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统计局 数据解读分析 2014年梅州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梅州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本网   时间:2015-03-13 15:55:22   浏览:-
字号:

2014年梅州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我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精神,围绕振兴发展目标,推进“三大抓手”、坚守“两条底线”,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抓好园区建设,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步伐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行业结构有所调整,投资大幅增长,但仍存在总量小、速度慢等问题。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据初步统计,201412月底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9家,比上年增加31家,同比增长9.2%。其中:新建投产有5家,规下转规上企业58家,下规模企业32家(见附表1)。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46.22亿元,同比增长14.5%,工业增加值206.93亿元,同比增长10.7%,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32.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平衡,产品销售率98.85%。全年工业经济表现为四个方面特点:

1、工业生产增速逐季回升。从全年各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势看, 1-2月工业增加值增长7.2%,一季度增长8.1%,上半年增长8.8%,三季度增长9.8%,到四季度增长10.7%,年末比年初提高3.5个百分点,呈现逐月回升态势。(如下图所示)

2、园区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4年,经省认定的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三个,分别是广州(梅州)、东莞石碣(兴宁)和东莞塘厦(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区。2014年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80家,比上年增加1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5.65亿元,比上年增加19.09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6.81亿元,同比增长22.0%,园区增速比全市工业高11.3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13.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贡献率23.5%,拉动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2014年梅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总产值及增加值情况表

园区名称

工业总产值

(亿元)

同比增长

%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同比增长

%

园区合计

115.65

21.0

26.81

22.0

#广州(梅州)

77.36

14.5

18.72

16.5

东莞石碣(兴宁)

26.22

42.3

5.27

45.2

东莞塘厦(平远)

12.06

24.4

2.83

20.1

3、工业行业结构有所调整。2014年,我市工业六大支柱实现工业增加值174.04亿元,比增10.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84.1%,比去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行业结构有所变化,电力、电子信息、机电制造占比上升,烟草、建材、矿产加工占比下降。电力、电子信息、机电制造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8.26%12.6%8.72%,同比分别上升3.651.051.07个百分点;烟草、建材、矿产加工占比27.47%9.64%7.39%,同比分别下降4.320.631.14个百分点。全市34个工业行业总产值排前5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24.91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5.97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9.89亿元,烟草制品业74.56亿元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4.08亿元。

4、工业投资大幅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30.65 亿元,比上年增加46.26亿元,同比增长54.8%,设备投资完成56.55亿元,同比增长35.0%。工业投资增速在全省21个市中仅次于湛江市(增长78.9%)和河源市(增长64.6%)排第三位。工业投资增长较大的县(市、区),分别是兴宁市23.88亿元,增长241.5%,大埔县9.28亿元,增长163.0%,蕉岭县8.03亿元,增长152.6%,丰顺县19.17亿元,增长94.8%,五华县21.85亿元,增长67.3%;投资额达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13家(见附表2),占全市工业投资总额的28.7%,将为今后工业发展增添潜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上企业个数少、规模小。由于近几年我市工业投资少,2011-2013年累计投资额为 228.99亿元,只占全省19423.62亿元的1.2 %,仅占其他四个山区市韶关市、河源市、清远市、云浮市的35.8%78.2%62.2%27.7%2014年梅州市工业投资占全省总量比重的1.6%,在21个市中仅比潮州市多1.25亿元,排倒数第二位,工业发展后劲不足。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69家,占全省单位总数39837家的0.93%,排在全省倒数第二位,仅比汕尾市多123家。从增加值总量看,工业增加值206.93亿元,占全省29327.61亿元的0.71%,居全省倒数第一位,比倒数第二位云浮市少53.35亿元。仅为周边的河源市(389.48亿元)、揭阳市(1047.18亿元)的53.1%19.8%。全市369家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5千万元及以上的有21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的57.2%,其中,1亿元以上的有118家,占32%。总产值超过50亿元以上的只有1家,10亿元~50亿元的有6家,5亿元~10亿元的有25家,1亿元~5亿元的有86家,0.5亿元~1亿元的有93家。

2、工业增速低,发展慢。2014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从全省21个市看,仅位居16位,处于中下游水平;从粤东西北12个市看,我市工业增速位居倒数第一。从最近四年山区五市工业增速看,梅州处于中间水平,与其他山区市的差距在扩大,与发展最快的云浮市相比相差10.9个百分点。从我市制造采购经理指数(PMI)看,12月指数为50.3,比11月回落1.5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回落。生产量和产品订货指数分别53.654.2,在枯荣线以上,库存、雇员和配送时间指数分别48.844.645.8,在枯荣线以下。经济先行指数回落,预示2015年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我市增速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市直工业增速低(增长2.9%),影响全市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近年来,市直工业发展缓慢,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增长4.9%7.2%2.9%。二是六大支柱产业增长带动作用不明显,2014年六大支柱产业增长10.5%,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特别是卷烟工业(增长5.6%)、电力工业(增长5.8%)和矿产加工业(增长8.0%),三大产业增速分别低于全市5.14.92.7个百分点。三是2014年工业总产值负增长的企业较多,共有111家,占企业总数的30.1%,减少总产值35.4亿元,减少增加值11.3亿元,影响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

2011年~2014年山区五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表

单位:%

2011

2012

2013

2014

四年平均

梅州市

21.1

14.9

14.0

10.7

15.1

河源市

20.1

18.2

17.3

18.0

18.4

韶关市

15.5

11.6

17.8

13.0

14.5

清远市

23.3

1.4

8.6

14.2

11.6

云浮市

37.2

26.1

26.0

15.7

26.0

3、县域差距大、不平衡。2014年县域工业(剔除市直)增加值135.25亿元,增长15.4%,增速居全省中上位置。全市8个县域工业增速差距较大。从增长速度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增长达20%以上的有四个县(市),分别是五华县增长25.9%,丰顺县增长23.4%,兴宁市增长23.0%和大埔县增长23.0%;第二档次,增长达10%以上的有2个县(区),分别是蕉岭县增长18.6%,梅县区增长11.6%;第三档次,增长10%以下的有2个县(区),平远县增长9.5%和梅江区增长6.5%。增速最快的五华县与最慢的梅江区相比相差19.4个百分点。从增加值总量看,40亿元以上的只有1个梅县区(43.65亿元),1020亿元的有6个县(市、区),最小的蕉岭县(9.55亿元),仅为梅县区增加值的21.9%

2014年梅州市分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表

县(市、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同比增长

%

梅州市

206.93

10.7

其中:县域

135.25

15.4

市 直

71.68

2.9

梅江区

10.93

6.5

梅县区

43.65

11.6

兴宁市

14.01

23.0

平远县

14.46

9.5

蕉岭县

9.55

18.6

大埔县

11.12

23.0

丰顺县

20.14

23.4

五华县

11.37

25.9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全市上下树立强烈的工业立市、工业富市的理念。我市经济欠发达,重要原因是工业发展缓慢。要树立一个理念,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大力发展工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央、省扶持原中央苏区县和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系列政策,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

二是明确主导行业和培育支柱产业。当前我市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工业行业只有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及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生产及供应业等四个行业。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全力打造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区,围绕培育“百亿元企业、行业、产业”目标,推动工业集聚发展、企业集群发展、产业特色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使园区真正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强力扶持工业发展。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和得力措施,引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现有企业规模。

撰稿:黎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