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自然资源局于2月20日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综合防御全科目演练活动,邀请县级自然资源部门派人观摩学习;县级自然资源部门也相继组织开展演练,市自然资源局均派人到现场进行指导。据初步统计,各县(市、区)组织镇、村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47场,市、县、镇三级参与人数合计7400人。通过模拟真实灾害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梅州市2025年地质灾害综合防御全科目演练)
梅江区:多部门联动,高效组织群众疏散
2月28日上午,梅江区三防办会同梅州市自然资源局梅江分局、梅江区人武部在长沙镇小密村开展地质灾害疏散演练。演练模拟长沙镇日降雨量达到300毫米,需对削坡建房风险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临河风险点附近的村民进行转移安置。演练围绕镇村组织群众疏散、劝离转移、强制转移、救治受伤群众、搜寻被埋群众等5个科目展开,各部门反应迅速、配合默契,充分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梅江区长沙镇小密村地质灾害疏散演练)
梅县区:组织多场演练,强化安全意识
3月4日下午、3月11日上午和3月14日上午,梅州市自然资源局梅县分局分别联合有关乡镇和单位在梅县区雁洋镇添溪村、南口镇群达村、畲江镇彰三村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御应急撤离演练。这几场演练均模拟强降雨天气下的地质灾害场景,检验了受威胁群众的避险撤离能力,体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的联动机制响应,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安全防患意识和各级人员的地灾应急处置能力。
(梅县区分别在雁洋镇、南口镇、畲江镇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
兴宁市:模拟灾害场景,检验应急能力
2月20日上午,梅州市2025年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在兴宁市举行,各县、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本次演练模拟台风引发强降雨,兴宁市径南镇宝兴村宝山小学后山崩塌隐患点触发专业监测二级(橙色)预警提醒。预警信息发布后,各部门迅速响应,应急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学校师生转移,整个疏散演练过程迅速、有序。兴宁市自然资源局表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加大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兴宁市径南镇宝兴村宝山小学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
平远县:部门协同配合,提升应急能力
3月14日上午,平远县自然资源局联合东石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东石镇太阳村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演练模拟东石镇太阳村受台风强降雨影响,突发山体滑坡险情。各部门协同配合,迅速组织受灾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对受伤群众进行救治,达到预期效果。此次演练检验了群众的紧急避险撤离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识,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应对灾害的联动机制响应,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平远县东石镇太阳村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
蕉岭县:实战演练与宣传结合,提升群众防灾意识
2月21日上午,蕉岭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县应急局、县住建局、县气象局和南磜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在南磜镇岭背村举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模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场景,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向群众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应急避险能力。
(蕉岭县南磜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
大埔县:综合演练与避险知识普及同步开展
3月12日上午,大埔县自然资源局联合高陂镇人民政府在岩霞村李子輋地灾隐患点举行综合防御演练。演练结束后,梅州地质调查中心专家为现场群众讲授了地灾防御紧急避险知识,并发放了地灾防治宣传手册,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大埔县高陂镇岩霞村李子輋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
丰顺县:应对滑坡灾害,检验联动机制
2月28日上午,丰顺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小胜镇人民政府,在小胜镇三坑村举行了滑坡群特大型地质灾害群众撤离应急演练。演练模拟强降雨环境下突发滑坡灾害,组织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快速避险撤离。此次演练充分检验了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在灾害发生时的联动响应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丰顺县小胜镇三坑村滑坡群特大型地质灾害群众撤离应急演练)
五华县:开展避险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2月28日上午,五华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华阳镇人民政府在华阳镇社径小学举行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临灾避险应急演练。演练模拟山体滑坡险情,各部门协同配合,组织全体师生及受灾群众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反应迅速、配合默契,全体师生听从指挥、行动有序,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华县华阳镇社径小学地质灾害临灾避险应急演练)
全市各县(市、区)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演练活动,不仅检验了各地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进一步强化了部门协作和群众防灾意识。随着汛期即将到来,我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将持续加大地质灾害防御宣传力度,督促相关单位加强隐患排查,落实防范措施,筑牢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