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工信简报 经信简报(2018经济运行专刊)第7期
经信简报(2018经济运行专刊)第7期
来源:运行监测科   时间:2018-08-31 15:55:30   浏览:-
字号:

20181-7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增速有所回落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3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1.72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16月回落1.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5.9%)高0.9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9位。主要特点如下:

(一)县域工业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月,8个县(市、区)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31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6月回落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4.7%)提高1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其中:蕉岭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08亿元,同比增长16.8%;梅县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3.51亿元,同比增长14.5%;梅江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1.55亿元,同比增长7.1%;五华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同比增长1.7%;平远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91亿元,同比增长0.5%;丰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56亿元,同比下降0.8%;兴宁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79亿元,同比下降3.7%;大埔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09亿元,同比下降13.8%

(二)六大产业支撑作用明显1—7月,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96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去年同期(1.2%)提高6.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4%其中:电子信息实现工业增加值17.05亿元,同比增长12.5%建材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43亿元,同比增长11.1%烟草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02亿元,同比增长8.5%电力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75亿元,同比增长5.1%矿产加工实现工业增加值3.11亿元,同比增长2.1%机电制造实现工业增加值7.60亿元,同比增长1.3%

(三)十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七个正增长。十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卷烟、水泥、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彩色电视机、服装、饮料酒、印制电路板等七大产品产量正增长,增长较大的有: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同比增长762.6%,彩色电视机同比增长38.4%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2.3%饮料酒同比增长20.6%。家具、电子元件、发电量等3大产品产量负增长,其中:电子元件同比下降5.4%,家具产量同比下降6.2%,发电量同比下降9.4%

(四)产销衔接较好。全市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59.82亿元,产品销售率达101.5%,产销衔接较好。其中,大中型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34.75亿元,销售率达103.7%;小型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25.07亿元,销售率为97.6%

(五)列统骨干企业快速增长。1—7月,列入统计监测的25家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0.64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比1—6月提高0.5个百分点。

(六)制造业PMI指数位于荣枯线上。7月,我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全省制造业(PMI)指数(50.2)高1.5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PMI指数位于荣枯线上,保持稳步增长趋势;5项权重指数中,生产量、产品订货、配送时间均在荣枯线以上,库存、雇员在荣枯线以下。

(七)工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我市工业用电量完成2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其中,规上工业用电量完成2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规上采矿业用电量59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9%;规上制造业用电量1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规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3.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

(八)重工业增速略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33亿元,同比增长7.3%;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4.38亿元,同比增长6.3%

二、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进度缓慢

17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62.11亿元,同比下降22.5%,增速在全省排第19位。其中:丰顺县工业投资5.64亿元,同比增长52.0%;大埔县工业投资7.78亿元,同比增长45.3%;梅江区工业投资3.27亿元,同比增长3.6%;五华县工业投资18.54亿元,同比下降27.6%;兴宁市工业投资5.21亿元,同比下降28.6%;梅县区工业投资7.66亿元,同比下降34.4%;平远县工业投资4.32亿元,同比下降44.1%;蕉岭县(含蕉华园)工业投资2.13亿元,同比下降82.7%

17月,全市技改投资完成13.31亿元,同比下降57.1%,增速在全省排第20位。其中:丰顺县技改投资1.75亿元,同比增长173.3%;梅江区技改投资1.48亿元,同比增长6.8%;大埔县技改投资3.15亿元,同比下降12.0%;平远县技改投资1.39亿元,同比下降39.9%;梅县区技改投资1.78亿元,同比下降58.5%;兴宁市技改投资0.58亿元,同比下降59.1%;五华县技改投资0.65亿元,同比下降92.6%;蕉岭县(含蕉华园)技改投资0.46亿元,同比下降93.5%

三、园区(集聚地)工业增长相对较快

1、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方面。17月,全市共引进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项目累计31个,计划投资总额93.38亿元,完成省下达30个目标任务的103.3%,在全省15个产业承接市中排名第1。其中,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企业项目的单位有梅州高新区(8个,计划投资额21.32亿元);五华县(6个,计划投资额47亿元);梅江区(4个,计划投资额4.66亿元);蕉华管理区(3个,计划投资额1.7亿元);平远县(3个,计划投资额6.26亿元);梅县区(2个,计划投资额3.44亿元);蕉岭县(2个,计划投资额1.4亿元);丰顺县(2个,计划投资额5亿元);兴宁市(1个,计划投资额2.6亿元)。

2、亿元以上产业共建项目落地共建园区建设方面。17月,共推动亿元以上产业共建项目落地建设累计18个,完成省下达20个目标任务的90%,在全省8对共建结对市中排名第三。其中,推动亿元以上产业共建项目在园区落地建设的有梅州高新区7个,五华县3个,兴宁市和丰顺县各2个,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和蕉岭县各1个。

3、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方面。17月,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新签约企业项目38个,计划投资额90.2亿元;新增落地项目44个,新建成投产项目31个(数据为园区报送)。

4、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方面。17月,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42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44.93亿元,同比增长7.0%。全口径税收14.39亿元,同比增长11.14%。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目标的产业园区(集聚地)有1个,为蕉岭县集聚地。全口径税收增速达到25%目标的产业园区(集聚地)有3个,分别为:蕉华园、蕉岭县集聚地和梅县区集聚地(规上增加值为统计数据,其他为园区报送)。

四、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断回落。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5月达到最高的11.2%,此后逐月回落,1—7月收窄到6.8%。重点是受到梅州卷烟厂和县域工业拉动作用不断回落影响。其中梅州卷烟厂17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2.71亿元,同比增长9.6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比16月减少1.4个百分点,比15月减少3.1个百分点;县域工业经济17月实现工业增加值72.31亿元,同比增长5.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比16月减少1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难以实现稳定增长。一是缺乏大项目的强力拉动。从工作台账看,2018年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有50个,计划完成投资共88.8亿元。同时,项目推进慢,123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中,有69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以下,其中25个项目本年无投资。二是园区(集聚地)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产业园区(集聚地)固定资产工业类投资对我市工业投资贡献率约为80%根据快报数,17月列入园区(集聚地)固定资产工业类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23亿元,降幅达38.8%1—12月预计完成投资96.6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97.87亿元,降幅达50.3%三是技改的持续动能大幅减弱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项目共有446个(含技改投资项目216个),其中至2017年底已完成投资的工业投资项目有242个(含技改投资项目136个),这些项目2017年共完成工业投资113.21亿元,其中技改投资45.49亿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或进入收尾阶段,特别是完成投资的项目2018年不再有新的投资,在今年新上项目、新入库项目偏少的情况下,造成今年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基数大,投资的持续动能大幅减弱,投资下滑严重,且趋势在一定时期内较难遏制。四是各县(市、区)投资完成率普遍较低,投资进度缓慢。工业投资完成率最高的是大埔县(45.0%),完成率低于10%的有蕉岭县(7.8%);技改投资完成率最高的是大埔县(55.8%),完成率低于10%的有蕉岭县(4.3%)和五华县(4.1%)。

(三)园区提质增效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园区固定资产投资乏力。1—7月,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占全年预期目标的27.9%,离时序要求差距较大。二是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1—7月,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0%,比1—6月下降1.6个百分点,与全年预期目标相差约13个百分点。三是招商引资压力大。1—7月,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新签约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90.2亿元,但也存在着个别园区签约项目少,投资额不大的情况。同时,仍有个别园区无引进承接珠三角地区梯度转移企业和亿元以上产业共建项目落地。

五、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立足生态功能区的新定位,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进一步强化“重实体、兴实业”理念,培育绿色低碳新型工业,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服务能力,挖掘工业经济发展潜力。一是严格落实《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梅州市工业经济专项督导工作方案的通知》(梅市府办明电〔2018〕33号)要求,积极会同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中小企业局,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专项督导工作,每季度对各县(市、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督导。二是落实《梅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18年重点工作督导和跟踪服务工作方案》,每月由局领导率队到各县(市、区)进行督导,尤其是对重点项目、未动工项目的跟踪服务。对任务完成相对滞后的县(市、区),查明原因,强化措施,精准施策和服务,力争按时间进度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落实暖企行动。认真按照《关于印发2018年梅州市领导和市直机关干部挂点服务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梅市明电〔2018〕138号)要求,强化服务企业能力,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融资、用工、用地等困难和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加强项目管理服务,促进项目高效对接。一是强化省、市、县三级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台帐管理,加强跟踪督查、服务指导,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加强与统计、发改、园区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强工作台账与统计数据、园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对分析,对未达到统计条件的项目尽快完善相关手续,纳入统计项目库,做到科学统计、应统尽统。二是持续做好扶持政策宣贯到位,充分利用经信部门“规上企业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做好重大产业扶持政策的宣贯和专项资金的申报等工作,全力为项目提供服务,实现高效对接。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主动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烟草、电力等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指标,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同时,鉴于五华县龙狮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总投资97.6亿元)已纳入我市工业投资项目统计,继续争取将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59.19亿元)中的水利发电投资,纳入工业投资统计。

(三)落实扶持政策兑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一是落实省“实体经济十条”、市“实体经济十二条”,按省要求将普惠性事后奖补政策享受范围扩大至主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进一步加大宣贯力度,帮助企业熟悉政策、用足政策,推动企业降低成本,促进工业投资有效增长。二是全面实施《梅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尽快兑现落实每年市财政5000万元的扶持专项资金,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扩产增效、设备更新、银行信贷和保规上等工作,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扶持政策,促进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切实抓好“育上规”和“保规上”工作。按照市主要领导对新上规工作的批示要求,配合市中小企业局积极抓好“育上规”工作,做到抓大不放小。同时,对2017年产值2000万元至3000万元的108家规上企业,建立台账,每月重点跟踪服务,加大监测分析力度,切实“保规上”。四是鼓励各县(市、区)在全面落实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

(四)落实生产要素保障,促进项目协调推进。一是着力保障企业土地需求。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制定用地计划,合理使用土地。全面摸清现有工业用地使用情况,盘活用好闲置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投资强度。二是着力保障企业资金需求。认真研究省产业发展基金相关政策,积极筛选项目、报送项目,争取一批优质项目入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用好用活省专项资金,今年已争取省支持技术改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共建与产业园发展等专项资金,下一步将通过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形式,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把有效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力推动我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深化政银企合作对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投资优质工业项目。三是着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认真贯彻落实人才新政“20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五)落实平台设施配套,促进园区提质增效。一是统筹推进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将集聚地作为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推动园区绿色化改造、企业循环化生产、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园、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广铁物流园等配套平台建设,争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力争梅州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二是支持各县(市、区)突出产业特色做强主导产业,补齐延伸产业链条。以穗梅产业共建为主抓手,推动6个特色产业共建“园中园”建设,推进“总部+基地”的产业共建模式,打造跨区域产业链,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三是注重招商选资,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坚持生态优先和低污染、低排放原则,做到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深入实施“乡贤回归投资兴业工程”,主动承接技术含量高的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项目,大力引进一批环境友好型、物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项目,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坚决不引进高污染和高耗能项目,确保完成省下达的亿元以上产业共建项目20个、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项目30个。四是开展园区绩效目标评价。按照《2017年度梅州市产业园(集聚地)建设管理绩效目标评价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市级产业园(集聚地)建设管理绩效目标评价工作,着重通过评价找问题、促整改、抓落实,推动园区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附件:

简报:附表1-7.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