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
我市扎实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
今年以来,在梅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产业投资政策,围绕“扩产增效、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及机器人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引导绿色发展”五大投资方向,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激活工业存量,做实工业增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1-11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73.61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7.75亿元,预计全年工业投资完成200亿元,技改投资完成76亿元。累计新增开展技改的规模以上企业57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以上企业26家,新增机器人应用企业6家,全市设有省、市级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达66家,企业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联合省经信委技改处组织召开事后奖补政策宣讲会,宣传介绍政策出台的背景、核心内容、操作程序、落实政策需把握的注意事项等,现场解答政策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和疑问。同时印发《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政策材料汇编》和《广东省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政策简介》。二是抓好政策落实。围绕省新一轮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资金,切实抓好各专题项目资金申报、评审、下达等工作,如期拨付资金,提高资金到位率,落实资金32351.8万元(含技术创新1454.6万元),占省下达切块资金总额33295万元(含技术创新2745万元)的97.17%,资金拨付率居全省前列。全市共有75个项目获得省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其中,扩产增效股权投资项目13个,设备更新项目42个,普惠性事后奖补项目10个,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个,技术创新项目8个。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发挥企业投资的主体作用,着力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力度,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源。(技术与质量科)
【信息化发展】
我市迅速推进原中央苏区农村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应用试点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应用试点工作,市经信等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建设工作的要求,深入做好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应用试点动员部署工作,认真收集整理全市各县(市、区)、各镇、村联系人员名单和行政村的基本信息表,对全市2057个行政村开展应用试点勘察、建设选点、方案设计等工作,从2016年9月中旬开始在全市8个县(市、区)各选1-2个行政村进行中心设备及终端接收设备的安装调试,建设完成中心设备接入工作,其中梅县区雁洋镇的添溪村已发放119台终端接入设备。国庆期间,市经信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广东新岸线公司对全市9个试点村进行了带宽测试,经过测试,带宽基本能够满足农户的使用。至2016年12月底,共勘察了1076个村,设计了559个村,立杆227个村,正在以镇为单位全面铺开建设。下一步,我市将紧扣工作目标,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梅州电信切实解决好选点、光纤带宽等问题,协调供电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全市2057个行政村开展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推广应用工作。(信息化推进科)
【人才支撑】
我市有54人通过工程系列职称评审资格
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做好我市 2016 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梅市人社函 [2016]135 号)要求,市经信局是工程系列职称评审的日常工作部门,下设梅州市机械电气电子仪表轻纺工程中级(含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梅州市化建采矿冶炼地质工程中级(含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我局共受理工程系列中(初)职称评审材料62份,其中申报中级职称的材料51份,初级职称的材料11份,今年申报办法采用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同时进行;受理工程系列中(初)职称评审材料数量是2015年的3.1倍,主要原因是职称评审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应用的条件不作统一要求(即用人单位在岗位聘用时,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是否提供相应资格证书)。12月上旬,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共有54人获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其中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9人。通过职称的评审,大力培育工业战线人才,为梅州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推动梅州工业经济振兴发展。(人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