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是健康成长中的大事,也是学好本领和技能的前提和保障。为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助力学生平安、健康、快乐成长,共建平安、和谐校园。10月17日至18日,由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主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以及兴宁市应急管理局、五华县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协办的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分别走进兴宁市锦绣学校、五华县第一小学,为孩子们开展了别开生面、形式新颖的安全宣传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一个社会”的目的。此次系列活动共发放6000多份宣传资料,覆盖2000多人次。
防溺水宣讲 筑牢“生命舟”
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为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减少和避免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以“预防溺水 筑牢安全‘生命之舟’”为主题的防溺水安全宣讲。
工作人员以观看警示片、面对面宣讲、知识抢答、集体诵读自救小妙招等方式让师生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明确防溺水具体措施和科学自救互救方法。接地气的宣讲,深受学生欢迎,“我们要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互相讨论交流,防溺水意识得到增强。
防在前,救在后。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针对溺水导致心脏骤停的情况,采取理论讲解与技能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知识,利用人体模型操作演示了操作技能。在实操练习环节,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进行了急救操作。“意外随时发生,要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才不会在危急时手足无措。”“老师,急救是不是有个仪器叫除颤仪?我们这边普及了吗?”学生们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宣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灭火器教学 齐学“灭火术”
冬季干燥火患多,防火意识须提高。为提高学生应对初期小火能力,正确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灭火器使用教学及实操体验。“请同学们记住灭火器使用四字诀——提、拔、握、压”,工作人员使用朗朗上口的口诀,向同学们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并亲自指导师生进行模拟操作。模拟操作环节,同学们摩拳擦掌,纷纷上阵接过灭火器,对着油桶里的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把火扑灭。过足“灭火瘾”的刘同学表示,“家里放着的灭火器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效,回去之后马上检查看看”“以前一直不知道灭火器怎么使用,掌握使用秘诀后就会了”。
实战化演练 传授“逃生术”
“遭遇小火莫慌张,灭火器来帮你忙;如遇大火猛如虎,紧急逃生为要务”。火场逃生演练现场,工作人员用顺口溜,提醒学生们遇到火情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量力而行,能力不足时应赶紧逃离现场后报警。如何才能安全逃生,工作人员详解要领,“要沿着安全通道,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弯腰慢跑,有序撤离火场,到达安全地点”。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练,在疏散演练环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安全、有序从逃生屋中撤离,到达安全地点。“进入火场后感觉黑暗无光、浓烟呛喉,紧张慌乱、急得团团转……”“如果不是老师在前面带着走,我可能就迷失方向了……”从逃生屋“逃离”后的李同学表示,火场很真实,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更多的同学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逃生体验机会,更好掌握应急逃生技能,为自己增添一道“护身符”。
零距离宣传 送上“安全经”
活动现场设置了咨询台,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解防灾减灾、交通安全、防校园暴力、消防安全、用电用气等安全常识,并发放宣传册子,叮嘱学生将宣传册带回家里跟家人分享学习,共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天干物燥,要注意用火安全”“上下楼梯要互相礼让,靠右行走”“不要在走廊过道内嬉戏打闹”…… 一句句提醒、一声声叮咛,让师生们十分暖心。“感谢主办方为我们赠送的一大批‘安全锦囊’,我们会让老师常做‘安全侠’,更多地开展安全宣教,培育校园安全文化,涵养学生安全素质。”五华县第一小学李校长表示将持续推动应急安全宣教活动,让安全之花开遍校园。
安全在于防患未然,生命在于细心呵护。接下来,市安委办将以“安全宣传五进”为抓手,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创新内容形式载体,不断提高应急安全宣传影响力,推动全市安全宣传“五进”更加有声有色,安全教育更加入脑入心,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