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统计局 数据解读分析 第三季度我市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消费支出略有下降 (10-23)
第三季度我市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消费支出略有下降 (10-23)
来源:本网   时间:2004-11-12 19:44:57   浏览:-
字号:

第三季度我市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消费支出略有下降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据统计,今年第三季度我市城市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7.01元,同比增长9.4%;月人均消费性支出520.05元,同比下降4.9%,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支出略有下降。
一、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季度,市区平均百户居民家庭人口为352.67人,同比增加1.6%,其中:有收入人数217.00人,同比减少7.0%。在有收入人数中,就业人口数为162.33人,占有收入人数的74.8%,占家庭人口的46.0%。在就业人口中,平均每百户国有职工人数75.33人,同比减少16.4%,城镇集体职工人数11.00人,同比持平,其他各种经济类型职工人数16.50人,同比减少44.1%,个体经营人数20.83人,同比增加58.3%,个体被雇人数27.50人,同比增加2.2倍,其他就业人员10.67人,同比增加54.1%。百户居民家庭中,人均负担系数为2.17人,同比减少3.8%。近几年来,随着国企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家庭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居民家庭收入稳定增长
第三季度,居民家庭总收入月人均为638.38元,同比增长9.1%,其中:可支配收入为597.01元,同比增长9.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5%。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1、工薪收入增长。职工月人均收入为991.53元,同比增长18.1%。工薪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受去年10月份行政、事业单位职工调薪及今年年初生活补助、电话费补助较大幅提高的滞后影响。2、个体经营收入有所增加,月人均个体经营净收入为862.44元,同比增长28.3%,主要是由于我市实施招商引资政策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就业政策的引导,使越来越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同时一批城镇劳动力走上了个体经营就业之路,个体经营已经成为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3、财产性收入增幅较大,月人均收入为11.61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出租房屋收入月人均为10.97元,同比增长39.4%。由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使我市城区大部分居民家庭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少家庭不再满足现有居住条件,纷纷换购住房,使居民家庭有富余房屋出租,租金收入成为居民家庭财产收入的一部分。4、离退休金收入增加。今年第三季度,月人均离退休金收入为841.36元,同比增长30.7%,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调整离退休金收入的滞后影响。
三、消费性支出有所下降
第三季度月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20.05元,同比下降4.9%,在调查的八大类消费性支出中,呈现“六降二升”的态势,居民消费支出呈以下特点:
1、食品消费支出增长14.4%。
第三季度月人均食品类支出为236.91元,同比增长14.4%,占消费性支出45.6%,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饮食结构继续改善,居民在吃的方面偏重绿色食品,讲究营养均衡,所以肉禽蛋水产品类、奶及奶制品类有较大幅度增长。第三季度,月人均肉禽蛋水产品、奶及奶制品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2.1%、8.4%,加上粮、油、肉、禽等价格的上涨,使居民用于食品消费金额增加。
2、衣着消费支出增长5.5%。
第三季度月人均衣着类支出为12.63元,同比增长5.5%,其中:月人均服装支出9.37元,同比增长1.0%,而月人均鞋类支出为2.88元,同比增长32.0%,占衣着类支出22.8%。主要原因:1、近几年来,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也不断下降,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周期性变化,衣着消费支出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2、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鞋的穿着要求也越来越高。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支出下降43.2%。
第三季度月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支出为26.88元,同比下降43.2%,由于我市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大部分已趋于饱和状态,更新换代有待时日,居民购买欲望有所下降,是此类消费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显示,至今年9月底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空调机112.67台、热水器99.5台、洗衣机89.5台、电冰箱79台、排油烟机77台、消毒碗柜67台、微波炉56台、饮水机49.67台。
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下降6.6%。
第三季度,月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69.25元,同比下降6.6%,主要原因:一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高档文娱消费逐步进入居民家庭,第三季度,月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为14.07元,同比增长2.1倍。二是教育消费支出回落,第三季度,月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为44.51元,同比下降8.4%。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减负”措施的落实,教育收费实行“一费制”,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效果明显,得到广大家长的赞誉。
5、居住消费支出下降14.0%。
第三季度,月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66.19元,同比下降14.0%,其中:住房消费支出同比下降86.3%,主要是受去年住房装潢支出大的影响,影响到今年三季度住房消费支出下降。月人均水电燃料及其他消费支出为59.61元,同比增长14.0%,其中:燃料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8.7%,占居住消费支出30.9%,主要是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居民水电燃料类支出增加。
6、社会保障支出增长16.0%。
第三季度,月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37.76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养老基金支出21.10元,同比增长10.0%,住房公积金支出13.01元,同比增长19.6%,医疗基金支出3.11元,同比增长52.4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镇居民的保障意识越来越强,使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

供稿:市城调队 第24期  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