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科学技术局 工作动态 科技助农成效显 客都山区柚果香——梅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侧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科学技术局 > 工作动态
科技助农成效显 客都山区柚果香——梅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侧记
来源:本网   时间:2020-09-17 16:27:24   浏览:-
字号:

  今年七八月份的梅州,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正值农村加强夏季高温田间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2020年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的开展,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山区大地送来了一支科技助农生力军。来自广东省科学院、嘉应学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等十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梅州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及时将急需的科技服务送到基层,着力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践行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旗帜插到县乡村的响亮诺言。

 

积极响应号召  山区迎来助农生力军

    

  仲夏七月,柚果飘香。2020年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启动会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梅州市在市科技局三楼会议室设分会场组织观看,市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20多个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嘉应学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等农村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还在本单位组织了集中收看,由此可见梅州市对这次启动会的高度重视。

  “县里的同志留一下。”省主会场会议一结束,市科技局领导便招呼各县(市、区)科工商务局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召开协调会议对组织落实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我们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和省科技厅的号召,将大力支持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与加强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市县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作用,把这次‘暑期大下乡’活动宣传好、组织好、落实好!”协调会议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

  近年来,梅州市加大力度推进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认定212名“爱农村、懂农业、为农民”的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基本实现与233个省定贫困村对接全覆盖。而根据省科技厅关于下达今年第一批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任务的工作部署,共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等12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127名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组成44支科技服务团队,对接梅州126个贫困村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暑期大下乡”活动不仅为各地送来了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这支生力军,而且为地市不断加强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8月18日,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村民广场”上锣鼓喧天,一场村级“科技文化周”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这次活动由广东省科学院、梅州市科技局、上黄砂村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共青团梅州市委、梅州市科协、大埔县政府、大埔县科工商务局、西河镇政府等单位协办,省科学院下属9个单位30多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参与。在启动仪式中,市科技局和县政府领导为科技特派员团队颁发了“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牌匾,并与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干部共同为上黄砂村捐赠了科技书籍。

  八月份正是黄金百香果成熟的季节。在省科学院帮扶上黄砂村创建的“数字果园”,市县领导在郁郁葱葱的果树架下现场问策,向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了解科技帮扶情况,关心询问他们在推进帮扶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当听到科技特派员反映还要在村里加快实施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时,市科技局领导当即表示可在组织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予以优先支持,并勉励科技特派员继续立足梅州山区实际,围绕发展壮大农村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强化技术指导和成果转化,为山区振兴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聚焦脱贫攻坚  专家田间地头开良方

 

  辗转赶到平远县东石镇汶水村,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姚婉清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来自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去年与三位同事组成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获批省科技厅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发现问题凝练科技助农项目。就在前段时间,平远县遭遇强降雨,多地出现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汶水村也在受影响范围内。姚婉清看到天气预报后心急如焚,马上通过微信和电话叮嘱当地农户,一定要做好防洪措施。如今看到村里花生、柚子等农作物长势良好,压在心上的大石头总算放下。

  “土壤板结,花生叶子出现黄叶现象,要及时中耕松土,并用0.1%—0.2%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喷雾防治,可每5—7天喷施1次,连续喷2—4次。”汶水村的农户还保留着姚婉清平日里发的微信。承担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以来,姚婉清和同事便经常深入汶水村田间地头调研,在农村一线凝练科技助农技术需求,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花生新品种实验示范工作,努力让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我们不仅在汶水村建立了花生试验田、沙田柚试验区,还对村里已经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的11位在校生和38户贫困户实施动态管理,防止这些家庭因学返贫。”姚婉清说,除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以科学方式方法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康,她还想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做到“扶志”“扶智”,为梅州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农村科技特派员的一份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梅州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也在行动。兴宁市水口镇大坑村贫困户张元英,过去家中因病致贫,也没有稳定的收入,直到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出现,生活才有了很大转变。“他们手把手教我种植灵芝,三天两头就打电话给我,告诉我该怎么做,周末就来村里。”聊起农村科技特派员,张元英很是敬佩感动。他在去年底种下1万棒灵芝,除去成本开支、收入毛利,全部收完估摸能赚20万元左右,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立足市属农林科研院所职能,充分发挥熟悉本地情况优势,组织微生物、林业、果树、茶叶、水产、蔬菜等10个研究所分别成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先后分35批共172人次对接28个贫困村,深入51家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助农服务。通过“农业科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鼓励引导贫困农户学习科技知识,指导提高贫困农户致富技能,带动培养了一批栽培养殖能手,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以科技帮扶贫困农户真增收真脱贫。

 

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科普教育进农村

    

  “专家就是专家,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一讲就讲到点子上,比咱们土方法管用多了!”听了农村科技特派员的详细讲解,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科技特派员的身影活跃在各个乡村的田间、菜地、果园和苗圃中,不仅耐心指导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并且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对接帮扶重要抓手,将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共同带进乡镇、走入农村、贴近村民,让山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接受科学教育。

  他们沉下身子把讲台搬到基层,面向广大村民广泛开展蔬菜、金柚、百香果、食用菌、蜂蜜等方面科学种养培训,从如何防治病虫害到如何优质高效种植,选种、施肥、灌溉、采收学问一个都不少,采取各种有效形式传播科学知识,把“土方法”升级为“金招数”,让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变得听得懂传得开,促进广大村民不光腰包鼓了起来、脑袋也富了起来。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成就美好梦想。在农村科技特派员的眼中,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他们愿意为乡村振兴做点事。“扶贫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广东省科学院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发挥专业所长,紧扣当地实际情况,不仅俯身下田进林助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还着力突出科技帮扶特点推动科普扶智。”上黄砂村扶贫第一书记吴旗韬说,他们希望把科技成果应用到脱贫攻坚上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村民尤其是儿童的科学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儿童科学文化素养,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

  3D打印展示、无人机模拟飞行、智能机器人互动、动植物标本讲解、趣味科学知识问答……来自广东省科学院的30多位博士为上黄砂村小朋友带来了精彩而丰富的科技大餐,生动地向参加活动的农村儿童展示了科学知识的魅力。在科普知识讲座现场,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参与,不时传来他们的赞叹声,活动气氛欢乐又融洽。有的小朋友说:“科学实在太有趣了,希望哥哥姐姐能够常来我们村。”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也要发明创造高科技的东西。”

  在大埔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科技特派员还组织上黄砂村儿童走出乡村,走进大埔县消防大队、气象局、博物馆和小吃博物馆等地方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观摩科学灭火技巧、学习卫星云图知识、体验各种先进设备、了解美食文化渊源,近距离地接触现代科技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这些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儿童接近科学、走进科学的热情,培养农村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在他们心灵里打开了一扇科学之窗,从小树立起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赋能产业发展  拓宽院地合作新渠道

 

  科技沉下去,产业旺起来。作为农业大市,梅州拥有金柚、蜜柚、南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开展对接帮扶为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施展才干服务山区提供了舞台,也为梅州深化院地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拓宽了渠道。广东省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嘉应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暑期大下乡”中组成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梅州农村一线,发挥科研力量优势,促进农产品质量升级,助力地方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省科学院在上黄砂村设立了该院首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及广东省首个村级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强化科技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村生态中的创新引领作用,至2020年底将组织2次院士专家团,组织20名以上农村科技特派员,为当地开展20次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引进2个农作物新品种,推广2个种植养殖新技术,培养5名种植养殖技术能人。同时,依托与梅州市政府共建的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结合梅州生态功能区定位和自然资源禀赋,发挥科学院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引入创新团队落地实施了珍稀食用菌智能栽培、富硒生物产品开发、蜜柚精深加工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现代南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詹若挺带着团队赴广东南领药业有限公司位于平远县差干镇、石正镇等的南药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和现场试验。目前,创新团队正结合企业产品的技术需求,开展凉粉草(仙草)等种质资源、规范化种植、质量标准、智慧农业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研究开发工作。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组成了“梅州现代农业服务团队”于7月下旬来梅。他们围绕解决梅州柚产业企业多而不强的问题,深入兴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梅县区金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柚产业企业调研,发挥专家智慧与专业素养,针对柚子的种植、包装、加工、销售环节资源合理利用及企业管理方法等进行指导。

  嘉应学院组织13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于暑期奔赴各自的“阵地”。在梅县区大坪镇雷甘村,该院省柚类南药套种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团队来到推广示范区内,向农户详细了解柚类南药套种中种植、成活率、采摘、成本、效益等方面情况,对土壤和肥料检测、果树修剪、农药喷洒及病虫害物理防治等问题给予解答和技术指导。在丰顺县潭江镇粉輋村,生命科学学院许政良教授团队来到柚类试验新品种“某某柚”示范果园,围绕完善“某某柚”高品质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与农户一起现场勘查分析和进行技术指导,预计“某某柚”丰产后年产量可达10余万斤,年产值可达5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柚产业效果明显。

  科技助农成效显,客都山区柚果香。通过组织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们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将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发展的热情送到山区人民手中,有效促进了梅州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得到了《梅州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还上了《学习强国》。“这次全省‘暑期大下乡’活动不仅为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科技支撑,而且对今后加强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市科技局领导说,下来梅州将持续健全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扎实加强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组织管理,为全面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1.png 

 

(社会发展科技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