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形势分析,我市今年秋冬来水偏少、溪河径流偏小、库塘蓄水不足,泉源枯竭加快,农村以山泉水、井水为供水水源的群众取水难度加大,有的可能会出现饮水困难。各地旱情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发生秋冬连旱的可能性很大。今冬明春的防旱形势非常严峻,市委、市政府及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以抗长旱、抗大旱的思想,及早谋划,积极应对出现的旱情。
一是加强预测预报。及时掌握农作物受旱情况,包括受旱的作物种类、受旱程度、分布地点、影响程度等信息;加强天气预报和预测,气象部门及时分析判断气象态势及旱情发展趋势,并与水文、农业、水利等部门加强旱情和抗旱信息交流,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视旱情发展和气象条件,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供水有困难的城镇、农村群众饮水特别困难地区制订应急供水预案。水源短缺的集中供水城镇,受影响人口多,经济损失大,提前选定好备用供水水源,适时启用备用水源,确保城镇供水需要。对分散的饮水困难群众,组织群众另选水源,采取打井、抽水、临时架设管道等措施,确保群众饮水需要。
二是合理管好水源。加强水源管理,科学调度好塘库蓄水,既要确保当前抗旱用水需要,又要为今冬明春生产生活用水储备水源。按照“三服从”、“三先”、“三后” 的原则,合理分配水量,即“发电服从灌溉,灌溉服从生产,生产服从生活”,“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实现科学防旱抗旱。充分利用当前江河活水,开闸引水,控制发电和灌溉用水,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制订好用水计划,特别要加强长潭、益塘、合水、黄田、富石、双溪、清凉山、虎局、黄竹坪、温公、桂田等大中型水库以及各城镇供水水库的用水调度。
三是抓好水利设施建设。秋冬是水利建设的黄金季节,今年我市水利建设项目多、任务重,在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做到统筹安排,结合当前抗旱需要,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新建一批蓄水工程,增加抗旱水源,做好陂头、圳道的疏通和修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四、加大抗旱力度。一是增加抗旱投入。市财政安排 200 多万元抗旱专项资金,用于帮助受旱地区解决抗旱用油、用电费用和打井、购置抽水机等抗旱设施设备。二是 发动群众抗旱。受旱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寻找水源,采取拦、引、蓄、抽、挑、挖(井)的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源抗旱。组织和发动受旱地区的群众疏通灌溉圳道,抢修水毁陂头、涵闸等灌溉设施,使有限的水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