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 工作动态 梅州扎实推进垦造水田工作!助力“荒地”变“良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自然资源局 > 工作动态
梅州扎实推进垦造水田工作!助力“荒地”变“良田”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1-11-17 08:25:36   浏览:-
字号:

  垦造水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举措。梅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连片规模的水田地块资源匮乏,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的责任重大。截至目前,梅州市自行垦造水田已完成20374亩,省建工集团公司在我市实施的垦造水田已完成4215亩,新一轮垦造水田工作有序推进。

  立冬来临,凉风渐起。在梅县区松口镇下坪村,2017年至2020年实施的垦造水田接连成片,从高空俯瞰渐次泛黄的稻田,蔚为壮观。今年11月底,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将迎来晚稻丰收的喜人景象。

  “垦造水田之前,这片土地的类型为旱地和可调整果园,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年轻劳动力流失等原因,种植区域杂乱,荒田和残次果园较多。”站在广袤的稻田边,松口镇副镇长钟龙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下坪村分三批次垦造水田,向村民集约土地,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道路改善等一系列工程,并种植了两造水稻,全村自行垦造兑现承诺任务和省建工集团公司实施的垦造项目总规模约550亩。

  “垦造过程中,下坪村因地制宜,依托穿流而过的隆文水,统筹推进垦造水田和一河两岸美丽乡村建设。”钟龙表示,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耕地肥力,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另一方面则通过“田、水、山、路、村”的综合整治,重构了田园景观,美化了村庄环境,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的田园化格局,为下一步打造精致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奠定了基础。

  经过广泛宣传,下坪村村民廖文志了解到垦造水田是为了提升耕地质量后,积极配合工作,把自家八分地租了出去。“村里向我家集约土地垦造水田有3年多了,现在地方承包给专业公司种水稻,整体看起来更规整了,村道也修缮得很好,方便我们出行。”廖文志笑着说,每到落秧等农忙时候,承包公司还聘请当地村民打零工,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除市县自行垦造以外,省政府还委托省建工集团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扶持带动重点老区苏区集中实施垦造水田。“2017年至2020年,我们在梅州实施了20多个垦造项目,我们主要结合各村的地形地貌、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进行设计和施工,把荒田或种植效益低的地块改造成高产水田。”来自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林德豪表示,以下坪村为例,该村原本亩产值不到800元的旱地和残次果园,经过垦造已“变身”成亩产值可达1000元以上的水田,经济收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过去四年,梅县区在13个镇选址实施35个自行垦造项目,完成了2325亩兑现承诺任务,同时配合省建工集团公司实施5个省级垦造项目,总共新增水田面积1300多亩,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保障。近日,2018年度下坪村垦造水田项目还入选成为广东省首届垦造水田典型案例。”市自然资源局梅县分局土地整治中心主任李旋表示,当前,该区积极推进新一轮垦造工作,项目选址、立项、土地集约、规划设计等有序开展。

  下坪村垦造项目,是梅州加快推进垦造水田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总结推广上一轮垦造水田经验做法的同时,梅州市扎实推进新一轮垦造工作,今年6月,《梅州市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印发实施,提出到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垦造水田12000亩,其中2021年垦造5000亩。接下来,梅州市将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