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交通运输局 工作动态 跨越山海 融“区”融“核”
跨越山海 融“区”融“核”
梅州构建“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络,打造粤闽赣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1-04-28 09:21:19   浏览:-
字号:

大潮高速公路开通后,打通了粤东北及闽西地区通往潮汕平原和潮州港的南北向高速通道。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交通变革,向来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过去5年,是梅州“铁公机”集中发力的五年。梅汕客专顺利通车,梅龙高铁动工建设;5条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08公里;机场航线调整优化,年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

  过去5年,也是梅州经济破浪前行的五年。围绕建立以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5311”生态产业体系,梅州以更好的生态供给融入和服务“双区”,加强与“核”“带”的融合对接,促进与闽赣的经济互动,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借力交通发展之势,梅州从原来的交通“末梢”走向“枢纽”,向粤闽赣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大步迈进,城市区位实现了漂亮的“转身”。

  融“区”融“核”,互联互通。展望“十四五”,梅州计划推进八大类、总投资超千亿的综合交通项目,基本实现“五龙入梅江、县县通高铁(动车)”和“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络,拉近梅州与世界的距离。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黄思华

  通讯员 梅交宣


  关键词1

  “外”畅▶▷

  立体交通 拓宽城市发展新空间

  梅州对外交通迎来春天还要追溯到1998年。

  在1998年之前,梅州由于地处山区,重重大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展,“出门难”成为山区城市发展难以跨越的一道大坎。改革开放后,各地都在招商引资,而梅州交通不便,项目引不进、留不下,山区人民渴望发展,又是期盼又是焦急。

  要致富,先修路。1998年,钻机轰然鸣响,打破了昔日梅州土地上的宁静。这一年,总投资约33.13亿元、全长72公里的高速公路项目——梅汕高速公路开建;2003年底,梅汕高速建成通车,打通了梅州往潮汕平原的第一条出海通道,告别了梅州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自此之后,一条条高速开建,翻越一座座大山,逐渐形成了梅州对外交通路网的基本轮廓。畅通、安全、舒心、美丽的道路,成为展现新时代魅力梅州的便捷窗口。

  而今梅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08公里,密度为4.46公里/百平方公里,市区高速公路成环成网,全面打通与河源、赣州、龙岩、漳州、潮州、揭阳、汕尾等市出省出海快速通道。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梅州蹄疾步稳迎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步伐更加清晰,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梅州综保区、国际无水港、跨境电商综试区、一类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不断夯实,开放空间也将进一步优化。

  梅州中部,西邻广梅汕铁路,东邻国道G206,距汕昆高速、梅龙高速5分钟车程,到梅汕高铁畲江北站10分钟车程,到梅州机场和潮汕机场40分钟车程,梅州首个国家级平台——梅州综保区选址于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的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中心区域。

  “目前,梅州综合保税区以及周边的地区已经实现了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和铁路物流网以及港口的无缝对接。未来,通过同步建设的梅州国际无水港,梅州综合保税区能实现向东连接厦门港以及海西经济区,向西连接广州港、盐田港,向南连接汕头港、潮州港,向北通过京九铁路连接欧洲及中亚城市。”梅县园区管委会主任、梅州综保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曾辉说。

  梅州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推动了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将极大促进梅州等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这既是广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具体行动,也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优化生产力布局,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务实举措。

  眼下,梅州综合保税区正朝着“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的目标,争分夺秒倒排工期,火力全开推进建设,围绕6月底申请正式验收的目标全力冲刺。随着综保区建成运营,优越的地理位置将帮助其迸发无限商机。

  梅州东部,随着大潮高速2020年底建成通车,一条连通海峡两岸经济带和粤东北地区的致富之路呼之欲出。

  据介绍,大潮高速公路开通后,大埔县到潮州可节省一个半小时,到厦门约节省一个小时。届时将构建粤东北及闽西地区通往潮汕平原和潮州港的南北向高速通道,以及梅州通往海峡两岸经济区和厦漳泉地区的东西向出省通道,对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交通带动大物流、大物流激活大产业。

  “大埔拥有丰富的产业技能人才,但相对缺乏工业设计、互联网运营等人才,大潮高速的开通,不仅能促进部分人才的回流,还将极大促进两地人才的交流合作。”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黄志超说。

  长久以来,大埔和潮州一直有产业交流,但是近二十多年以来,由于交通等条件约束,使得大埔陶瓷人才呈单方向流往潮州的态势。

  内联外畅,四方坦途。如今,不仅更多采购商、人才进来了,大潮高速还将拉动更多产业资源涌入梅州,加强产业链对接、人才资源共享等,多方位促进梅州当地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2

  “内”联▶▷

  串珠成环 激活中心城镇新活力

  边坡壁画和花圃,茅窝山隧道口梅花墙壁浮雕,道路两旁绿化带种植的美人梅、三角梅树,以及其古顶隧道怒放的红梅壁画……驱车行驶在梅州东线上,以“叶帅故里、梅香四溢”为主题的绿色景观不断为驾驶者带来视觉冲击。

  去年11月18日,梅龙高速公路梅州东联络线(即东环高速)正式通车,梅州环城高速顺利成环。

  作为梅州市首条环城高速公路的最后一段,东环高速全长约15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四车道。项目起于梅县区丙村镇,经丙村枢纽互通与梅龙高速相接,终于城东镇竹洋村,通过竹洋枢纽互通与长深高速相接。

  东环高速建成后,丙村镇丙村互通往(返)城东镇竹洋互通的高速公路里程,由原来需绕行50多公里,减少至15公里,驾车通行时间节约20多分钟。

  “如此一来,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周边城镇与梅州核心区的快速通达能力,加速一小时经济圈的形成,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城市核心区和区域内经济体共同联动,快速形成经济发展的合力。”梅州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它还与梅龙高速、长深高速、济广高速等共同构筑粤东北地区快速通道,对完善粤东北高速公路网,畅通区域经济大循环,促进梅州苏区振兴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以东环高速为画笔,一幅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

  在梅县区丙村镇,一条客乡老街、一座世界级舞台悄然而起。这个总投资50亿、占地2000多亩的重点项目,仅用400多天,便将“梅江花月夜”展现在世人面前,跑出了“梅州速度”,为梅州文旅市场、经济复苏带来新鲜血液。

  在梅县区城东镇,全省首个“广东厨师之乡”——玉水村立足客家美食,抢抓乡村振兴机遇,以美食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独具客家特色的旅游新名片。从远近有名的煤炭村到闻名中外的名厨村,玉水村走出了一条通过“粤菜师傅”技能脱贫、奔康致富的可复制道路,未来,该村还将源源不断地往外输送人才。

  “南北贯通、东西联通、内外融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从梦想变为理想,从理想逐渐变为现实。

  “可以说高速公路的建设目前已成为招商引资的名片,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梅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平远到兴宁有平兴高速、兴宁到五华有兴华高速,五华到丰顺将有大丰华高速五华至丰顺段。平(远)蕉(岭)大(埔)高速和大丰华高速丰顺至大埔段也列入了《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梅州高速公路“大外环”闭合指日可待,8个县(市、区)终将实现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大丰华高速全线建成后,梅州高速公路网的横向连接线也将由虚转实。“它与大潮及梅漳支线高速、汕梅高速、兴华高速、汕湛高速等一起构成了粤东北快捷的出省、出海通道交通网络,并成为连接梅州与珠三角、梅州与漳州地区又一快速通道。”上述负责人说。

  2020年,是梅州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一年。东环高速、华陆高速、大潮高速相继建成,在建项目数量、投资总量以及通车项目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全市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基本形成。

  内环已通,外环待合。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梅州将于2021年建成丰华高速,同时加快推进大丰、梅潮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关键词3

  “高”速▶▷

  山海协作 深度对接催生新互动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梅州地处粤闽赣交界处,东面紧靠福建,北接江西,是粤闽赣边地区的中心城市。在未来五年的规划里,梅州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造粤闽赣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实现“五龙入梅江、县县通高铁(动车)”和“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打通出省出海通道。

  随着交通进一步打通,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地处粤闽赣交界处的梅州,非常有条件成为广东连接长江经济带、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立体交通枢纽。

  当然,作为广东绿色生态屏障,梅州也在努力提速、加密往大湾区的高铁、高速公路通道,缩短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要快速融湾,高铁是一把“利剑”。2019年10月11日上午,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由梅州西站始发开往广州的第一班列车缓缓驶出站台,标志着梅州迈进了“高铁时代”。

  高铁通车3年,梅州也随之按下了经济“加速键”,“5311”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文旅融合蓬勃发展,民生保障不断完善。

  一组数据显示了梅州发展的进度条。

  让交通红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红利,其中关键就有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2020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梅州居粤东西北首位,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位列全国292个城市第43位,居进步最快城市榜首。同年,梅州共引进招商项目135个,计划投资646.97亿元。

  文旅发展方面,2021年春节7天假期,梅州旅游“吸金”6.07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97.15万人次。“今年我和妻子没有回老家过年,而是把父母接到了梅州,团聚、旅游两不误,”在梅州工作5年的崔俊彦,给父母买了汕头到梅州的高铁票,“舒服、方便,关键还很快。”

  蓄势而发,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围绕建成粤闽赣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一目标,今年梅州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新一年工作作出部署:加快梅(州)龙(川)高铁建设,争取瑞梅铁路、龙(岩)梅(州)高铁年内动工,大潮疏港铁路、蕉岭货运铁路前期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快规划建设梅漳厦高铁、汕(尾)梅(州)高铁。确保8月底前丰华高速通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大丰、梅潮高速,推进梅汕高速改扩建,完成平武、平蕉大、梅(县)永(定)等高速前期工作。

  4月21日9时,在河源市龙川县梅龙铁路施工现场,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梅龙铁路全线最长隧道——下黄田隧道斜井顺利完工,施工掘进到达主洞,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该隧道2022年10月实现贯通打下良好基础。

  梅龙铁路位于梅州和河源两市境内,全长95.6公里,建设工期4年,是广东省首个自行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也是梅州、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的重大项目。

  “梅龙铁路项目刷新了近年全省铁路建设征地拆迁最快速度!”记者从梅州市铁办了解到,目前红线内的全部土地征收和一般房屋拆迁已顺利完成,基本实现无障碍施工。截至3月底,梅州段160个工点,已开工133个,开工率83%。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已分别完成总量的54%、11%、12%,完成年度投资4.83亿元。

  随着梅龙高铁全线开工,贯通赣南闽西的瑞梅铁路、梅州至武平高铁项目加快推进,出海新通道华陆、大潮高速建成通车,融入大湾区建设的“梅州进行曲”已经奏响。


  “十三五”梅州交通建设成绩单

  全市在建高速公路6条,共完成投资240.9亿元。

  2016至2020年,共有5条高速建成通车。其中, 2017年建成兴华高速,2019年建成梅平高速,2020年建成梅州东环、华陆和大潮高速。

  全市新增高速通车里程226公里,新增2条出海通道,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08公里,密度为4.46公里/百平方公里,市区高速公路成环成网。

  全面打通与梅州毗邻的河源、赣州、龙岩、漳州、潮州、揭阳、汕尾等7个市出省出海快速通道,缩短梅州与珠三角、长三角、潮汕平原和厦漳泉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快梅州苏区融入大湾区建设“交通圈”的步伐,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再立新功。


本稿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