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工作动态 “梅州市最美退役军人”黄丹萍:从部队优秀士兵到国防教育“点灯人”
“梅州市最美退役军人”黄丹萍:从部队优秀士兵到国防教育“点灯人”
来源:南方+   时间:2025-08-04 11:23:17   浏览:-
字号: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近日,“梅州市最美退役军人”名单出炉,平远县长田镇人民武装部部长黄丹萍是其中唯一一名女性。她两度披挂戎装,将滚烫“军装情”熔铸成深厚“国动情”,在粤东北山区的基层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女专武干部的热血与温情。

图片

        圆军旅梦
        反复锤炼成“优秀士兵”
       黄丹萍是地地道道的客家女孩,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她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2009年,大学刚毕业的她响应号召报名应征,如愿成为一名海军南海舰队女兵。

图片

       新兵集训的磨砺,是她军旅生涯的第一道“关口”。整理内务、背诵条令条例、队列训练、战术演练……她样样应对自如,唯独三公里跑始终突破不了14分30秒的极限。
       “每次冲过终点线,五脏六腑像被揉碎了,酸水直往喉咙涌。”她曾坦言。为克服生理反应,提高身体耐受值,黄丹萍利用一切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加练,比号声早醒半小时,晚风替她数圈数,直到汗水与坚持将“我不行”的自我怀疑熬成“我能行”的坚定信念。
更艰难的是报务训练。作为通信兵最难掌握的专业,报务不仅需要天赋,更考验毅力——如何辨别“滴、答”组合的电码?如何快速、准确发报?黄丹萍以“从晨光熹微到月上中天”的坚持,在电台操作、故障排除、文电收发技术上反复锤炼,电键敲击声中,磨破的手指蹭过金属键面,能让人疼得倒吸冷气。随着一层厚茧的出现,她完成从每分钟40码到140码的飞跃,从压一个码到压三个码的突破,在担任南海舰队司令部通讯连报务员期间,实现收发电文零失误,列兵第二年即获“优秀士兵”称号。
      情怀不改
      化身国防教育“点灯人”
      2011年,黄丹萍脱下心爱的军装,选择退伍,但“一朝戎装,一生家国”的誓言从未褪色。她将军旅生涯中锤炼的责任与担当融入各时期工作,2022年成为一名专武干部后,化身国防教育“点灯人”、军民连心“摆渡者”,全身心投入其中。

图片

        民兵集训,她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带头示范战术匍匐,手肘磨破仍高喊“跟我上!”征兵工作,她担任宣传大使,走村入户解答政策,动员适龄青年参军入伍,并创新建立“一村一档”精准动员数据库,为青年定制“参军画像”,提高征兵工作的主动性和成功率。
       平远“6·16”特大洪涝灾害期间,她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和专武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和同事们战斗在第一线,及时转移群众、启用紧急避难所、保障物资供给。灾后主动请缨奔赴受灾最严重的泗水镇,带领民兵展开清淤,尽管连续作战几天,身体已疲惫不堪,但她仍坚定认为:“我们虽然是后备力量,但思想行为不能落后,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要站排头、当先锋、打头阵!”
       两次参加梅州市军事比武活动,均获得“优秀射手”称号;以优异成绩代表粤东教育协作区进入省军区“感悟伟大成就 奋进强军之路”主题演讲总决赛,荣获三等奖;先后被评为平远县“优秀公务员”、梅州军分区“优秀专武干部”……这些荣誉如同勋章,见证着她不变的军旅情怀与基层担当。
      她以一朵浪花的奔涌之力,激荡起基层国防事业的浩荡春潮;她用“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铮铮誓言印证,最动人的风景,是脱下军装后仍坚守的赤诚,是扎根基层永不停歇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