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主汛期以来,梅江区及时调整防汛工作重心,由备战状态全面转入临战状态,狠抓防汛责任制、防洪预案、在建工程、物料贮备等防汛措施的落实,全力构筑保障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
针对近期我市出现连续降雨天气、土体含水量日趋饱和、局部灾害隐患大等状况,该区多措并举,精心编织防汛安全网络。一是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该区把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作为工作重点,及时调整落实三防指挥机构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整个指挥系统的高效运作,并逐级签订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书,做到全区25宗小型水库、13座小水电站、31宗重要山塘都有防汛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二是修订完善防洪预案。根据山区洪涝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洪水形成快、破坏性大等特征,该区结合水利工程配套和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修订完善水库防御特大洪水预案,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山区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确保人员能快速转移、安置地点安全。三是开展度汛安全大检查。该区党政领导亲自带领水利、“三防”等部门人员,对在建的城北防洪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库等进行检查;组织区、镇两级水利人员,逐一对水库、山塘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对影响安全的水利工程进行造册登记,并召集技术人员加以分析研究,落实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四是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立足防大汛、抗大洪、除大涝,按照水库堤围防汛器材贮备的要求,加大防汛物料储备力度,至目前,全区已贮备编织袋3.2万条,木材30多立方米,防汛沙石近2000立方米。五是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度汛安全。该区认真检查和落实在建防洪工程度汛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对汛前不能全面完工的工程,组织制订相应度汛预案并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同时做好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不因工程建设影响防汛信息和防汛交通畅通。
(梅州日报/叶志明 曾仕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