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统计局 数据解读分析 第三季度梅州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7% (10-22)
第三季度梅州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7% (10-22)
来源:本网   时间:2004-11-12 19:42:57   浏览:-
字号:

第三季度梅州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7%

今年第三季度,适逢中秋传统佳节,梅州城区市场各类商品供应充足,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据市城调队统计调查资料显示:第三季度我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4.7%,涨幅比第二季度多了1.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6.0%,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0.4%。
一、市场物价变动情况
㈠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环比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与去年同期比,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4.2%,8月份上升4.6%,9月份上升5.3%。与上月比,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0.7%,8月份上升0.5%,9月份上升0.9%。
㈡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呈现出"五升三降"的格局。构成第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中,与上年同期比,价格上升的有5类,分别是:食品类上升11.1%,居住类上升6.8%,交通和通讯类上升0.6%,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0.2%;价格下降的3类分别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9%、衣着类下降4.8%。
㈢从前三季度的同比指数看,呈逐季上升之势。第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1%,第二季为103.4%,第三季为104.7%。
二、价格变动的特点及原因
㈠食品类价格上升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三季度,食品类价格与上年同期比上升11.1%,直接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4.4个百分点。在计算食品类价格的16个小类中,有12个小类上升,升幅面达75%。与上年同期比,升幅较大的有粮食类上升30.7%,干豆及豆制品类上升23.5%,蛋类上升21.9%,肉禽及其制品类上升19.2%,淀粉及薯类上升9.5%,油脂类上升8.8%。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在去年十月下旬大幅上涨以来,至今年9月份,粮食价格仍比去年12月份上升13.0%,但随着夏粮的陆续上市,市场供应量增加,粮食价格将稳定在现有水平。受粮食、饲料价格保持较高价位,汽油、柴油价格不断上升,以及各地严厉打击超载超限的影响,生猪、家禽饲养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肉禽蛋等消费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加上中秋节月饼生产、酒店鲜蛋需求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鲜蛋价格上涨,蛋类价格上涨幅度比第二季度增加14.7个百分点。
㈡燃料价格上升幅度大。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攀升,屡创新高,直接影响国内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与上年同期比,我市第三季度汽油价格上升17.2%,柴油价格上升18.4%,液化石油气价格上升24.0%。由于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用电明显增加,及夏季是用电的高峰期,各电厂均满负荷发电,发电增加带来煤炭需求量急剧增加,从而带动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以煤炭为主的其它燃料价格同比上升17.4%。
㈢受水泥、钢材、玻璃、瓷砖等建筑材料价格上升影响,第三季度居住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6.8%。其中:水泥类价格上升23.4%,玻璃类价格上升23.2%,瓷砖类价格上升11.7%,以钢材为主的其它类价格上升6.2%。主要原因一是各地严厉打击车辆超载超限、汽油柴油价格不断上升,运输成本增加,对建材类运输影响比较大; 二是我市各级政府认真实施"四个梅州"的发展战略,努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消费需求增加。
㈣服务项目价格小幅回升。服务项目价格与去年第三季度比上升0.4%,对服务项目价格上升影响较大的是城市间交通类,城市间交通类同比增3.9%,其中飞机票价格同比上升17.4%,长途汽车票价格同比上升9.5%;旅游及外出类价格与去年同期比,小幅上升0.3%,其中:旅行社收费上升2.2%。主要原因是署期教师、学生放假,外出旅游人数和客流量明显增加,另外受燃料价格上升的影响,飞机票价格上调。教材价格同比上升5.8%,原因是受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改版价格上调的影响。由于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强了对驾驶证培训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培训市场,受此影响,培训成本提高,考取驾驶证费用随之上涨,比去年第三季上升5.9%。
㈤多数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走低。与上年同期比,第三季度服装类价格下降6.7%,空调类价格下降3.5%,中成药类价格下降5.0%,西药类价格下降3.1%,交通工具类价格下降1.0%,通信工具类价格下降7.0%,电脑类价格下降6.7%,影碟机类价格下降9.4%,电视机类价格下降3.0%。主要是我市工业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加上部分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趋于饱和。在零售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商家在节日期间为抢占市场各出奇招,纷纷削价促销。同时高新科技产品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电脑、家电等产品,厂家和商家采用各种形式,刺激消费者的消费。
三、第四季度物价走势预测
据预测,我市物价水平在第四季度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但涨幅会逐渐回落,同比上升在3.0%左右。预测的主要理由一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的,食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滞后影响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逐渐消失。二是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已经收到明显成效,价格总水平上涨势头有所遏制。三是受国际市场原油供求紧张的影响,近期的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的不断上升,对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供稿:市城调队 撰稿:曾亮 第23期  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