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执法人员依法对五华县河东镇**电脑店进行检查,发现该经营场所内有34名消费者正在上网,执法人员对5名消费者进行现场登记,发现有1名未成年人,该网吧涉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经调查取证,当事人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场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已构成违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3号)第二十一条的规定。2021年4月14日,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向当事人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华文广旅体罚告字[2021]第001号),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上述违法行为,拟对当事人给予人民币伍仟元(5000元)罚款行政处罚。告知期届满,当事人没有提出陈述、申辩。2021年04月19日对当事人给予人民币伍仟元(5000元)罚款行政处罚。
【调查与处理】
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于2021年3月29日对当事人五华县河东镇**电脑店进行立案调查。经调查取证,当事人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场所,已构成违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3号)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以上事实,有以下证据证实:1、《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证明当事人的主体资格。2、《网络文化营业许可证》(正本)复印件一份,证明当事人具有提供内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资格。3、法定代表人戴**委托赖**前来接受调查的委托书一份。4、( 华 )文广旅体检(勘)字〔 2021 〕第009号一份、《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行政执法证据复制(提取单)》共4页、上网消费者登记表一份,证明执法人员在当事人场所内检查、取证的情况。5、赖**《调查询问笔录》1份(3页),证明当事人违规接纳未成人的客观违法事实。
【法律分析】
处罚依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3号)
第二十一条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第三十一条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一)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的;(二)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三)经营非网络游戏的;(四)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的;(五)未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
文化部文市函(2010)458号文件
第一条:对一次性接纳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以及在规定的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或由于接纳未成年人引发重大恶性案件的网吧,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二、对一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30日;一年内2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三、对连续3次(含3次)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有效身份证件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30日。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并未对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设定条件,说明无论是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或者是否在监护人的陪同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都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文化主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一直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视作网吧经营中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胆敢越线的必须给予严厉惩罚,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手软,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因此,文化主管部门对该网吧的行政处罚,事实清楚,处罚合法适当。
【典型意义】
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被予以处罚款5000元人民币的案件,是一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该案涉及到的是在如今的网络化时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因为孩子们自控能力差,网络游戏具有极强诱惑力,如果放任他们沉迷网络不仅会耽误学业前程还会损害身心健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家长关心,社会关注,如何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精神鸦片”的侵害,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全社会采取有效措施。本案中网吧容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内上网的行为,是对他人、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
(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