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锚定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目标,以“八大工程”为抓手,全域推进全民植绿护绿行动,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绿色发展格局,奋力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梅州样板。
在2025年过半之际,梅州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和县镇村绿化年度任务。乡村绿化种植苗木170万株,林分优化提升32.37万亩,普通国省道绿美公路建设45公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美”成绩单!
在梅县区梅西镇林分优化造林现场,新栽下的小树苗扎根土壤,生机勃勃。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造林点面积4153亩,改造后大大增加了阔叶树种的占比,森林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梅县区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 吴雪东:适当疏伐,对象为病枯死树和小老头松;选用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套种补植,优化树种结构。】
据悉,我市扎实做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2.37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1.37万亩、新造林抚育19.91万亩,林分优化提升年度任务按期完成。
此外,我市16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在大埔县三河坝绿美公园示范点,红色、绿色、古色有机融合,成为集生态保护、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绿色示范性郊野公园。
【大埔县林长制服务中心副主任 简晓琪:截至目前,投入近3000多万元,建设森林步道1800米、江畔碧道1000米,打造了景观节点5处,修建基础设施6处,以及人大代表共建林、义务植树基地等示范工程共植绿33万株苗木花卉。】
护绿是植绿之后持续兴绿的关键。在兴宁市,合水镇以增绿、用绿、活绿为目标,扎实推进管护工作,为乡村的绿意长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兴宁市合水镇人大副主席 张志伟:坚持“栽管并重、网格引领”的绿化管护机制,将全镇划分为21个绿化管护区域,由村“两委”干部分片负责苗木管护工作。】
【兴宁市合水镇罗陂村党支部书记 罗健洪:针对乔木类,每月对种植区域进行浇水、除草和施肥;针对灌木类,每月进行除草、修剪。】
县镇村绿化工作是乡村绿色蝶变的“破题点”。今年以来,我市县镇村绿化工作累计种植苗木170.8万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丰顺县北斗镇北斗村,曾经杂物堆积的卫生死角变身成绿色小公园,各类花卉树木错落有致,为村民打造了家门口的景观空间。
【丰顺县北斗镇北斗村村民 陈女士:很多人晚上会过来聊聊天,或者带小朋友过来玩,而且偶尔过来跳跳广场舞也是很可以的。】
沿着国道206来到庆瑶村段,铁冬青、四季山茶、杜鹃等灌木通过高低搭配、疏密有致的立体布局,为往来司机与行人打造了养眼又舒适的“绿色驿站”。
【过路司机 吴大哥:看到现在种那么多花草树木这些,从这里过心情都比较好。】
【丰顺县北斗镇庆瑶村党支部书记 黄永良:我们还会加强养护跟管理,让这份美丽一直延续下去。】
从32.37万亩林分优化的森林提质增效,到16个绿美示范点的精心打造;从义务植树到护绿爱绿的点翠成荫;从城镇口袋公园的蝶变焕新,到国省道、高速口的绿美提升……2025年上半年,梅州统筹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这张亮眼的期中答卷,描绘的不仅是绿荫铺展、花木扶疏的生态美景,更为打造绿美广东“梅州样板”积蓄强大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