矿难,61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梅州公安》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程拍摄了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不顾个人安危、与时间赛跑,营救61名矿工兄弟的精彩、感人场面。2013年8月9日,《梅州公安》记者兵分9路,深入一线,全程记录了“春雷”行动的精彩镜头;2013年12月29日,梅州警方派出300警力参与“雷霆扫毒”,《梅州公安》全程跟拍。
 
 
    一个个鲜活的题材,一个个主人公身上制服的变化,也凸显出了梅州公安的一步步成长。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梅州公安20年来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法宝。
 
 
    小荧幕大世界
 
 
    《梅州公安》第一期节目采访了一名12岁的小男孩——谢宁波,他爸爸是一名普通交警,每逢节假日都要上岗执勤,没法同家里人团聚。刚开始,小宁波对爸爸的工作很不理解,甚至还经常埋怨父亲。然而,在被《梅州公安》栏目采访过后,宁波开始关注起这档公安专题节目,慢慢地对公安工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从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也萌生了一个警察梦。
 
 
    现在的谢宁波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了。他现在也跟他爸爸一样,逢年过节经常不回家,而是把时间都交给了社会,交给了岗位,“当我做了警察以后,就更加理解我爸爸了,是他所从事的职业性质令他必须舍小家顾大家。”
 
 
    二十年来,一些故事主人公的生活因《梅州公安》而改善,一些观众的人生轨迹甚至因《梅州公安》而改变。谢宁波与《梅州公安》的故事,只是梅州公安20年来记录的其中一个缩影。梅县石扇镇伟大的母亲丘芹英、平远八尺镇八尺村困难群众沈玉红……他们的故事经过《梅州公安》的报道引起了更多人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20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小孩长大成人,足够让一坛美酒浓郁飘香。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如今的《梅州公安》经过一系列探索,已经在梅州地区有了不小的影响力,成为了一档独具特色的专题节目。
 
 
    梅州名嘴马焉新见证成长
 
 
    马焉新是梅州电视台一位老资格的播音员,他从第一期节目开始,就为《梅州公安》配音,一直到现在。可以说,他是《梅州公安》成长的最好见证人,然而一开始,他并不看好创办之初的《梅州公安》。“栏目创办之初,人力物力极度匮乏,经常要等到晚上才有机器让他们做片子,加班到深夜也是栏目工作人员的家常便饭。面对这种情况我对这个节目能否持续办下来是存在疑问的。”马焉新如是说。
 
 
    一辆三轮摩托车,一部摄像机,三个人,就是《梅州公安》栏目当时的全部家当。在那个年代,制作一期电视节目仅凭这样的配置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各种压力,早期《梅州公安》的编导们暗暗下了决心,硬是利用下班时间加班加点,将人手不足、设备不足带来的困难化解。
 
 
    截止目前,梅州公安已经整整播出了1043期节目。一路走来,梅州公安的每一个参与人员,用他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令人称道的成就:20年来,《梅州公安》先后获得全国公安金盾文化奖、广东电视台节目评比一等奖、公安厅和广东电视台共同举办的电视专题评比二等奖、幸福客家DV大赛最震撼视频奖等一大批奖项,是全省乃至全国法制类电视专题节目保持时间最长、播出期数最多的栏目之一,成为梅州警方与地方电视台合作的成功典范。(赖卓佳 黄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