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民政局 工作动态 民有所需,政必送达
民有所需,政必送达
梅江区积极构建民政服务新样本
来源:本网   时间:2025-07-03 17:35:12   浏览:-
字号:

2023年8月22日上午,梅江区在青梅互联网创业产业园举办“五社联动树新风,七夕弘扬好传统——爱在七夕,情定梅江”首届集体婚礼活动。.jpg

  近年来,梅江区民政局深入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做到民有所需,政必送达。

  这5年来,聚焦困有所扶,社会救助体系编织得更加牢固。完善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逐年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列入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率先在全市实行城乡低保特困标准一体化,各项保障资金标准均保持全市领先水平,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利用大数据加社工铁脚板,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

  聚焦老有所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建成梅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楼并投入使用,梅江区长者康养中心和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中心等一批重点养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养老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梅江区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格建设被省民政厅确定为试点项目,积极推进新建小区建设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长者饭堂扩面提质增效,在利园社区打造“一站式”整合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实现公益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开展54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独居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加便利;率先在全市全覆盖落实养老机构“互联网+明厨亮灶”,让机构养老更有安全保障;实施“银龄安康行动”,精准发放高龄津贴和百岁老人长寿保健金,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特殊时期,市福利院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致入微的关爱服务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的生命安全,市福利院负责同志评为岭南最美养老人最美养老院院长称号,为梅江民政工作树立了标杆。

  聚焦弱有所助,关爱保障体系锻造得更加温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区镇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成,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健全完善特殊困难人员救助管理体系,设立了区救助管理站,为流浪乞讨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长期滞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聚焦逝有所安,殡葬惠民举措落实得更加有力。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市殡仪馆开展减项降费优化服务提升行动,进一步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开展节地生态树葬公益活动和“一站式”上门治丧服务,全区村(居)均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文明倡导取得新成效。市殡仪馆先后被省民政厅评定为“广东省一级殡仪馆”,被人社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完善提升殡葬服务体系,分两期实施梅州市殡仪馆改扩建,目前,一期项目已完工待验收,二期项目正有序稳妥推进;为疏堵结合保障逝有所安,增加有效供给,在西阳镇创建省节地生态型镇级公益性公墓示范项目,同步推进西阳镇双黄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满足群众需求。

  聚焦民有所需,公共服务审批优化得更加便民。推进婚姻登记和孤儿、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等高频事务简办,公共服务更加便民利民;实施部分镇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现实公共服务问题;推动社会组织向质量型转变,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大局;通过举办集体婚礼主题活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和进社区宣传活动,倡导婚事新办简办,促进和谐家庭建设。

  聚焦善有所为,慈善事业打造得更有温情。多方链接慈善资源,规范接收救灾捐款,展现慈善力量和梅江大爱;建成首家慈善超市,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推动“五社联动”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大力发展福彩事业,阳光福彩给予贡献爱心之人希望,多年销售量保持全市第一,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体现梅江福彩担当。

  站在新起点,民政工作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梅江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新”的理念、运用“活”的思维、采取“实”的举措,把群众的关切作为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度量衡”,积极构建民政服务新样本,为梅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民政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