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统计局关于2002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3年3月7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经济运行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改善,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各项主要指标达到计划目标要求。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4.6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6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4.13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70.93亿元,增长10.8%。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9.1∶36.2∶34.7,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优化,农业产业化、商品化水平提高。工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并进一步清理“五小”企业和压缩部分过剩生产能力,发展优势产品生产,使工业行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三产业中的交通、旅游、商饮业发展趋旺,金融保险稳定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市场物价总体上有所下降。由于工农业产品供给充裕,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产品成本降低等原因,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继续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8%(上年为100%),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2002年全市从业人员208万人。在岗职工22.3万人,比上年下降2.4%。全市城镇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人数17422人,全市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2.8%,年末国有企业中下岗人员为20083人。
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劳动就业压力较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慢,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部分企业市场适应能力较差;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主导产业仍不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县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财政负担较重。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农作物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受严重旱灾影响,主要农作物产量减少,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总产134.04万吨,比上年减10.9%,其中稻谷总产115.01万吨,减12.7%;烤烟总产1.39万吨,减3.1%;花生总产2.83万吨,比增8.9%;水果总产71万吨,比增8.8%;茶叶总产0.9万吨,比增7.5%。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农作物粮经比由上年的66.5:33.5调整为64.2:35.8。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林业产出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70.5%,迹地更新面积1791公顷,低产林改造2187公顷,荒山造林2613公顷。年末森林蓄积量2424.38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3.8%,森林资源继续保持年生长量大于年消耗量。
畜牧业产品产量及品种增加,质量提高。全年肉类总产24.75万吨,比上年增长7.0%,当年猪出栏224.72万头,比上年增长3.0%,年末生猪存栏169.43万头,比上年增长1.6%。
渔业名、优、稀水产品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达7.29万吨,比上年增长0.1%。
乡镇企业继续发展,营业收入21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交国家税金6.7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利润总额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03.5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化肥施用量(折纯)8.94万吨,比上年减少23.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8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农村用电量4.9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以实施“工业梅州”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使我市优势产品,资源性产品生产得到加快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体工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7.0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9.1%;重工业增加值22.29亿元,增长6.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5.95亿元,比上年减少3.3%,集体工业增加值3.27亿元,比上年减少9.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年工业用电量17.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9%。
工业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22.76%,比上年上升12.31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2.7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1.3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13.5%。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税金总额8.05亿元,比上年增长38.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34亿元,比上年增长54.0%,亏损企业亏损额2.28亿元,比减8.6%。
建筑业生产受梅揭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带动及房地产投资较旺的影响,发展较快。全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市76个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项目151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799个,实现利润3.99亿元,税金2.27亿元。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4.7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8.8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拉动下,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强的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剔除梅揭高速公路国家立项的重点工程投资9.59亿元,则全市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为6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城乡集体经济投资17.58亿元,下降5.8%;城乡个人投资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9.95亿元,比上年增长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