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统计局 数据解读分析 2004年我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005-3-1
2004年我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005-3-1
来源:本网   时间:2005-03-18 11:58:48   浏览:-
字号:

2004年我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004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四个梅州”和发展县域经济战略,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作为重点工程来抓,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生产,农业稳定增收。
一、农产品质优价升,农业增效,促进农业产值稳定增长
2004年,我市农业税费进一步下调,全市农民人均税费下降31.4%。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按照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战略,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增效,农民收入增长的工作目标,开展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生产优质水稻、水果、蔬菜,取得增效增收。同时,经济作物生产增长较快,茶叶比增5.75%、甘蔗比增7.51%、油料作物比增4.22%。去年农产品价格全面上升,带动农业总产值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77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农业增长1.79%,林业增长5.08%,牧业增长5.3%,渔业增长5.4%。
二、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004年,我市全面落实省下达的粮食生产计划,层层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贯彻国家种粮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农产品价格杠杆作用,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全面落实省、市、县财政补贴种粮大户政策,全市财政补贴农户现金109.04万元,确保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51.21万亩,比省下达考核任务增加1.21万亩,比增0.3%;粮食总产129.6万吨,比考核增0.31%。因春、冬两季旱情严重,水稻播种面积比去年减少3.94万亩,比减1.2%。虽然春、冬两季旱情严重,但各级政府积极采取补种和改种旱粮作物,实现当年小麦、旱粮、大豆分别增长36.11%、6.13%和10.21%,有效地确保了我市粮食安全生产。
三、发展基地规模户生产,促进效益农业发展
2004年,我市鼓励发展粮食生产规模户1427户,种植水稻54542亩。同时,还积极推广优质稻生产经营示范区,五华县、兴宁市、蕉岭县大力发展千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区,全市早晚两稻推广优质高产抗旱水稻播种面积达70%,促进了我市水稻生产发展的良好势头。平远县、丰顺县、五华县大力发展千亩优质玉米示范区,推广大面积良种生产。
四、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2004年,我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大力发展蔬菜、水果、水产等新品种50多个,培育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丰顺县甜竹生产基地4000多亩,平远县脐橙基地4400多亩,梅江区花卉基地1000多亩,大埔县、兴宁市的茶叶生产基地不断扩大,梅县发展蔬菜、水果专业村38个,全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初起规模。有效地促进了县级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4年,我市拥有各类型农业龙头企业15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46家,其他是县级。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生产面积31.15万亩。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37家,生产制造的食品罐头、茶叶、水果、蔬菜等无公害商品出口创汇,有较大的增长。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30.9亿元,带动农民26.8万户,每户年增收入2280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面提升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广东威华集团,大埔西岩茶叶集团、梅雁经济发展总公司被评为省级先进龙头企业。
六、加快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2004年,我市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镇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畜牧品种改良,提高畜产品质量,全市建立瘦肉猪、肉牛、优质黄鸡种禽企业79个,发展万头瘦肉猪场14个,同时各类型畜牧企业发展“牧工贸”、“产加销”的生产模式,带动全市畜牧业发展。全年全市畜牧产值31.12亿元,同比增长5.3%。同时,水产养殖品种得到进一步改良,发展丰产鲤鱼等优质品达35个,优质鱼比例达40%,全年实现水产产值5.46亿元,同比增长5.54%。
七、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2004年,我市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全市推广使用水田埋草旋割机580台(套),农业联合收割机97台,旱地起拢机252台(套),全市财政补贴机械化投入94.49万元,同比增长54.9%,全市实现机耕率达55.2%,机械收割率达8.69%,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和4.53个百分点。
供稿:梅州市统计局农财科 撰稿:刘爱萍 第7期(总第394期) 200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