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公安局 政府信息公开 未成年人频入网吧 元芳,你怎么看?
梅州警视网
未成年人频入网吧 元芳,你怎么看?
来源:本网   时间:2012-11-03 18:17:37   浏览:-
字号:
      十八大前夕,我市公安机关加大了对网吧的清查力度,严厉查处了一些存在接纳未成年人、未按规定进行实名登记上网的网吧,多次在行动中查获到网吧无证上网的青少年学生。


      10月23日晚上,五华县公安局河东派出所对辖区网吧清查时,发现多名无证上网的青少年学生。10月17日,梅江公安分局在彬芳大道网吧内查获3名无证上网的未成年人。4天前,该局对梅新路一网吧进行检查时,发现网吧内共有15名未成年人在无证上网,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


      这些青少年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网吧的现象不禁让大家心存疑问?缘何青少年学生频频出现在网吧?而网吧大门为何依旧向未成年人敞开? 


      网吧内依然可见青少年学生争分多秒上网


      中午时分,正是午休的好时光。然而,梅城一些网吧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笔者随机走访了江北的一网吧,看到里面不乏穿着校服的青少年学生,忙碌地敲打着键盘,打游戏、刷网页、聊QQ……


      一位正在刷网页的学生小林告诉笔者,网吧是他每个中午必来的地方,在这里能认识朋友。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现年15岁的小林目前由爷爷奶奶进行照顾,上网的费用也是从爷爷奶奶那里要过来的。


      在这个已经习惯泡网吧的孩子眼里,与同学、朋友结伴泡网吧一起玩游戏,称兄道弟,比读书快活多了。小林还补充说道:“网吧里有不少都是同学,在学校他们都是老师眼里的“差生”。


      笔者走访发现,像小林一样经常呆在网吧的青少年学生并不在少数。居住在网吧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诉笔者,周末、暑假等假期到网吧上网的青少年学生比平时更多。 

     
      远离网络,为何那么难?


      10月23日晚上,当河东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易发市场内一间网吧进行清查时,赫然发现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身影,这些戴着耳机正聚精会神玩着电脑的身影里竟然还有些是小学生。夜色茫茫,这些孩子却不忙着归家。


      派出所民警将网吧业主带回派出所审查的同时,也将学生带回派出所进行批评教育,并通知孩子的家长到派出所领孩子。在派出所见到自己的孩子后,有些家长感叹家里也可以上网,可能是因为经常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频率,没想到孩子放学后竟然直接就往网吧钻了。

   

    网络魅力何其大!为了能够上网,一些青少年学生甚至做出一些荒唐、极端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


    今年8月,兴宁3名三名年仅15岁的小青年只是因为贪图上网享乐,便先后多次在兴城二十二米街、公园路等处持刀抢劫作案,最终被兴宁警方抓获。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今年8月发布了《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嘉应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梁芹生认为,青少年好奇心重,想象力强,很容易就会沉溺于网络的虚幻空间,且意志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不强,陷进去了就难于自拔。 


    对青少年说“不”网吧 业主何时能说到做到?


    其实,早在2002年,国务院便颁布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任何时间都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并且应当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对于这些规定,以及面对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仍有一些网吧置若闵闻,向未成年人敞开网吧的大门。


    今年10月17日,梅江公安分局民警在广梅路某网吧对一名正在上网的16岁小男孩核查身份证件时,该男孩出示的竟然是一位中年女性的身份证。后经查实,为了能够达到上网的目的,小男孩擅自用其母亲的身份证在网吧进行了登记。公安机关依法对该网吧作出警告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


    更有甚至,一些网吧并未严格按规定登记上网者的有效身份证件,对于无法出示身份证的未成年学生也予以接纳,准许学生进入网吧上网。一些无证经营的无名“黑网吧”甚至专门做学生的生意,将网吧设在阁楼、深巷等不易发现的位置,用各种手段隐匿未成年人上网,逃避监管。 


    让青少年拒绝网吧,正确引导少不了


    “在现代社会,网络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已成为他们汲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市公安局网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张新权认为,网络有助于青少年心理潜能的开发。
然而,有不少家长因担心自己的孩子荒废学习或在互联网上接触不良信息而学坏,闻“网”色变,通过给家中电脑加装密码等方式,一味限制青少年上网。殊不知,这一招“用心良苦”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梅县东山学校校长巫礼兵表示,青少年的好奇心会造就他们的猎奇心,一味地禁止反而会刺激他们,只不过会由公开转为“地下”,这就更增加了管理难度,而青少年的辨别能力又较差,这样就容易引发青少年网络犯罪,酿成更大的悲剧。


    一陈姓家长表示,应该从学生一开始接触电脑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电脑。电脑不能只用于玩游戏和聊天,用好电脑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很多课外知识。


    张新权认为对待青少年上网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齐心协力对付网络,而是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开拓文化视野上,让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执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决定规定 仍须强化监管力度


    今年以来,梅州公安机关积极开展“三打两建”、“南粤亮剑012战役”等专项行动,加大对网吧的清查力度,严厉打击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未按规定登记上网人员有效身份证件的网吧;对于无证照经营的黑网吧,公安机关也予以坚决执法取缔。


    两个星期前,梅江公安分局主动出击,对梅州城区网吧进行拉网式清查,在一周时间查处了三间违规网吧,并作出了相应的处罚,其中一间网吧因未按规定登记上网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接纳15名无证上网的未成年学生,被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并罚款1.5万元。


    公安机关的行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有学生家长认为,家长在担负监护责任、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的同时,还需要公安机关付出努力继续加大整顿力度,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从而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据了解,接下来,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网吧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通过加强管理,实现网吧依法、规范、有序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