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工作动态 这位空军英雄来自五华!
这位空军英雄来自五华!
来源:五华新闻   时间:2020-08-03 10:34:12   浏览:-
字号:

五华雄鹰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有一个五华人和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谢派芬驾驶C-46型运输机“上海解放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

      这个人叫魏雄英,一个客家好儿郎、一个忠魂永存的空军英雄。


  
一门两空军  雄英变“雄鹰”

     1924年,魏雄英就出生在五华县横陂镇近江村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家族。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儒林第是魏氏20世孙空军英雄魏雄英的出生地。

魏雄英的大哥魏崇良19岁考取省立梅州中学,后在国立中山大学理科肄业后考取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又被选派留学英国皇家空军。

      1943年,日机空袭重庆时,他任第一路军副司令,亲自指挥战机,击毁敌轰炸机1架。后任第二勤务大队长。1946年空军总部成立,任少将人事处长。受大哥影响,魏雄英自小有着当空军的梦想,立下志向驾驭钢铁雄鹰翱翔长空。

       1944年夏,魏雄英以优异成绩考入国民党空军军校23期学习飞行,立志航空救国;当年8月,20岁的魏雄英到印度学习飞行。由于他表现突出,1945年7月,他与唐宛体,俞渤,王玉珂等搭乘美国运输舰穿红海、越地中海、跨大西洋,千里迢迢到美国蒙哥马利、圣安斯洛、兰道夫、菲尼克斯继续受训深造,学习理论和初、中、高级飞行训练。

       1947年,学成归国的魏雄英被分配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101中队任飞行员,魏雄英真正变成矫健的“雄鹰”,驾驶钢铁雄鹰翱翔在长空。

追求真理  加入共产党

        魏雄英所处的时代,飞行员受万众敬仰,待遇优厚。但他胸怀报国之志,对腐败的国民政府感到十分失望。中国共产党为魏雄英拨开心中迷雾,点亮了前行的明灯。1948年,经过组织考验,已是少尉飞行员的魏雄英在上海由禹庆荣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党员的魏雄英按组织的安排,在机组不动声色地传播着进步思想,为后来的驾机起义做着充分的准备工作。

      1949年,许多追求正义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抛弃荣华富贵,走向人民的一边,驾机起义和就地起义。这一年,是人民解放军取得辉煌胜利的一年,国民党空军起义的机组高达33个。

    “怒向云天索光明,驾机起义奔向阳”。按照组织的安排,魏雄英接受任务策反时为空军第一署署长的大哥魏崇良,策反未果。魏雄英身边其他同志的身份提前暴露,为防万一,地下党组织决定,魏雄英所在机组提前起义。1949年2月19日,根据中共党组织的决定,共产党员魏雄英带领机组,在上海驾驶C-46型运输机起义。飞机最初准备从上海飞往石家庄,但考虑到国民党空军已经知道起义消息,为防止遭到拦截打击,最后决定改飞济南,在济南机场安全降落,魏雄英正式成为中国人民空军一员。

雄鹰展翅 接受毛主席检阅

       起义后不久,魏雄英就接受了一次重要任务,通过“盲飞”把参加开国阅兵大典的C-46型运输机“上海解放号”从上海飞到北京。
在全国解放前夕,上海金城机械厂全体职工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接受中央和上海市军管会交给的修理一架美制C-46型运输机的任务。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按期完成了飞机的修理任务。这架飞机被命名为“上海解放号”,将参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的检阅。
谢派芬和魏雄英两人在没有全线气象预报,也没有通讯导航保障的情况下,只凭一张1∶200的地图,寻找着地标,几乎是在“盲飞”的状态下顺利地起飞,并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飞机到达北京后立即编入了人民空军行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谢派芬和魏雄英驾驶这架“上海解放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此后,这架飞机又参加运输物资和支援18军进藏作战的空投任务,飞机退役后现在保留在开封空军某部。
穿行“世界屋脊” 英魂长留天地间

     1950年3月下旬,解放军进军西藏康定,因公路不通,物资补给困难,一时粮草断供,人员靠杀骡马、挖野菜和田鼠充饥,18军军长张国华向中央发电报请求紧急援助。3月30日,毛泽东主席指示空军立即派飞机空投粮食。

     在这种大背景下,1950年4月,魏雄英调入西南军区空运队(空13师前身)。1951年4月24日空军13师在四川新津成立,魏雄英任37团3大队2中队长。在此期间,魏雄英多次执行飞行空投任务。执行飞行空投任务,必须飞越康藏高原。康藏高原是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崇山峻岭、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在5000至7000米,可谓飞行在“天际线”;加上这里气候恶劣、变化无常,时有强烈气流。当时,人民空军没有气象、通信导航保障和准确的航行图,地标位置误差大,要开辟一条空投航线非常困难。特别是当年使用的老旧飞机,最高升限低于康藏高原的雪山,有时钻山沟、沿河流飞行,安全系数低,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将导致撞山机毁人亡的严重飞行事故。

        魏雄英凭借过硬的本领,参与并出色完成了试航甘孜(今甘孜县)、懋功(今阿坝州金川县)的任务,为打通进军西藏的空中通道作出了贡献。

       1952年1月至3月,魏雄英调空13师38团3大队担任我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教员。

      1952年3月24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刘亚楼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第一批女飞行人员和飞行教员,魏雄英参加。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1952年4月,魏雄英回到空13师37团,仍任37团3大队2中队长。

       1952年6月7日,中队长魏雄英驾驶C-46型8005号飞机参加空投任务。中午,噩耗传来,魏雄英机组驾驶的飞机空投完毕返航后中断联络,多方查找均无音讯。他和8005号其他机组人员用生命践行了航空报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初心。

雄鹰远去  后人永铭记

      魏雄英牺牲后,烈士亲属一直在寻找烈士具体牺牲地,2019年5月,魏雄英侄孙辈通过空军13师、中国空军档案馆、原空军司令部军务部副部长孙培新等途径知道了魏雄英烈士具体牺牲地在康定市三合乡昌坝村。

      1953年6月,魏雄英机组9人遗骸埋葬于康定姑咱镇瓦斯小学后面仰天窝,墓前有木质墓碑;2016年康定市民政局新建烈士陵园,2019年,康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烈士骨骸按原序迁至新烈士陵园合葬。

       人才辈出的魏雄英祖屋儒林第因英雄而更生光辉,魏雄英家乡五华县横陂镇近江村决心打造“空军英雄村”,让英雄精神激励后人奋勇前进。康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谭易康表示,将竭尽全力为英雄的故乡提供需要的资料,康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当好“英魂守护者”,让烈士精神长存、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