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统计局 数据解读分析 山区巨变 梅花绽放——梅州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08-06-23
山区巨变 梅花绽放——梅州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08-06-23
来源:本网   时间:2008-07-24 14:44:09   浏览:-
字号:

山区巨变 梅花绽放

——梅州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前梅州经济社会建设比较曲折,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以年均4 %的速度递增。197812月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全市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全面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活动。经历六个多“五年计划”的改革和发展,梅州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登上新台阶,目前梅州山区正在崛起,绽放的梅花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一、经济蛋糕逐步做大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1978年以来,我市进行了一系列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特别是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迅速回升;引进市场经济机制,逐步放开物价,鼓励多种成分经济共同发展;积极推行国有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转换经营机制重大改革,同时组建和发展了一批企业骨干集团,如塔牌集团、金雁集团、梅雁集团、宝丽华集团、明珠集团等。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个梅州”发展战略,虽然2005年我市发生了“八七”矿难,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特别是91家煤矿全部关闭,经济一度落进谷底,但面对重重困难,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使经济运行很快走出阴影,2007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创13年新高,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登上一个新台阶,经济结构逐步升级和优化,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目前正向全面小康迈进。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410.62 亿元,比1978年增长13.36 倍,年平均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76亿元,比1978年增长3.65倍,年均增长5.5 %;第二产业17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31.13倍,年均增长12.7 %;第三产业144.73亿元,比1978年增长23.25倍,年均增长1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976元,比1978年增长11.41 倍,年均增长9.1 %。财政收入由19780.99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22.97亿元,1978年增长22.2倍,年均增长11.5%

二、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现代农业得以逐步推进

1978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1986年我市根据省委“十年绿化广东”的重大决策,积极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和绿化荒山两大社会工程,至1993年,全市255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治理,895万亩荒山基本实现绿化,1998年森林覆盖率达71%,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我市大力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发展“三高”农业,实施“农业强市”战略,推进农业向基地化、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建成一批金柚、龙眼、青榄、烤烟、茶叶、竹木、禽畜、水产等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涌现出一大批小庄园和农业龙头企业,并被国家授予“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称号,梅州被省树立为“东学梅州西学高州”的农业综合开发典型, 建成农业特色基地280个,面积70万亩。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87.76亿元,比1978年增长3.65 ,30年平均每年递增5.5 %。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主要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全市粮食总产达116.56万吨,比1978年增长15.5 %,2007年还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肉类总产达22.27万吨,比1978年增长4.47倍;水产品产量8.87万吨,1978年增长18.29倍;水果总产达88.51万吨。比1978年增长129.2 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大力调整,种植业中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作物生产得到大大加强,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已批准授牌的县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由几十家发展到200多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个,目前已批准的省、市级专业镇达35个。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乡镇企业单位数达10多万个,企业营业收入345.96 亿元,税利33亿元。

三、工业经济初步崛起,主导作用明显增强

1978年以来,梅州市工业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外引内联,开发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主,国有、集体、合资合作、私营等多种成分并存、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规模和生产能力不断壮大,工业产品品种和产量大幅增加。2007年,全市全部法人工业企业达3756家(不含个体),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42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47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40多家,其中超5亿元的有5家。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46.49亿元,比1978年增长31.33 倍,年均递增12.7 %。电力、卷烟、建材、电子信息等行业形成一定优势,形成四大工业支柱,机械行业也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2007年电力、卷烟、建材、电子信息四大工业支柱产值分别为62.13亿元、47.55亿元、39.21亿元、28.23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8%11.3%9.3%6.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07年发电量达98.65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1.63倍,年均递增11.4 %。水泥1320.17万吨,比1978年增长58.64倍,年均递增15.1 %。并培育了一批如五叶神香烟、长乐烧酒那样的国家和省工业品牌产品。梅州工业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希望。

四、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1978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经济工程来抓,努力争取上级的政策扶持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并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多方筹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成效显著,突破了阻碍梅州经济发展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电力不足的“瓶颈”制约。 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7.73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3 倍,平均每年递增17.4 %,特别是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年均投资额突破百亿元。投资重点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能源、交通、通信,这29年间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建成和投产:如梅县机场、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清凉山水利枢纽工程、梅揭高速公路、梅州市区西环高速公路、天汕高速公路梅州段、梅河高速公路、梅县电厂、蕉岭长潭水电站、大埔青溪水电站、梅县西阳拦河水电站及梅城一江两岸系列工程、梅州卷烟厂30万大箱技改项目、兴宁兴达电厂、宝丽华荷树园电厂、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嘉应学院新校区、东山教育基地和院士广场等一批几亿、十几亿元、几十亿元项目;1978年以来我市净增发电机容量217.59 万千瓦,2007年发电机容量达到231.77万千瓦,并完成主要电网配套建设和农网改造工程。

1978年来交通、通信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市委市政府把交通,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以地换路、以路养路、贷款建路、收费还贷”及“谁投资、谁受益”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山区公路建设中的难题,实现交通建设的大跨越。特别是建成两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并进行国、省、县道公路水泥硬底化改造,实现县通镇、镇通乡公路水泥硬底化,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质量,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2938公里增加至2007年的1526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的18.6公里增加至2007年的96公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市到各县(市、区)交通实现一小时生活圈,通过“两大会战”工程,我市农村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通电视、通公路。另外电信行业在社会电信服务需求旺盛的推动下,广泛开辟社会融资渠道,大胆使用外国政府贷款,加快投资建设,适度超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率先在全省山区市中实现城乡电话程控化。全市移动通信、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点遍及城乡。2007年,邮电业务总量由1978年的662万元增加至2007年的16.75亿元,增长252 倍。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由1990年的4.24万门增加到2007年的151.22万门,增长35倍。固定电话由1990年的2.72 万户增加至2007年的93.49万户,增长33.4倍;移动电话在90年代末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7年全市已开通152.47万户。据抽样调查2007年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186部,计算机宽带互连网54条。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后劲。

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以来,城市建设特别引人瞩目,梅州城区以建设粤东区域中心城市和世界客都为目标,调整完善城区建设总体控制规划,尤其是90年代以来,加快市政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各种功能,开展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后获得批准)和保护。实施改造江北、建设江南、开发新建梅县新县城和2005年的东山片开发工程,抓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城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市已被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称号。特别是在城区改造建设中,以梅江两岸的开发建设为重点,采用以地换堤的办法,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共5 亿多元投入建设,实行堤、路、房、园改造建设相结合,建成百年一遇的城市防洪大堤和风景秀丽的“一江两岸”。 “一江两岸”建设被评为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城区由1978年的江北旧区扩大到1988年的8.1平方公里,再扩大至2007年的45平方公里。各县()城区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城区面貌一新,逐步开始绿色崛起,梅州成为广东数一数二的宜居城市。

六、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崇文重教进一步提升

1978年来,我市继承和发扬梅州历史文化优良传统,挖掘文化传统潜力,打造文化品牌,丰富文化生活,致力于实现文化力与创造力互相促进、取得了文化与经济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努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打造了《等郎妹》、《山魂》、《尘埃落定》、《白门柳》、《客家研究文丛#8226;客家与梅州书系》等一大批文化精品。并以建设“世界客都”为目标,加强了“世界客都”论证和宣传工作,致力客家文化挖掘和研究,挖掘、整合和开发梅州文化资源、名人资源和民俗资源。大举推进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这两个“文化梅州”重点工程建设,并于2007年建成对外开放。尽力打造东山教育基地,建成了集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城市新区。目前,全市建设了10个图书馆,8个博物馆,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8座,50多个文化广场,100多个文化站,2000多个文化室。

同时我市加大教育投入,崇文重教的历史传统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原嘉应大学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建成的新校区相当于原校区的两倍,使我市高等教育跃上新台阶,嘉应学院由专升本,2007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4279人,比1978年增长44 倍。同时在国家和海外侨胞、台胞和国内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梅州全面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得到普及,高中教育得到提升,通过建立东山教育基地,优质学位得到大大扩充。2007年我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32万人,比1978年增长54.6 %。中等专业教育在校学生3.82万人,比1978年增长30.6 倍。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率70.84%,高中毕业升学率78.943%2007年梅州考上高等院校的学生达35千多人。

七、脱贫奔康见成效,居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1978年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同步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生活已达小康水平。据抽样调查,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5元增加至2007年的4613元,增长33.2 ,年均增长13.0%(未剔除价格因素,下同);全市职工年人均工资由1978年的590元增加至2007年的17983元,年均增长12.5 %;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7年的1069元增加至2007年的10802元,年均增长12.3%。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和普及,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和发展,人们在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向全面小康生活水平迈进。从90年代中期起,电视机、电话机、电冰箱、摩托车、空调器、洗衣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大量进入城乡居民家庭,目前已相当普及,近年来小汽车也大量进入城市居民家庭。据抽样调查,2007年市区每百户居民拥有摩托车91.5辆、电冰箱86.5台、彩色电视机168.5台、小汽车5辆。市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7.9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97.6 辆、彩色电视机 97 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7.9 平方米。

撰稿:韩垂尚

200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