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林业局 新闻动态 青山常在生机永续:解码梅南林场可持续经营的“绿色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林业局 > 新闻动态
青山常在生机永续:解码梅南林场可持续经营的“绿色密码”
来源:本网   时间:2025-08-18 17:19:52   浏览:-
字号:

  你看过这样的林场吗?林海苍翠,是坚实的生态屏障;林下生“金”,是村民增收的希望;步道蜿蜒,是市民休闲的乐园;科技赋能,是智慧管护的典范。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浪潮中,梅州市国有梅南林场,正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笔,饱蘸生态与发展的浓墨,绘就一幅绿美梅州、富民兴村的锦绣画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梅南,解码其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

  生态筑基  

科学营林让青山常绿资源永续

  扎根粤东北的梅南林场(创办于1958年),是梅州不可或缺的“绿肺”。总面积2.99万亩,林地占比超98%,森林覆盖率高达94.53%!其中,2.81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和1.27万亩九龙嶂保护区,构筑起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屏障。

  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首批示范点,梅南林场深知“可持续”是森林的命脉因此精准锚定“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目标,实施“三年三大步”战略:

  “强体质”行动:科学抚育7336亩森林,间伐、割灌、修枝,让林木更健壮、林相更优美。

  “调结构”优化:累计改造低效林分650亩,对受松材线虫病威胁的松林等“对症下药”,引入更适生、更健康的树种。

  图片

  分优化改造现场

  “造精品”培育:正全力推进1350亩低效林改造和1594亩大径材培育,打造高质量、高价值的森林“大版块”。

  “添绿意”美化:改造场部周边19亩撂荒柚园,种上白玉兰、黄玉兰、红花油茶等,四季芬芳,场部焕新颜!

  图片

  焕然一新的场部场貌

  “聚合力”共建:携手各方,十余次义务植树,打造“财金林”“金融林”等主题林,种下水杉、金花茶、金丝楠等珍贵树种约3000株,让爱绿护绿深入人心。

  这些,不是简单的种树,而是遵循自然规律、着眼长远效益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确保这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森林,能为子孙后代持续带来生态福祉。

  红绿相融

  公园赋能让生态可享乡村可兴

  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梅南林场给出了“红绿相融”的精彩答案!依托九龙嶂丰富的红色资源(革命根据地、东江红军指挥部旧址等),梅南林场正全力打造九龙嶂山地公园——这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示范项目,更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设施惠民:登山径、观景台、休憩亭、生态停车场、安全设施……一座集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红色研学于一体的山地公园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图片

  建设中的九龙嶂山地公园布局图

  红绿串联:巧妙将山地公园与周边红色景点“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教育铸魂 + 绿美生态润心”的闭环体验。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后花园”,更是感悟历史、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园”。

  产业带动: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人流带来商机,直接助力“百千万工程”!周边乡村的旅游、餐饮、民宿、农家乐等产业被激活,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生态饭”“旅游饭”,共享绿美建设成果。

  图片

  群众在场部周边游玩,享受绿美成果

  来,这里还将规划建设“南药科普展示区”和“科普宣教中心”:

  南药生“金”:种植特色南药,既科普知识,更发展林下经济。未来,依托南药资源的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将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叶子”变“票子”。

  图片

  南药种植基地图

  科普润心:利用丰富自然资源和知青文化,打造森林科普、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的综合平台,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了解森林、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理念。

  改革探路

  创新协作让林地生金林农增收

  森林可持续经营,离不开机制创新。2023年底,梅南林场被国家林草局赋予重任——成为“南方集体林区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过半年调研筹备,2024年6月《梅州市国有梅南林场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积极探索“国有林场+集体林地”协作新模式,在保护优先前提下,让闲置林地焕发新生机,让林农共享改革红利为林场改革指明方向。

  “柚园”变“油茶园”:将10亩荒弃柚园改造成油茶试点,种植红花油茶426株,发展绿色木本油料产业。

  图片

  油茶园种植基地图

  “林场+技术+农户”: 成功带动水美村发展茯苓种植,手把手教技术,助力村民从零起步建起“小产业”,铺就致富路。

  图片

  热火朝天的茯苓种植现场

  “林下淘金”:引导村民在适宜林下种植黄花倒水莲等南药2000余株,探索立体经营,一地多收。

  “变废为宝”:创新开展松材线虫疫木资源化利用,结合茯苓种植试验,既解决了生态治理难题,又为林场和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算好了“生态账”和“经济账”两本账!

  这些试点,是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生动实践,核心在于“可持续”和“共富”,让生态保护与林农增收同频共振,为绿美梅州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科技护航

  智慧监测让管护精准未来可期

  守护绿水青山,科技是硬支撑!梅南林场积极拥抱智慧林业

  共建“智慧天眼”:依托中山大学技术,共建国家储备林基地观测系统,精准监测森林碳水循环,为科学评估碳汇、优化经营措施提供关键数据。

  编织“数字林网”:地质监测站、水质监测站、生态监测塔、气象塔等构成精准监测网络,显著提升灾害预警能力。

  图片

  红外相机监测塔等智慧设施

  构建“空天地人”体系:无人机巡航、红外相机监测、智能预警系统协同发力,实现对森林资源全域、全天候的“智慧看护”,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无人机机场等设施正加速建设,未来巡护将更智能、更高效!

  科技赋能,让森林可持续经营插上智慧的翅膀,管理更精细、决策更科学、屏障更牢固。

  续写新篇

  绿美为底振兴可期

  站在新起点,梅南林场将在梅州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深化经营改革:持续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探索更多可持续经营模式。

  做强绿美品牌:拓展九龙嶂山地公园功能,加快建设科普宣教中心,优化林下经济,重点发展自然教育产业,打造绿美梅州亮丽名片。

  释放生态价值:依托科技,不断提升林业产业附加值,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质量”。

  我们坚信,通过持续深化森林可持续经营,梅南林场必将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示范样板”,让层峦叠翠永驻;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绿色支点”,让生态富民可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北缘坚实的“生态屏障”,让绿水青山常在!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梅南林场,正以实干为笔,饱蘸绿意,在绿美广东、绿美梅州的壮阔画卷上,奋力书写着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相得益彰的可持续新篇章!欢迎您来打卡,感受这份独特的绿色温暖与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