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 工作动态 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创新养殖模式,打造区域水产养殖全链条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工作动态
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创新养殖模式,打造区域水产养殖全链条
来源:南方+   时间:2025-01-09 08:44:25   浏览:-
字号:

    在山区,以湖塘养殖水产的模式屡见不鲜。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当地引入企业,打造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让山区水产养殖新模式获得广泛关注。这种新模式,打破了户外养鱼、靠天吃饭的弊端,让养鱼变得科技感十足、做到养殖全过程可控化,也让梅州渔业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据了解,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是梅江区的重点建设项目,由梅州市鸿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鸿熙公司”)独资兴建。项目位于长沙镇下罗村,计划总投资5亿元,占地260亩,是梅州首家大型工厂化养殖厂,着力打造集“数字水产、绿色养殖、产品加工、科研创新、品牌展示”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综合体。

    作为山区地市,梅州为何能吸引鸿熙公司的青睐?企业目前发展情况如何?又将如何辐射带动梅州水产产业发展?让我们一探究竟。

智慧养鱼 预计年产5000吨商品鳜鱼

    梅江区长沙镇,梅江河穿镇而过,从农户房前屋后大大小小的池塘不难看出,当地农户素有池塘养鱼的传统。走进下罗村一处山谷,数栋工厂拔地而起,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坡地。

    2023年8月,梅州市鸿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古志鸿与京东高层领导过来考察,当天便决定在这里投资兴业。“梅州水源很好,却没好好利用起来,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股东,就想利用好水资源,着重把水产产业发展起来。”古志鸿表示,下罗村基础设施完善,水电供应稳定,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能够满足产业园大规模养殖与智慧养鱼对优质水源的需求。与此同时,便捷的交通网络使企业在运输鱼苗、饲料及成鱼时,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与时间成本。

    “行内人常说,养鱼先养水,好的水源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梅州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优质水源。”来自佛山的陆树锦,长期从事工厂化养殖管理工作,由于看中该项目的前景,果断从大湾区来到山区,担任项目总负责人。

    企业看好梅州,梅州全力以赴,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各项便利: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融资渠道,各部门还协同争取上级农业政策扶持与对口项目资金支持,助力企业顺利建成智能化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等关键设施。

    2月动工、8月完工、9月投产……从山坡地到平地,从平地到工厂起,在政企双向奔赴之下,2024年9月29日上午,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首批投放鳜鱼苗6.4万条。

    走进产业园一期1号厂房,一个个硕大的养殖桶整齐排列,鳜鱼苗畅游于养殖桶内。“每个养殖桶投放了5000条鳜鱼苗,采用标准化养殖,溶氧、水温、ph值、氨氮含量等都有严格调控和监测,确保鱼儿健康成长。”养殖车间负责人李秋儿介绍,目前首批鳜鱼苗生长态势良好,平均体长已达16厘米,体重约250克,成活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预计年后可正式进入销售阶段。


    据了解,智慧渔业车间养殖密度和效率是传统养殖的10倍,是全封闭、控温型循环水养殖车间。它通过集成智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现了养殖系统在线监测、养殖设备智能控制和养殖生产实时监管。

    “一旦某项指标异常,系统自动预警并联动调节设备,确保水质稳定。同时我们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废水经多级处理,一部分回用于养殖,一部分达标排放。我们还规划了生态湿地,对尾水进行二次净化,实现生态修复,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古志鸿介绍。

    据悉,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拟分三期建设,计划建设厂房15栋、综合楼2栋、研发楼1栋、仓库1栋,供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目前第一期养殖车间建设已顺利完成,配套建设好养殖动保仓、饲料存储区、产品检测实验室等设施,现累计投放鳜鱼苗约15万条,年后将陆续投放鱼苗。古志鸿介绍,产业园计划建设鱼池732个,预计可年产5000吨商品鳜鱼,总产值可达4.3亿元。

辐射发展 拓展版图谋划新项目

    “目前我们的销售渠道很明确,我们负责养殖,鳜鱼成长到食用标准后,将全部由京东集团统一收购。我们重点是保障食品安全,比如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以中药为主导,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产品可溯源。”古志鸿介绍,产业园目前以养殖鳜鱼作为核心产业,今年还试养几千尾苏丹鱼,后期计划扩大养殖规模。


    “苏丹鱼作为热带鱼,只有广东、广西、海南可以养殖,而且很适合做预制菜,市场很广阔。”古志鸿表示,目前,公司的鱼苗主要由佛山孵化,随着产业园的稳步发展,公司将在梅州建设集种苗、养殖、饲料加工、预制菜工厂和冷链物流仓储、网络货运平台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展区域智慧水产示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我们采用工厂化智慧水产养殖技术及系统硬件,后期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公司为农户提供鱼苗、养殖基地提供技术、设备、回收成鱼等支持,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两百个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渔业养殖,实现共同发展。”古志鸿表示,希望以一条鱼带动一条产业链,助力梅州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除了长沙镇下罗村项目,目前,鸿熙公司还在长沙镇大密滩、丰顺县黄金镇积极开拓版图,推动建设梅州鳜鱼及中高档淡水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策划 张盛良

统筹 唐林珍

南方+记者 魏丽文 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