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3年2月28日
2002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效果,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进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
价格总水平小幅下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1%;农村下降0.4%。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2%。居民消费价格中,服务价格上涨1.8%。
表1.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标 |
全国 |
|||||
城市 |
农村 |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0.8 |
-1.0 |
-0.4 |
|||
食品 |
-0.6 |
-0.5 |
-0.7 |
|||
其中:粮食 |
-1.7 |
-1.7 |
-1.6 |
|||
烟酒及用品 |
-0.1 |
-0.1 |
持平 |
|||
衣着 |
-2.4 |
-2.7 |
-1.6 |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2.5 |
-2.7 |
-2.2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1.2 |
-2.0 |
0.1 |
|||
交通和通信 |
-1.9 |
-2.0 |
-1.8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6 |
0.2 |
1.2 |
|||
居住 |
-0.1 |
-0.2 |
0.1 |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780万人,增加840万人。年末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为4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比上年末增加0.4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30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42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年末1美元兑8.2773元人民币。
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电信、民航、电力等垄断性行业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军工企业改革和脱困工作稳步推进;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粮棉流通体制等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逐步扩大,取得明显成效。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明显加快;农业生产加快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商业流通手段不断创新,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较快。
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仍然受到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的制约;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民增收困难,部分城乡居民生活比较困难;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问题还亟待解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39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18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减少209万公顷和63万公顷;油料面积1487万公顷,增加24万公顷;糖料面积180万公顷,增加15万公顷;蔬菜面积1728万公顷,增加88万公顷。
粮食、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增产,蔬菜生产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棉花因种植面积下降较多而减产。全年粮食产量45711万吨,比上年增长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590万吨,比上年增长4%;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513万吨,增长3%。
表2.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45711 |
1.0 |
|||
夏粮 |
9877 |
-2.9 |
|||
早稻 |
3025 |
-11.0 |
|||
秋粮 |
32809 |
3.5 |
|||
油料 |
2900 |
1.2 |
|||
花生 |
1495 |
3.7 |
|||
油菜籽 |
1053 |
-7.1 |
|||
棉花 |
492 |
-7.5 |
|||
糖料 |
10151 |
17.3 |
|||
甘蔗 |
8883 |
17.4 |
|||
甜菜 |
1268 |
16.4 |
|||
烤烟 |
213 |
3.9 |
|||
茶叶 |
74 |
5.7 |
|||
水果 |
6809 |
2.3 |
林业、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4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1%,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地造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共540万公顷。长江中下游干流3576公里堤防加固工程基本达标;黄河下游堤防加固完成断面达标982公里。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0多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0多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全年工业增加值45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31482亿元,增长12.6%;产品销售率达到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表3.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
增加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31482 |
12.6 |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16638 |
11.7 |
||
其中:集体企业 |
2769 |
8.6 |
||
股份制企业 |
11570 |
14.4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8091 |
13.3 |
||
其中:轻工业 |
12294 |
12.1 |
||
重工业 |
19188 |
13.1 |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出口导向型产品、高技术产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消费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24%;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23.4%。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等电子通信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25.9%以上;纱、布、丝织品、服装增长8.5%至19.9%;汽车增长38.8%,其中轿车增长55.2%;钢和钢材分别增长19.7%和19.6%。能源工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发电量1654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1.7%;生产原煤13.8亿吨,增长18.9%;生产原油1.67亿吨,增长1.8%。
表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
纱 |
万吨 |
850 |
11.7 |
||
布 |
亿米 |
322 |
11.2 |
||
化纤 |
万吨 |
991 |
17.8 |
||
糖 |
万吨 |
926 |
41.8 |
||
卷烟 |
万箱 |
3467 |
1.9 |
||
彩色电视机 |
万部 |
5155 |
25.9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1599 |
18.3 |
||
能源生产总量 |
万台 |
||||
房间空调器 |
万台 |
3135 |
34.3 |
||
能源生产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13.87 |
18.5 |
||
原煤 |
亿吨 |
13.8 |
18.9 |
||
原油 |
亿吨 |
1.67 |
1.8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16540 |
11.7 |
||
钢 |
万吨 |
18155 |
19.7 |
||
钢材 |
万吨 |
19218 |
19.6 |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1012 |
14.5 |
||
水泥 |
亿吨 |
7.25 |
9.7 |
||
木材 |
万立方米 |
5035 |
10.6 |
||
硫酸 |
万吨 |
3050 |
13.3 |
||
纯碱 |
万吨 |
1033 |
13.0 |
||
乙烯 |
万吨 |
543 |
13.0 |
||
化肥(折100%) |
万吨 |
3791 |
12.1 |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2121 |
58.3 |
||
汽车 |
万辆 |
325.1 |
38.8 |
||
轿车 |
万辆 |
109.2 |
55.2 |
||
大中型拖拉机 |
万台 |
4.5 |
18.9 |
||
集成电路 |
亿块 |
96.3 |
51.4 |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5861 |
-38.5 |
||
移动电话机 |
万部 |
11960 |
48.9 |
||
传真机 |
万部 |
297 |
-6.6 |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部 |
1464 |
50.1 |
||
光通信设备 |
万部 |
6.5 |
-16.6 |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在连续几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利润562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636亿元,增长15.3%。
建筑业生产和利润持续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047亿元,比上年增长8%。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36亿元,增长14%;税金总额532亿元,增长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202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增速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
表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43202 |
16.1 |
||
其中: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
31020 |
17.0 |
||
集体经济投资 |
5901 |
11.8 |
||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
6280 |
15.7 |
||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 |
17251 |
16.4 |
||
更新改造投资 |
6584 |
11.1 |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7736 |
21.9 |
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全面增长。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东部地区投资1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7580亿元,增长20%,提高3.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5672亿元,增长20.6%,提高1.3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第一产业投资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呈恢复性快速增长态势;第二产业投资10703亿元,增长22.9%,呈加速增长态势;第三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1132亿元,增长14.4%。
表6.五年来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标 |
单位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1998-2002 |
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 |
万千瓦 |
1839 |
1891 |
1934 |
1516 |
1165 |
8345 |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
万千伏安 |
3836 |
3935 |
4285 |
5319 |
4722 |
22097 |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
公里 |
1105 |
1242 |
655 |
1246 |
1696 |
5944 |
增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
公里 |
590 |
1311 |
698 |
1504 |
500 |
4603 |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
公里 |
988 |
616 |
554 |
2680 |
866 |
5704 |
新建公路 |
公里 |
45677 |
41978 |
48069 |
35855 |
30796 |
202375 |
其中:高速公路 |
公里 |
1663 |
2639 |
4467 |
3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