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统计局 数据解读分析 全市GDP增长明显加快 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2008-01-14
全市GDP增长明显加快 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2008-01-14
来源:本网   时间:2008-07-31 11:24:08   浏览:-
字号:

全市GDP增长明显加快 经济发展取得

新的突破

——2007年经济运行情况简

据市统计局最新年度统计快报,2007年,我市经济稳定协调较快发展,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市GDP增长明显加快, 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主要情况如下:

1.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创13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据初步核算, 2007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10.69 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两位数增长,比上年增长速度提高2.7个百分点,1995年以来的年度最高增长幅度,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人均生产总值(即人均GDP)9978元。各县(市区)经济均衡发展,其中梅县、兴宁市、梅江区、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3.1%12.9%12.7%12.7%

2.社会三大需求比较强2007年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三大需求增长比较强劲。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加。2007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101.79亿元(不含高速公路投资数),比上年增长14.5%。各县(市区)中大埔、五华、兴宁、梅县投资增长强劲,分别增长33.5%23.3%21.9%21.6%。二是国内商品消费需求较旺。累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连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消费快于农村,县及县以上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4.79亿元,同比增长20.2%; 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9.25亿元,同比增长17.4%。从抽样调查资料看,居民消费也比较旺,2007年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8742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消费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衣着、交通、通讯和食品类分别增长34.3%29.6%24.3%。三是贸易出口需求较强。全市111月累计完成贸易出口总额39740万美元(不含保税区539万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国有企业出口8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减少88.9%,“三资”企业出口18776万美元,同比增长37.9%,其他类型企业出口20875万美元,同比增长1.7%

3.三次产业发展比较协调。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0.4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 增幅比上年减少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45.80亿元, 比上年增长14.7%,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增幅比上年提高10.6 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2.0%:43.2%:34.8%

4.工业发展较快,拉动经济增长明显。各产业中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对GDP总值贡献较大,并对GDP增长起重要作用。2007年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98.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速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 %,增速比上年提高0.9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效益良好,20071-11月累计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02.84 %,比上年同期提高9.4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1.6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5.5 %,其中利润 18.96亿元, 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1.3 %2007,工业发展对GDP增长直接贡献率达40.9 %,拉动我市GDP增长近5.13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4%上升到35.5%

5.银行中间业务创历史新水平、股票市场火爆, 金融业增加值成倍增长。2006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负增长,2007年以来金融业经营状况形势大好,特别是股票市场火爆,银行大量发行基金和注重为顾客理财,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大贷款投放,2007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倍。2007,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直接贡献率达20.0%,拉动我市GDP增长近2.5个百分点。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83.28亿元,比年初增长2.4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1.20亿元,比年初减少8.22%。由于今年股市火爆,居民理财观念创新,吸引居民储蓄投向股市,使居民储蓄存款流向股市,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7.30亿元,比年初仅增长0.5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5.56亿元,比年初增长5.27%,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提高5.67个百分点, 贷款走出了多年比较低迷和下降的状况,但存、贷款差仍较大,贷款余额只占人民币存款余额的44.6%。全年现金回笼44.34亿元。

6.财税和居民收入较大增长。2007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2.5%,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为财税和居民收入提高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源泉。2007年全市国、地税收达71.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 %,来源于梅州的财政总收入达7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8%,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2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5%。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居第11位。各县(市区), 梅县、梅江区、大埔、五华县财政收入增长强劲,分别增长39.89%26.71%26.48%26.20%

经济发展使居民受益。2007年累计,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未扣除物价因素,下同),增长幅度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4592元,比上年增长5.1%

7.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大。据抽样调查2007,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8%,比上年上涨4.8%。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是食品类,其价格上涨11%。由于我市居民消费中食品类比重高达45%,因而致使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全省平均上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