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工作动态 我市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二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市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二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源:本网   时间:2022-08-25 17:55:46   浏览:-
字号: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四个最严”要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较好地完成了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任务,未发生一般及以上食品安全事件。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5.5批次/千人,食品抽检和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明显减少,食品安全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一是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一是建立健全哨点监测。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实现了所有县(市、区)监测工作的全覆盖,街道/乡镇覆盖率从2019年的21.43%上升到2022年的81.25%。二是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市疾控中心新购置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目前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设备有38种63台,配置率高达95%。三是有序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制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手册, 成立样品采集、微生物和理化检测、质量控制等工作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全市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2019年至2021年均100%按时完成省下达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四是及时通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根据食品安全监测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通报市食安办、市农业农村局,近3年来累计通报18次。五是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根据省的相关工作要求,我市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近3年累计受理涉及保健食品、可可/巧克力制品、糖果、谷物及其制品、酒类、调味品、淀粉及其淀粉制品、饮料类、食用菌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焙烤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和其他等共15类,共接受企业标准备案申请核对资料824次、受理备案436次,其中新办制定233份、修订132份、修改单56份、延续备案15份。同时不定期对备案企业进行“一对一”线上标准工作指导、培训。

  二是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至目前,全市有14个处理、利用畜禽粪便制造有机肥的企业,年设计产能达20多万吨。我市还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推进该项工作,2021年,五华县成为广东省13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之一。一是抓好兽药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我市通过下发文件、宣传培训、现场监督、进度巡查及通报督办等多种方式,全力抓好兽药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市县农业农村局药政部门的精心组织,克服重重困难,逐户上门指导,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全市2家兽药厂和150家兽药店兽药二维码上传实施率达到100%。二是积极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从2019年至今,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7.0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06%;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2.9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43%;2021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3.1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44%;2022年6月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5.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67%。

  三是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一是高度重视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意见,要求各县要明确工作目标、分工和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检查期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82人次;检查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主体649家次;责令整改49家,已完成整改49家。二是积极建设特殊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示范点。2021年我市参与特殊食品示范建设指导的经营单位有32家,其中经营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有15家(10家母婴店、5家商场)。

  四是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市建设梅州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已于2020年底建设完成并成功运行,实现了全市1132家(其中高校食堂8家,职业院校食堂25家,中小学校食堂266家,幼儿园食堂833家)学校食堂100%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监管,达到全覆盖目标。目前,我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已在接入各类学校食堂的基础上,接入了向学校供餐的4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并延展到社会餐饮、集配单位、养老机构食堂、机关企事业食堂、食品生产企业、冻库经营单位等领域主体,已从建设平台向深入拓展应用平台迈进。

  五是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从开展专项整治以来,我市共检查食品经营企业9207家次,其中学校周边食品销售者1328家次;餐饮服务主体8447家次,学校周边餐饮经营主体1834家次;检查城乡接合部及农贸集市、小超市等食品经营主体883家次;建立完善农村食品统一配送渠道的食品经营企业10家,推进农村食品规范化建设经营店14家,其中完成6家,在建设中8家。全市共查处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76宗,其中案值50万元以上1宗,罚没196.76万元,查扣违法产品2.86吨,移送公安机关31宗,立案25宗,其中,查办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案件35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69宗。吊销许可证2家,“处罚到人(五年禁业)”2人。我市2宗案件列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重大典型案件发布。

  六是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我市餐饮服务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助力全市餐饮服务业的提质升级,全市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目前我市辖区共有持证餐饮服务单位18603家,其中入网经营的持证餐饮服务提供者6782家,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持证数和公示证数均为6771家,持证率和公示率均为99.84%;实施“明厨亮灶”的持证餐饮服务提供者16958家,持证餐饮服务提供者“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91.2%;推动社会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共接入126家,其中集体用餐配送单位4家、大型餐饮企业13家。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100%;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约42529人,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培训38499人。已备案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含分支机构、代理机构)2家。

  七是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064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主体11家次,检查经营主体6926家次,责令整改124家,立案14件(其中典型案例3件,超范围经营保健食品5件),罚没款24.4925万元; 印制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资料3万多份,举办科普宣传62场次,参与人数10372人,发放宣传材料17839份; 根据群众举报查处问题24个;查处的梅州市梅江区江南健乐达保健品店虚假宣传案件入选全省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

  八是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我市“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包括三个子项目:1、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2、“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项目;3、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有7家企业13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13个“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已于2021年1月完成建设任务,同年10月份全部项目通过竣工验收。项目总投资113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632.1万元,企业自筹资金6747.9万元。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后,梅州市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梅州市惠兴米业发展有限公司、梅州市绿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充分抓住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改造、引进了4条全自动、智能化大米生产线,日加工大米达900吨,还购置了6条全自动包装机及其他设备一批。通过设备的投入,使我市粮食加工企业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工艺更加先进和完善,提升了产能,稳定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应急能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收益。

  九是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梅州海关通过向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普及进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在业务办理窗口向咨询、办理业务的人员发放《进口食品安全你问我答》宣传手册;在出口货物属地查检、备案企业定期核查工作的过程中,同时对企业进行知识宣传,强化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的企业审核和管理,通过微信群等途径开展线上咨询,进行进口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维护国家食品安全。2019年5月以来梅州海关查验进口食品(奶粉基粉、乳铁蛋白)2批27250千克、货值308.22万元。

  十是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我市梅县区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多措并举加强国家“农安县”宣传力度,起到“双安双创”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强基础,先后建成了粮食、金柚、蔬菜、油茶、茶叶、名贵树种以及畜牧水产等一批现代农业基地,获评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州柚优势产区产业园、广东金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2020年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等称号。二是强检测,梅县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实验室连续5年通过了“双认证”,提升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创建以后全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日例行和专项监测总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金柚、茶叶、西瓜、李子、火龙果、葡萄、草莓等农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9.8 %以上,种植业产品中禁用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水产品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是强品牌,“三品一标一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区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49个,比创建前增86%,主导产品“梅县金柚”、“梅县绿茶”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地理标志农产品,同时“梅县金柚”还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全区农业生产种植面积达到89.6%;全区有“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25个,比创建前增150%。四是强监管,加强构建区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无缝监管,全面落实镇级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网格化监管,建立了以镇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镇级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网格员、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完善了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实验室的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建立了职责明确、考核体系完备的村级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全覆盖建立村级服务站点。五是强绿色,着力落实农药经营许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创建以来积极稳妥推进培训办理农药经营许可申请颁证工作,至今已颁证276家持证经营;全力推进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工作,全面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杜绝违禁和限用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残留和污染,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真正达到高产优质无害的目的。

  十一是实施食品小作坊生产提质行动。截至目前,在实现食品小作坊登记率、自查率、监督检查与抽检覆盖率100%基础上,抽检合格率98.7%,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集聚区)生产食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100%,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100%,已建成一个食品小作坊集聚区。至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食品小作坊清理整顿与风险排查,食品小作坊登记率100%,检查计划公布率100%。风险隐患和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十二是实施“一品一链”食品追溯行动。至目前,我市肉菜追溯体系城市管理平台已建成并与省级平台对接。2016年至2022年共有26家肉菜追溯体系建设节点企业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并与省、市城市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接。节点类型分别是:屠宰厂1家、批发市场1家、主体企业3家、菜市场2家、超市6家、电商企业4家、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9家。通过几年来推进肉菜追溯体系建设,肉类蔬菜等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得到增强,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促进了监管方式创新,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保障了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