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工作动态 建设“东亚文化之都” | 省级非遗戏剧传承,走遍广东还看梅州
建设“东亚文化之都” | 省级非遗戏剧传承,走遍广东还看梅州
来源:本网   时间:2022-01-28 09:37:51   浏览:-
字号: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这里有好看的大埔广东汉剧、五华采茶戏

有趣的梅县提线木偶戏

和客家山歌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是

四个被列入省级非遗的

梅州本土传统戏剧项目

梅州客家山歌剧

  广东省有粤、潮、客三大语系,各大语系均有自身代表性的剧种。客家语系中现有山歌剧、采茶戏、花朝戏。在广东而言,这三个客家方言剧种中只有山歌剧在客家地区覆盖面最广,而且无论在语言体现上还是在音乐体现上,都最能展示客家风情与人文精神。可以说,梅州客家山歌剧是真正意义上由客家人自己创造的、在我省客家语系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戏剧艺术品种。

图片

来源: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梅州客家山歌剧以客家话演唱,唱词及音乐唱腔极具山歌韵味,表演上的特点是强调唱、做、念的同时突出歌舞性。

图片

来源: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梅州客家山歌剧属于地方小剧种,来自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曾孕育出《巧相逢》《彩虹》《唱夫归》《挽水西流》《长泉情》《相思豆》《虹桥风流案》《漂流的新娘花》《啼笑冤家》《山稔果》《山寨红灯笼》《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围屋旧梦》《白鹭村》《春闹》《林风眠》等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剧目。

  梅州客家山歌剧具有浓郁的客家地域风情特色,因而深受海内外客家观众的喜爱,被誉为扎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土地上的一朵“芬芳的山茶花”。

图片

来源: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7年梅州客家山歌剧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大埔广东汉剧

  大埔广东汉剧源于中原,生根于大埔,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据大埔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大埔便有戏剧活动,至清末民国初期大埔汉剧活动已非常活跃。1897年至1917年,大埔双溪的李庆芝和李追昌创办了“新梅花”汉剧戏班。二十世纪30年代,大埔出现了两个专业汉剧戏班“新老福班”和“同艺国乐社”。

图片

来源: 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

  大埔县汉剧活动蓬勃发展,1950年7月,大埔湖寮汉剧社成立,后转为“地方国营粤东民声汉剧团”。1953年5月,大埔县的茶阳镇、高陂镇、大麻镇三个业余汉剧团合并组成“东方汉剧团”。1956年7月至1959年3月,两个剧团先后被广东省文化局收编为“广东省汉剧团”。1959年冬,省汉剧二团下放到大埔县并改名为“大埔东风汉剧团”,1972年又改名为“大埔县汉剧团”,一直延续至今。

图片

来源: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

  2009年大埔广东汉剧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五华采茶戏

  五华采茶戏又称“粤东采茶戏”,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等地。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从江西赣南九龙山传入,在粤东地区广泛传播并在五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图片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最初,五华采茶戏表演的节目多是表现茶山劳动生活场景的小戏,角色只有一生一旦或二旦一丑,故称为“三脚班”或“三脚戏”。后来,在发展过程中经采茶戏艺人不断丰富、改进,逐渐发展出生旦、老旦、花旦、老生、丑公、丑婆等行当角色。由于表演动作的创作来源于茶农采茶、制茶、上山、下山等劳动场景,后来改称为“采茶戏”,俗称“大茶戏”。

图片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五华采茶戏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借鉴合唱、伴唱等配合形式。它的唱词、念白都是以通俗易懂的客家方言为标准,以五字句、七字句居多,也有三字句、八字句和九字句,随剧情、人物性格不同有相应的变化。五华采茶戏的伴奏乐器以高音二胡为主,伴有扬琴、琵琶、高胡、板胡、笛子等,后来打破传统创造性加入西洋乐器。

图片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2009年五华采茶戏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梅县提线木偶戏

  梅县提线木偶戏(又名傀儡戏、吊线戏、俗称线剧)表演艺术,是各种木偶戏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也是国际性木偶艺术剧种之一。

图片

来源: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它的表现手法要比布袋、皮影、杖头木偶的难度大。在木偶戏中,角色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公、婆”六大行当,表演方式是“唱”“做”“念”“打”,其中唱以古装汉剧西皮、二黄腔板为主,还有民间小调等。其木偶造型精致、形象逼真,身高70厘米左右,它与3条硬线和20多条2米多长的软线相连接,通过演员在高台上提线操纵木偶,使木偶做出各种神态、动作,表情丰富、动作逼真。

图片

来源: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梅县提线木偶戏表演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伴随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梅县提线木偶戏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到梅县。客家人用线将木偶从古时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稀有提线木偶剧种,是客家文化艺术中的“活化石”。

图片

来源: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9年梅县提线木偶戏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各式各样的传统戏剧盛宴

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不同侧面反映了

客家人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

民俗风情、历史足迹

更是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编辑:新梅互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