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应急管理局 文件通知 梅州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梅州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来源:本网   时间:2024-03-11 11:49:15   浏览:-
字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按照《梅州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总体要求,市应急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化工、医药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许可企业,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本质安全水平、人员技能素质能力、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基础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取得新进展,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

  1.开展安全许可审批复核。2026年底前,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对2021年以来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和已发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许可条件进行现场复核,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对本级实施许可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许可条件进行现场复核,市级对县级进行抽查,发现未批先建、不符合安全生产许可条件等违法违规问题要立即整改、严肃查处。2024年底前,完成复核60%的项目;2025年底前,完成复核80%的项目;2026年底前,100%完成复核工作。各地也可结合实际提前完成复核抽查工作,现场复核、抽查及问题处置情况应形成正式文件存档备查。

  2.强化高危工艺项目安全审查。自2024年3月1日起,对于涉及硝化、过氧化、重氮化、氟化、氯化工艺(以下简称高危工艺)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市应急管理局应将相关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和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意见书抄报省应急管理厅,参与审查的专家一律从省级专家库抽取。2025年底前,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建立并推动落实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二)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隐患

  3.精准实施安全生产监管执法。2025年底前,按照分类分级监管原则,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对广东航鑫科技股份公司等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梅州石油分公司中村油库等3家储存经营企业和梅州联进化工有限公司等2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医药企业开展一轮全覆盖执法检查;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经营企业(包括加油站)开展一轮全覆盖执法检查。聚焦重大隐患排查整治,突出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五带头”第一责任,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对照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实施精准执法,切实提升行政处罚效能,避免出现“零处罚”、“只检查不处罚”、处罚条款落实不到位现象。

  4.实施作业安全专项治理。2024年底前,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作业安全专题培训,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督促和指导相关企业每年定期开展内部员工培训教育及考核,并将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带压密封、带压开孔、带压封堵等作业安全作为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等的必查项,集中处理、曝光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督促广东泰歌科技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梅州石油分公司中村油库、广东航鑫科技股份公司等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于2024年底前,全部建设应用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场景功能、人员定位场景功能(包含人员聚集风险监测预警功能);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并根据承诺公告情况对特殊作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检查。

  5.打击惩治非法违法“小化工”。建立健全化工领域打非治违常态机制,压实基层镇街政府安全生产网格化巡查责任体系,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小化工”多发地区为重点,突出“厂中厂”、闲置废弃关停企业的厂房(仓库)、闲置民房等场所部位,综合利用水、电、气等大数据分析、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定期组织拉网式排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体系,鼓励“内部吹哨人”和全社会举报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实行受理、核查、奖励闭环管理。

  (三)防控重点环节安全风险

  6.深化专家指导服务机制。健全专家指导服务工作机制,市应急管理局每年组织专家对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梅州石油分公司中村油库、广东泰歌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平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龙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油气储存和危险化学品罐区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帮扶指导。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单位中遴选作风硬、专业精、能力强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和优化市级危化领域实用型专家库,进一步发挥专家作用。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每年组织专家对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帮扶指导。

  7.制度化开展应急演练。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每年定期联合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开展不少于2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结合安全风险研判情况,科学制定演练方案,严格开展演练效果评估,加强先进适用装备配备与技战术研究,总结提升事故应急处置水平。市应急管理局计划于2024年5月联合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梅州石油分公司中村油库、2024年11月联合广东航鑫股份公司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025年5月联合广东泰歌科技能源有限公司、2025年11月联合平远龙云制胶厂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026年5月联合梅州市海龙化工有限公司、2026年11月联合梅州市梅县区丙村石化有限公司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的演练工作总结和本年度演练计划报市应急管理局。

  8.聚焦高风险企业安全监管服务。市应急管理局每年按要求组织对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开展“消地协作”专项检查督导,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和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化工企业液化烃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企业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督促兴宁市顺旺气体有限公司等新建储罐区严格执行规范,推动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成时间长、安全风险高的液化烃储罐区、常压储罐区实施改造提升。

  (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9.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加强对企业老旧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扶持,运用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机制,争取政府技改专项资金,2024年底前督促蕉岭县金顺气体有限公司、梅州市梅县区丙村石化有限公司等运行时间超20年的企业开展老旧设备安全风险评估;2025年底前督促评估等级为高风险企业办理技术改造项目“三同时”相关手续,较高风险的老旧设备进行更新;2026年底前完成老旧设备更新改造任务。通过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实现企业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安全风险明显下降。

  10.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审。认真执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标准,完善工作条件,严格定级组织和评审过程把关,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三级标准化定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抽查。2024年6月底前,摸清未创建标准化和标准化证书逾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无论储存的危险化学品数量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底数,并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2024年12月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企业三级标准化30%的定级;2025年,完成危险化学品企业三级标准化70%的定级;2026年,完成危险化学品企业三级标准化100%的定级。

  (五)推进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工程

  11.深入推进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配合省应急管理厅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三期项目建设,按照企业一次接入、数据逐级上传、各级平台共享的总体思路,构建监管部门和企业协同一体、上下贯通的总体系统架构,严格按照应急管理部最新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接入规范》对接数据。2025年底前,所有重大危险源按要求将监测监控数据接入系统。

  12.巩固深化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建设应用。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应用提升工作长效机制,督促有关企业的系统运行优良率持续稳定提升。2026年底前,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化工企业、中小油气储存企业建成应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鼓励推动全市中小化工企业应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模块。

  13.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2024年底前,指导督促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梅州石油分公司中村油库和广东泰歌科技能源有限公司等2家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在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人员定位系统等6个基本应用模块建设基础上,全面完成工艺生产报警优化管理、自动化过程控制优化、设备完整性管理与预测性维修、培训管理、承包商管理等5个应用模块建设。全市三、四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6个基本应用模块建设。

  (六)提升人员专业素质能力

  14.加强企业从业人员培训。2024年底前,在完成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任务的基础上,固化形成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相关人员按规定参加再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

  15.强化基层监管人员培训。按照分级分批组织的原则,市应急管理局对县级(含梅州高新区)应急管理部门危化监管人员实施培训。2024年底前,完成30%人员的培训;2025年底前,完成70%人员的培训;2026年底前实现培训全覆盖。

  (七)加强烟花爆竹安全风险防控

  16.加强智能化监控措施。2024年底前,督促全市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基本信息及视频监控等数据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综合运用智能视频监控、流向数据分析等措施,实时监测重点部位,有效管控现场作业安全风险,严防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仓储设施超量、超范围储存。

  17.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充分发挥梅州市烟花爆竹流通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健全全市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行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应急管理局将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加强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重大问题协调。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机制,及时研究治本攻坚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听取治本攻坚情况汇报,结合实际需要制定本地区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协调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突出重点目标任务,协调有关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从项目准入、财政、信贷、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支持鼓励危险化学品企业积极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先进安全科技成果运用等,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三)加强示范引领。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根据治本攻坚行动各阶段重点任务的进展,及时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举报或报告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支持,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四)抓好督导服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根据治本攻坚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加强督促、指导、检查,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重点任务。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帮助解决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本质安全改造、人才培养、信息化系统建设等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的难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